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历五彩镂空云凤瓶——极品鉴赏(五)

标签:
大明万历五彩镂空云凤瓶北京故宫博物院康熙仿 |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瓶: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1/182.JPG
【文物原属】 明代宫廷御用瓷器
【文物现状】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简介
高49.5厘米,口径15厘米,底径17.2厘米。
瓶洗口,长颈,垂腹,圈足。颈两侧贴饰狮耳。通体以褐或赤褐勾勒轮廓,用釉下青花及红、黄、绿、茄紫、孔雀绿诸彩装饰,全器共绘八层纹饰。瓶腹镂雕9只凤凰飞翔于祥云之间,构成了器物的主题纹样。瓶口镂空如意云头纹,颈部环绘五彩蕉叶纹,并镂雕若干飞舞的蝴蝶。颈部两侧堆雕的狮耳上有青花篆书寿字。颈下饰朵花和八宝纹。无款识。
整个器物口至底,层层花纹密布,无纤毫隙地,可称艳丽之至。这时期的五彩,一反明成化时彩瓷之疏朗、优雅、宁静,变为浓艳热烈的风格,纹饰繁密杂乱,布满器身。华丽俗艳有余而高雅秀美不足,为万历年五彩之特征,此瓶即典型器物。
这件镂空云凤纹瓶不仅成功地运用了五彩装饰,而且以熟练的镂雕技艺,给人以巧夺天工之感。如此繁密的镂空与五彩装饰相结合的工艺,反映出当时瓷匠们高超的技能,是万历时期官窑五彩瓷中的稀世珍品。
http://www.china-elements.com/images/5/11/1c06e26d616d6ee7ee44428d2c72323f.jpg
再看一个:
http://www.artcn.net/ca/cgp1/cgp035.jpg
http://www.jdztaoci.com/attachments/month_1002/20100227_cc75360187ee3ae9f8bbhHDv3DaG961h.jpg
http://www.china-elements.com/images/6/11/1c06e26d616d6ee7ee44428d2c72323f.jpg
http://www.m6789.com/mbbs/UploadFile/2006-12/2006122012403628217.jpg
http://www.m6789.com/mbbs/UploadFile/2006-12/2006122012451046426.jpg
http://s12/middle/6205a38ag7554f504d48b&690
http://s10/middle/6205a38ag95521b3f80a9&690
请大家特别注意上面这一张与下面的《中国古代陶瓷彩绘瓷 图典 下》中的照片,比较一下:
http://www.jdztaoci.com/attachments/month_1002/20100227_cc75360187ee3ae9f8bbhHDv3DaG961h.jpg
这两张图片不仅图案完全一致,而且连镂空点都基本一致。
下面大家再看一下我的收藏的细部:
http://s9/middle/6205a38ag9551a4cf41e8&690
http://s10/middle/6205a38ag9551b45586f9&690
http://s4/middle/6205a38ag9551a8cead13&690
http://s4/middle/6205a38ag9551ac146263&690
http://s5/middle/6205a38ag95519abee374&690
http://s6/middle/6205a38ag9551af5f3585&690
http://s14/middle/6205a38ag755506c04f7d&690
http://s11/middle/6205a38ag955244bd3c3a&690
最后请大家再看一张也是网上搜得的故宫珍藏此瓶的照片,我的天哪!现在我才明白原来此瓶有一对,为什么,因为这张照片上的图像是反的:
http://www.cnarts.net/cweb/exhibit/show/gudai_taocizhishi/images/pjdat/pj_wclkyfwp.jpg
http://s6/middle/6205a38ag9552cf243b1b&690
一、万历五彩是“青花五彩”,即青花作釉下彩,多用于勾勒,但也作蓝色用,然后在釉上配以红、黄、绿、赭等色。说五彩实际上往往不止五色,而且每色中也常有色阶之差。
