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天南地北之子
天南地北之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636
  • 关注人气:88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田羊脂玉之真面目

(2012-10-15 09:36:50)
标签:

羊脂玉

   一直想找一张能比较正确的显示和田羊脂白玉质感的照片,现在终于找到了。这张照片来自于网友zy7312的博客,此块羊脂白玉现存于新疆历代和阗玉博物馆。请各位先睹为快:

http://s3/middle/6205a38atcc0f399264f2&690

    这张照片十分典型的显示出和田羊脂玉的绝美风采,这才是真正的羊脂白玉啊!!

    (由于是照片,我只能就照片而言。)此玉的右下部分最能反映出羊脂白玉的质感,要用一个字来形容的话,那就是一个“凝”。而且有一种肥厚的感觉,也就是说真正上等的羊脂白玉并不是很透的。但此玉的右上角部分就比较透,如果这块玉材整体雕刻的话,左上角通透的部分就很能出彩,但如果单单切下左上角进行加工的话,成品就不能完整的反映出羊脂白玉的质感。此玉的左半部分是这块玉材最好的“肉”,其质地之细密,色泽之均匀,实在是无上神品。

    再来看一块:

http://s10/middle/6205a38atcc0f7e2b7419&690

    这一块料与上面这块相比,显然略微有点显得“闷”,不过我还是要强调一句,我是就图片而论,实物也许要好得多。再看下面一张图片,是我自己组合,用以对比的:

http://s11/middle/6205a38atcc0fc3b6c3ba&690

    这两块玉也都是羊脂级的,左边这块,白如初雪,说不出的娇嫩,右边这块凝密,喜欢哪一快,那是各人所好。

    大家可以注意到在这些羊脂玉中,你很难通过肉眼看到它的内部结构。

    和田玉的内部结构,通常我们能看到的是粒状结构,又如地毯织法的整齐排列,正是这种结构使和阗白玉的硬度和密度都大大提高。但到了羊脂白玉的级别,这种结构变得十分细微,因此肉眼就无法看清了,也就是说羊脂白玉的密度可能更高一些。

    常常说和阗白玉“油份好”,就说手摸上去有油脂感。这是个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如果说和阗白玉内部含油,这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得到科学的证明;如果说因为其致密,所以人手上的油脂残留在玉石表面,那么翡翠也非常致密,玻璃也非常致密,为什么在用手抚摸的时候就没有这种感觉呢?如果说是打磨的好,表面平滑的结果,那么有些青海玉或其他玉石也打磨抛光得极其光滑,但还是出不了这种油脂感,甚至于摸了几下反而会出现明显的涩滞感,这也是玩玉的人识别是否和田玉的基本手法。

    前不久我送给亲家一块和阗白玉吊件,现在也给大家看看:

http://s6/middle/6205a38at7ace6887b585&690

http://s1/middle/6205a38atcc1020ee7eb0&690
这块白玉也算是上品了,大家看看下面这张照片,就能依稀看出它的内部结构了:

http://s15/middle/6205a38at7ace6aa4e88e&690
    现在这样大小,这样级别的和阗白玉都要好几万人民币啊!至于和阗玉博物馆里的这些,其价格那都是天文数字。

http://s13/middle/6205a38atcc104599f27c&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