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蛤蜊光之真伪

(2011-06-07 09:45:27)
标签:

蛤蜊光之真伪

    收藏古瓷的朋友都知道许多到代的古瓷有蛤蜊光,由于现代作伪的人也可以用化学药水在瓷器表面作出类似蛤蜊光的五彩光晕,因此如果不了解真正的蛤蜊光是怎样的,就很容易吃药。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蛤蜊光是真的而不是伪造的呢?本人根据自己手中的瓷器作了一下比较,略有心得,现贡献给大家。

    古瓷之蛤蜊光产生必定同瓷器原有的表面物质有关,据我的观察定窑很少见蛤蜊光,汝瓷、钧瓷、影青瓷上也很少见蛤蜊光,青花也少见蛤蜊光。也就是说凡釉质和胎质比较纯净单一的基本没有蛤蜊光。清代的珐琅彩呈现蛤蜊光的较多,但再早的某些瓷器上也有。

     先看一个雍正珐琅彩碗:

http://s8/middle/6205a38aga515a941dd57&690
注意碗中正在簸谷之人物的斜上部现在看不出什么东西,如果在侧光情形下就不一样了,请看:

http://s3/middle/6205a38aga515b2468d12&690
再看一个部位是卷草纹,本色是白色釉:

http://s5/middle/6205a38aga515babdff24&690
再看它的底部,现在先看到的是本色:

http://s12/middle/6205a38aga515d5d0849b&690
再看变一下光线后的情形:

http://s9/middle/6205a38aga515dcfc04d8&690
    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蛤蜊光色泽十分明亮,呈五彩,基本成团状或点状,而且凡有这种五彩光的周围常常有圆形斑,这种圆形斑,知名鉴定家裴光辉先生称之为古瓷特有的痕迹,而且甚难仿造。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凡真正的古瓷上的蛤蜊光必定有咬进去的感觉,实际上是釉面有腐蚀性的小点,因此此时的釉面细看是不平整的,在放大镜下看显得坑坑洼洼。

    再看一个唐代绞胎瓷碗,我们先看看此碗之碗壁,上面有大量的结晶渗出物,我判断是瓷胎中含有的氧化铁渗出:

    http://s5/middle/6205a38aga5160938a314&690

http://s11/middle/6205a38aga5160d07f70a&690

再看它的碗底,斑斓的蛤蜊光有相当的古老沧桑感,另外碗底积釉处出现的条痕不是划痕,而是釉面开片,因为此处的积釉很厚:

http://s13/middle/6205a38aga5161708f75c&690
再看一个明代的深孔雀绿色胆瓶:

http://s2/middle/6205a38aga5162e7e4fa1&690

http://s6/middle/6205a38aga5163b29a855&690
中心部分放大效果:
http://s2/middle/6205a38aga51638f70661&690
    看了这么多,那么伪品是怎样的呢,我在收藏早期曾经买过一个落款为大清雍正年制的花瓶,经鉴定为赝品,现在不要说专家了,我自己看看也能看出许多问题,所以说买个赝品作为教材也是很不错的,对我们这些业余收藏者来说收进赝品吃药交学费是免不了的一个过程,有时这个过程十分重要,关键是你要去不断研究,自己长知识。

请看:

http://s13/middle/6205a38aga51665fe75ac&690

http://s5/middle/6205a38aga5158c6ae524&690


http://s12/middle/6205a38aga51595c08dab&690

http://s11/middle/6205a38aga5158fa7455a&690


http://s12/middle/6205a38aga5167cf1183b&690

http://s12/middle/6205a38aga5167f8b411b&690

    大家看明白了吧,这种五彩光完全是浮在釉面上的,而且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其底层是铁锈黄色,也许我的照片还不能完全反映出来,我上手看这个瓶,都能看到涂抹的痕迹,即用扁形的笔刷出来的痕迹。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到腐蚀点,但这种腐蚀点一看就是药水咬的痕迹,决然达不到真正的古瓷上那种十分自然的未经整容的坑坑洼洼。

    当然认定这个瓶是赝品的原因还很多,附带给大家说说也有用。先看底款:

http://s5/middle/6205a38aga516988de8b4&690
    字形模糊,不规范,周围全部是细小开片,也不符合常理,凡瓶的底部常常是保护的比较好,即使有开片也不会这么脏,开片纹全部发黑。

    再看它的瓶身开片:

http://s10/middle/6205a38aga516a8044199&690
    开片过深,且泛白,横向开片似有规律,也就是说这种开片是一下子同时造成的,与自然开片大相径庭,自然开片必定是逐步发生的,除非是哥窑瓷器有意作为,才会色泽和深浅整齐划一。而且雍正年间至今的时间虽长,但瓷器的开片决不会到如此严重的地步。

    再看它的画工极差:

http://s14/middle/6205a38aga516bd74ac4d&690
    可以看到画中鸟的嘴部、足部、翅膀均有溢色,这一点更是与真正的雍正瓷器的精美所无法比拟的。所以这个瓶是完全的赝品。

    这就是赝品的好处,如果没有这个赝品我也无法做出比较,也就说不清真正的蛤蜊光是什么样的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