缪和(上)——千古佚文之三
(2013-10-04 21:02:35)
标签:
易经 |
再发一篇非常重要的佚文,同样是来自马王堆帛书,现在我先发完这些文章及我的译文,其中值得思考的许多东西最后再写出来。
缪(miu)和
第一章
缪和问于先生曰:请问《易·涣之九二》曰“涣贲亓阶,每亡”此辞吾甚疑焉。请问此之所□(意)?子曰:夫易,明君之用也。吾思不达问,学不上与,言而贸易,先人之道。不然,吾志亦愿之,缪和曰:请毋既此,愿闻亓说。
(缪和问孔子说:请问易经中涣卦的九二爻说解决涣散的情形在于迅速抓住机会,这才不会后悔。(今本易经中作:“九二:涣奔其机,悔亡。”)这句话我不太理解。请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易经是明君治国之道,我的思维能力不够,学习又不上进,说话时很随便,矛盾很多,不足以与人讲授道理。不然的话,我也很愿意说说,谬和说:请不要如此客气,我愿意听从你的见解。)
子曰:涣者,散也。贲阶,几也;时也。古之君子时福至则进取,时亡则以让。夫时至而能既焉,散走亓时,唯恐失之,故当亓时而弗能用也,至于亓失之也。唯欲为人用,动可得也才!将何无每之又?受者,昌贲福而弗能蔽者,穷乎福者死,故亓在《诗》也,曰:“女弄,不敞衣裳,士弄,不敞车辆。”无千岁之国,无百岁之家,无十岁之能。夫福之于人,既焉,不可得而贲也。故曰:贲福又央。圣人知福之难得而贲也,是以又矣,故《易》曰:“涣贲亓阶,每亡”,故□(此)言于能贲亓时,悔之亡也。
(孔子说:涣的意思就是散。贲阶,就是机会,时机。古代的君子时机到了福运到了就进而取之,时机消失了就避让开来。他们时机到了能够抓住,该散开避让的时候退走及时,唯恐失去时机。许多人在机会时运来临时不能及时掌握机会,只能由其失去。都想抓住机会,并不是谁都能抓住的,还要经常说后悔呢?能抓住机会的,昌盛的福运遮挡不住,能一生享受极致的福运,所以在《诗》中有说:“女子装饰美容,不能在衣服上太过炫耀。男人得意出行,不要过度装饰车辆。”世界上没有千年不倒的国家,没有百年兴盛的家庭,没有连续十年逞能得意的,福运对于每个人,得到了,或者过去了,不可能再重复了。所以又有话说:福运不是能央求来的。君子知道福运难得难于把握,更不要说一再来临,所以《易》说:“解决涣散的情形在于迅速抓住机会,这才不会后悔。”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抓住时机,不会后悔。)
第二章
谬和闻于先生曰:凡生于天下者,无愚知贤不宵,莫不愿利达显荣。今《周易》曰:“困,亨;贞大人吉,无咎;又言不信。”敢问大人何吉于此乎?
(缪和说:我听先生说,出生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天性没有什么愚笨和聪明之分,也没有什么贤良孝顺和不肖子弟之分,没有一个不想得利、通达、显贵、荣耀。现在周易说:“困的意思是穷而不能自振之义,但有亨通的含义在内。具有远大理想的人占得此卦为吉,没有错误,但是这个时候说话没有人听和相信。”敢问大人你怎么解释占得此卦为吉利呢?)
