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第六届数字地球大会——第一次做poster
(2009-09-11 23:09:30)
标签:
数字地球语支earthdigitalgps意大利杂谈 |
分类: 求学心路 |
今天上午大会安排了好多牛牛做报告,具体如下:
1 8:30- 9:00 Digital Earth: A Decade Assessment Goodchild,
Michael
2 9:00-9:30 Digital Earth and Digital China Tong, Qingxi
3 9:30-10:00 Can We Predict Earthquake with GPS Data Murai,
Shunji
4 10:00-10:30 Geo-Spatial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ies in Support
Khudhairy,
of EU Crisis Management Delilah H.A. Al
1 10:50-11:20 Integrated Global Observations of Townshend,
John
the Land: Challenges in Transforming
a Plan Into Reality
2 11:20-11:50 070701475 Digitized Element Earth Xie, Xuejin
3 11:50-12:20 Global Map: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Taylor,
Fraser
in the Mapping Sciences
特别想听那个Murai, Shunji做的报告——Can We Predict Earthquake with GPS Data,感觉这个题目特别有意思。另外Townshend教授的报告也很期待。不过今天上午正赶上实验室开新学期动员大会,开了一上午,错过了上午的所有报告。。
上午开完会吃完午饭我便带着昨晚打印的poster坐车去会场了。实验室一个师姐也是今天的poster presentation, 不过她不过去于是由我代劳过去贴poster。到了会场我转了一大圈才找到了我们的展板,大会的一个志愿者帮我把poster贴了上去,后来一打听才知道那个志愿者居然是梁子旭的一个同学,在对地观测中心读研,不过可惜老梁远在深圳不能过来。
贴完后去了D会场听Oral Presentation, 正好赶上一个MM做报告,不知道哪个单位的,英语说的流利而又标准。后来又去听了一个丹麦的家伙讲全球Voronoi网格索引模型的,去晚了只听了最后几个ppt,感觉一头雾水,不清楚优势到底是什么,最后结论不大明确,感觉比较水。第一个session完了后我和他讨论了一下,也没讨论出个所以然来。
第二个Session我主要听了关于数字地球减灾方面应用的专场报告。专场里不知道哪个单位的一个人在讲啥landslide,ppt内容用词不大准,还有不少语法错误,看着很扎眼。后面几个意大利人做的报告则几乎听不懂,心想意大利语的发音估计与英语相差太大了吧。后来查了下果然如此: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属于印欧语系的罗曼语支,而德语、英语则属于日耳曼语支。这印证了为什么来自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的学者做的报告很难听懂。最后整个session结束进入提问环节,有个老外讲了啥1km*1km的范围内米级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提取出来16000个element,我没搞明白咋回事便问他这个问题,结果他的回答我几乎一句也听不懂。我囧死了,说了声谢谢就坐下了。
开完会我收了poster便回学校了。
下午一个分会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