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赴美生子产业图(下)

(2011-06-15 09:50:26)
标签:

杂谈

 

 

无法抵御的产业链

20114月的一个周末,在北京朝阳区SOHO西区的一所写字楼内,一场赴美生子的说明会在这里的一家月子中心悄悄进行,几十位从各地赶来的准妈妈,被主讲人“让孩子一出生就赢在起跑线”这样的主题所打动。

已经从事这个生意多年的这家月子中心的负责人JAMES 面对记者的到来显得很谨慎,一方面他希望通过宣传来增加客源,另一方,这宣传又必须是低调的。“我们的业务主要靠的是口碑和介绍,JAMES说,因为大多数赴美生子回来的妈妈们都希望自己的事不被张扬。

说起大陆月子中心的发展史并不长。在2007年年底之前,美国大多数月子中心只接待台湾地区、日本的孕妇,主要原因是这些月子中心觉得内地的孕妇“素质差”而不愿接待。

然而,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台湾准妈妈赴美数量锐减,月子中心猛然间失去了稳定客源,打起价格战。据国内媒体报道,洛杉矶华人区的月子中心在2007年之后竟然出现互相拆台、挖客源挖员工及同业者报警,以“虐待儿童、贩卖人口、房屋改建、环境不整、民宅经商、噪声过大”等为由,引来警察搜查封杀的恶性竞争。

危机中,这些月子中心也开始重视大陆内地的客源。大陆准妈妈消费劲头强势,消费需求刺激了月子中心的完善,一些有投资目光的华人开始意识到这个市场的巨大潜力,月子中心开始逐渐走上制度化管理,餐饮、看护和住宿标准有规可循,一些妈妈生产回去后,用自己的体验为周围人讲述赴美生产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一些月子机构就和在自己中心生产回国后的妈妈达成转介业务协议,其中的转介费可达一个人3万到5万元人民币。

随着中国内地孕妇赴美生子现象出现前所未有的热潮,大陆地区从事赴美生子的中介机构也突增。

当然,大家都知道这种产业在美国不合法,是一种机会主义,属灰色行业。所以只要证据充足,被美国当地政府封杀就会显得轻而易举。这种情况又反过来刺激着各方“抓紧最后的机会”。

 

 

收益很远 麻烦很近

经过一系列轰轰烈烈、煞费苦心的改写“天意”行动后,主角终于降生到这个星球上。随之的问题是,中美双方均不承认双重国籍。

有的父母通过或明或暗的渠道,让回国的孩子上了户口,成为事实上的双重国籍。然而,陈露没有这样做。担心罚款、担心今后一旦查出,美国政府会认为孩子已经放弃美国国籍。

此外,两代人两种国籍回国时由中国驻美大使馆颁发给孩子的“中国旅行证”在两年后需出境补办一次(201061日起需回签发地更换),或是直接在国内申请“亲子团聚人员申请永久居留”(也称中国“绿卡”);此外,孩子的美国护照,每五年需更换一次。

两种国籍还让一家人的出境变得复杂,“到美国大使馆我们自己出国签证要排队,然后小孩要到中国大使馆排队,受两茬罪。”有“过来人”无奈地说。

当然,成为美国人的真正好处,尤其是父母寄予厚望的优质教育,要等到孩子进入学龄后才能感受得到。而成为美国人父母的好处,也要等到21年后,当他们依靠这个“美国宝宝”移民美国的时候才能兑现。

至于孩子以后在归属感上存在的混乱等难以预料的问题,陈露说也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编 辑 唐 婷

Email:romarin94@163.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