子曰:此圣人之所重言也,曰:“又言不信”。凡天之道壹阴壹阳,壹短壹长,壹晦壹明。夫人道尤之,是故汤□□(囚而)王,文王絇于羑里,(秦缪公困)于殽,齐桓公辱于长勺,越王勾践困于会稽。晋文君困于骊氏。古古至今,柏天之君。未尝困而能□□□□□□□也乎?困之□为达也,亦猷□□□□□□□□□□□□□□□□□□□故《易》曰:“困,亨;贞,大人吉,无咎,又言不信。”此之胃也。
(孔子说:这就是圣人非常重视言而有信,所以这里说:“这个时候虽然直言却无人能信”。凡天之道表现为一阴一阳变化,阳长则阴短,阴长则阳短,太阳晦暗了太阴明亮了,太阳明亮了太阴晦暗了。人间的道理更是如此,所以汤王被夏桀囚于夏台,周文王被商纣软禁在羑里,秦缪公兵败被困于殽地。齐桓公败于鲁国,受辱于长勺。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的兵马困在会稽,晋文君被骊氏陷害流亡在外十九年。从远古至今,被困之圣人志向不灭最后反而显达,也好像………………所以易经说:“困,亨通;卜算得此卦,大人物吉利,没有什么错误,只是直言无人能信。”就是这个意思。)
第三章
缪和问于先生曰,吾年岁猷少,忘□□□□□□□□敢失忘吾冬。子曰:何□□□□□□□□□□□□□□□□□□□□□□□□□□□□□□□□□□□□□□□《书》《春秋》《诗》《语》盖□纽而利害异□□□□□□□□□□□□□□□□□□者,莫不愿安□□□是□□□□□□□□□□□□□□□□《易.嗛之九三曰》:“劳嗛,君子又冬,吉。”□□□□□□□□□□□□□□□□□□□□□□以仓下,故□□禹之取天下也,当此卦也。禹□其四枝,苦亓身□,至于□足,无望烦色□□□□□□□□□□□□□□□□□□□□□□□□□□□□□□□而黑□□□号圣君,亦可胃冬矣。吉孰大焉。故曰:“劳嗛,君子又冬,吉。”不亦宜乎?今又之大君及至求□□□□□□□□亓□□纷白黑污□□□□□□□□□□□□□非能焉而又功名于天下者,殆无又矣,故曰“劳嗛,君子又冬,吉。”此之胃也。
(此段缺损太多,大意是以大禹为例说明,既能与民一起辛苦劳作又谦虚,最后能大吉。)
第四章
缪和问先生曰:吾闻先君亓□□□□发号施令于天下也,皎焉若□□□□□世循者不惑眩焉。今《易.丰之九四》曰:“丰亓剖,日中见斗,遇亓夷主,吉。”何胃也?
(缪和问孔子说:我听说先王们……发号施令统治天下,光明正大好像……世界上的人遵循先王们的号令不感到疑惑晕眩。现在易经丰卦九四爻中说:“太阳被遮蔽,太阳中看到斗星,预示出现了新君,吉利。”这是为什么?)
子曰:丰者,大也。剖者,小也。此言小大之不惑也。盖君子为(爵)立赏庆也,若(礼)執然。大能□细,故上能使下,君能令臣,是以动则又动,(静)则又名,列執必奠,赏禄甚厚,能弄傅君而国不损敝者。盖无又矣。“日中见斗。”夫日者,君也。斗者,臣也。日中而斗见,君将失亓光矣,日中斗见,几失君之德矣。遇者,见也。见夷主者,亓始梦兆而亟见之者也,亓次秦缪公,荆庄,晋文、齐桓是也。故易曰:“丰亓剖,日中见斗,遇亓夷主,吉。”此之胃也。
(孔子回答道:丰是大的意思,剖是指小的东西。这句话是说大、小要能区分。君王定官职爵位是为了赏赐贺庆功臣。这是礼制的原则,能使大的变小(有对大臣升降之权),所以上面的能使唤下面的,国君能够命令臣子。所以行动有功得以升迁,静而专守者能得名。执掌权力的必定得到尊重,君王给于的赏赐也厚,戏弄辅助重臣的君王当政,国家没有不衰落的,从来没见过。“日中见斗。”这句话中的“日”,就是代表君王,“斗”是臣子。日中而斗见,原来的君王将要失去它的光辉了,这是君王失德的征兆。遇者,看到。见夷主者,是他曾经在梦中得到征兆而又突然见到的新主。曾经有过的秦缪公、楚庄王、晋文帝、齐桓公都是。所以易经说:“丰亓剖,日中见斗,遇亓夷主,吉。”就是这个意思。)