万历五彩胎质质坚致密,釉面乳白莹润。彩色色调对比强烈,大红大绿,浓艳凝重,常用釉下青花作局部图案和勾勒轮廓,所填彩色常溢漫出线。装饰手法主要为镂空和雕塑。器身较多采用开光图案和镂空工艺来突出主题。绘画技法不够老练,图案不够工整,人物比例失调,以上这些看似缺点,反过来到使万历五彩营造出一种质朴、自然的气氛。而这种气氛与中国民间年画、剪纸、包括地方戏曲等雅俗共赏的文化形式有着共通的语言,因此深得官方和民众共同的喜爱。
1、嘉靖用矾红描轮廓,尤其是山景人物。人面的轮廓都是用矾红描的,花朵用黑颜色描轮廓,茎和果实用矾红描,然后在轮廓上填彩,以上两种方法,万历时则绝少见。
2、嘉靖彩色种类少,万历则种类多。嘉靖有孔雀绿彩,万历则少见。万历有紫色和赭石色,嘉靖则无。嘉靖特有的黄上红在万历时期基本没有。而万历五彩中的枣皮红又是特创性的标志。
http://s5/middle/6205a38ag9566791c8c04&690
http://s7/middle/6205a38ag956684e45ff6&690
古彩装饰形象的结构、神情、特点等主要靠线描的功力和艺术处理。线描是古彩装饰的骨架和灵魂,色彩则是它的血肉和肌肤,线描是古彩装饰艺术成败的关键。因此我们在欣赏一件明清时期的真品时要着重从线的画法去揣摩。上面我出示的两个仿品其最大的失败其实并不在色彩,而是在于画工,因为仿制者没有真正理解五彩的特点,再加上画图的功力低下,根本没有掌握古彩线描的技艺,所以图案不生动,笨拙无比,毫无美感。
变深,接近黑色,使绿色和赭色也变得醒目起来。所以我们可以想到古人尤其是五彩的画工们对色彩的理解和使用是如何的高明,这也是为什么万历时期的五彩会达到如此的高峰。
(最后要说明,上面我关于五彩的论述是参考了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我并不是想抄袭他们,而是想把他们的研究实际的用起来,这可能对大家也有益处。)
1、俯拍盆内底心,直径约20厘米
http://s8/middle/6205a38ag958c260493c7&690
2、内壁侧面图
http://s16/middle/6205a38ag958c34ac18ef&690
3、侧面图:大家可以看到上面一张显示出此盆并不深,约5厘米。而下一张显示此盆有一定的高度,约15厘米高。盆壁中间部分可见二条接痕,也就是夹层底所在的位置。
http://s1/middle/6205a38ag958c307dade0&690
4、底部图
http://s4/middle/6205a38ag958c44ab8d03&690
http://s16/middle/6205a38ag958c4571ecaf&690
5、盆心细部图:青花分水画法在康熙后成为青花绘图重要的手段,以表示阴阳,光泽等,但这种手法在万历朝,甚至于更早的时候已经出现,只不过当时表达的意图还停留在尽量不要死板而希冀产生变化这一点上,从此盆上也可以看到,这里大片的青花蓝彩呈色有深有淡,使得图案中的龙背景有变化,龙行动的姿态也显得更加生动。否则的话背景一片蓝色,显然使整个画面缺少灵动感,而且兰色的釉面因为有了色泽上的变化,使这背景非常耐看,接近于宝石蓝的画面似有闪光。
http://s11/middle/6205a38ag958c57a411ca&690
6、盆外壁:盆外壁画有竹、兰、梅、松,再间隔有灵芝,这样既使图案丰富,又显示创意上的高雅,所谓俗色中间见雅致。
http://s6/middle/6205a38ag958c89e437a5&690
http://s15/middle/6205a38ag958c8ab9bf8e&690
http://s10/middle/6205a38ag958c8b70e939&690
http://s16/middle/6205a38ag958c8c280b8f&690
7、底足部分:为仰莲和链状云纹。
http://s8/middle/6205a38ag958c9211a5f7&690
10、款识:这个盆的款识写法比较规范,“大”字一捺有力,“历”字双“禾”上面平直如一横,都符合万历款识的写法。
http://s8/middle/6205a38ag958c9868a377&690
此盆胎质洁白,釉面滋润,用色绚烂,图案精美,画法古朴,使用痕迹明显,我认为实乃是不可多得的万历五彩珍品之一。最后说一句此盆已经鉴定,并送入拍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