第五章
吕昌问先生曰:《易.屯之九五》曰:“屯亓膏,小贞吉,大贞凶。”将何胃也?夫《易》,上圣之治也。古君子处尊思卑,处贵思贱,处富思貧,处乐思劳,此四者,足以长又亓立,名与天地俱。今《易》曰“屯亓膏”,此言字闰者也。夫处上立者,自利而不自血下,小之猷可,大之必凶,且夫君国又人而厚俭,致正以自封也,而不□亓人,此除也。夫能见亓将□□□□□未失,君子之道也。亓小之吉,不亦宜乎?物未梦兆而先知之者,圣人之志也,三代所以治亓国也。故《易》曰:“屯亓膏,小贞吉,大贞凶。”此之胃也。
(吕昌问孔子说:“易经中的屯卦的九五爻说:只知收敛财物,对贪小者是吉利的。对要成就大事业的人来说,是不得人心的,非常不吉利。”怎样理解?(孔子答道)易经,是古代君王治国之道。古代的君王处于尊贵的地位经常想到下面的臣子和民众,处于高贵的位子想到卑贱的人,处在富有的生活中想到贫苦的人,处于安乐之中想到劳累的人,这四点,足以使他们(古代圣君)长久的立国,名声和天地一样长久流传。现在易经说:“屯亓膏”,这句话是说自私自利的人。处于上位的人,只知自己图利,不知抚恤下民,小动作还可以,大肆搜刮必定要遇到凶难。君国要使民得以饱食又能知道节俭,教育大家走正道而且能自给自足,而不需要依赖别人,这是原则。谁能见到…………不失,这是君王和百姓相处的道理,这仅是适合于小人的吉利,不是很适宜吗?事情还没有感觉到就能预见到,这是圣人所期望的,三代就是因此得以长久维持(尧、舜、禹三代)。所以易经说:“屯亓膏,小贞吉,大贞凶。”就是这个意思。)
第六章
吕昌问先生曰:天下之士皆欲会□□□□□□□楼与以相高也,以为至是也。今《易.涣之六四》曰:“散亓群,元吉”此何胃也?子曰:异才!天下之士所贵,夫涣者散,元者善之始也,吉者百福之长也。散亓群党,□使□□□□□□□□□□比□相誉以夺君明,此古亡国败家之法也。明君之所行罚也,将何“元吉”之又矣!吕昌曰:吾闻类大又焉耳,而未能以辨也。愿先生少进之以明少者也。子曰:明君□□□□□□□□然,立为刑辟,以散亓群党,执为赏庆爵列以劝天下群臣黔首男女。夫人渴力尽知归心于上,莫敢傰党侍君,而王将求于人矣。亓曰“涣亓群元吉”,不亦宜乎?故诗曰:“嘒彼小星,参五在东,潇潇宵正,蚤夜在公,寔命不犹。”彼此之胃也。
(吕昌问孔子说:天下之士都要会见…………像高楼一样,以为这种说法是对的。现在易经涣卦中六四爻说:“涣其群,元吉。”这是什么意思?孔子答道:异才!(意思这个问题问得好。)天下有能力的人才为君王所重用,但散开了就没用。元的意思是良好的开端,吉是指的最高的福运。散开结党营私的人群,……使…………互相吹捧以蒙蔽君王的明智,这是古代已经发生过的败亡国家败坏家庭的做法。明君所行是处罚他们,怎么说是元吉呢!吕昌说:我听说类似的情形现在也有许多、经常出现,但是常常不能及时辨察。希望先生稍微讲解一下,使我这样的年轻人懂得其中的道理。孔子说:圣明的君王…………然,建立法制,以涣散结党营私的人,执行赏赐、贺庆、列入爵位,以此来劝教天下群臣和无职无位的男女百姓。使他们都能尽心竭力的归心于君王,不敢结党,诚意侍君。这使君王必须从臣子和百姓的利益方面来思考的,也是为了政权稳定而有求于人。这里说:“涣其群,元吉。”不是很适宜吗?所以诗经里说:“像微光闪闪的小星星,三三五五的出现在东方。常常匆匆忙忙的连夜奔走,只为官家的号令而奔走,这些人的命运与贵人不相同。”也是说的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