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流寇”生活
(2011-03-22 14:21:54)
标签:
杂谈 |
人都需要成就感,对我而言,成就感的追逐不是守业,而是做一个快乐的创业“流寇”。
我的“流寇”生活
□
“成者王侯败者寇”,我仍算是“寇”,而且是“流寇”。做过许多公司,经常四处“流窜”,但对于创业的基本要素、什么叫“兄弟”、怎么“带队伍”,我深有感悟。
说句实在话,我不是不愿意守业。卖掉公司的原因有很多,我想最重要的还是能力和眼界不够。这么多年,经过这么多地方,我几乎没有为自己的利益争斗过。比如涉及股份,我很少去争,差不多就好。对此,我还专门做了反思:人都有欲有求,只是不去刻意追求。我最享受的,是把一件事做成的过程,其他才是随之而来的东西。
人都需要一种成就感,打麻将还想赢钱,和尚还要成佛呢。在追逐成就感的过程中,一定会有附属物,这附属物可以是物质,也可以是精神。这种征服挑战的成就感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也是我感到生命存在的方式,只不过我把这种存在感落在做企业上而已。
孤独的路上有朋友
创业是孤独感很强的事。比如,你想的事情,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他们可能不会和你一样去想那么远的事,有些时候没有共鸣。再比如对人的处理,对一些事情的处理,不能和别人说,只能自己知道。
什么是孤独呢?孤独就是你心底有很多事,但不能和别人说。人很复杂,很多事情说出来后,他们未必理解。做企业的过程中,这种孤独感是常有的。
但一路走来,仍旧也有很多人伴着你。活着的、死去的都有。亚当·斯密对我影响很大,我考研究生时背过他的著作。他把所有复杂的问题抽象化、简单化,很多方面点醒过我,使我收获很大。另外是两个活着的,一个是做投资的安迪·马克,还有一个是当时全球最大的GDS分销系统之一Sabre的全球副总裁杰瑞·帕克。
一次,我和杰瑞·帕克一起做项目。我把做出来的报告随意一订放在那。他说这样可不行,这个报告该怎么弄整齐了,怎么订才能订好。一个大公司副总裁对订文件这样的小事如此讲究,这对我触动很大。后来我做事变得比较细致,这个习惯对做酒店非常重要。
我和六间房CEO刘岩是常常聊天的朋友,除了扯淡外,谈得更多的是彼此的业务。我想,两个做企业的大男人坐在一起,不聊企业,不聊创新,而是去八卦别人,或者只聊孩子、老婆、心灵,是不是有点扯呢?
我的朋友可以一两年不见面,但有事就一句话。7天的郑南雁就是这样一个朋友,我一直蛮感谢他的。在我刚开始做桔子酒店时,他帮了很大的忙。
不可否认,创业是孤独的,但我很享受朋友们带来的帮助。
“老”人的价值
做企业这么多年,发现人是最重要的。一路走来,一直追随我超过10年的有三个人,超过8年的还有两人。桔子酒店的技术部经理就跟了我10多年,他在商之行是做预订员出身,和我一起走到现在。
另外,不得不说的是马晓冬。从创立商之行开始,马晓冬一直是我的副总。我们在一次歌咏大赛上认识,臭味相投,很默契,一句话说一半,就知道对方要说什么,能力上也绝对互补——
和企业谈判,他一定比我强;跟投资人沟通,我比他强。我有一些理想主义,他则是一个务实的人。我先认识的人,到最后他都比我熟,有什么事都是他打电话去沟通。这种能力没办法,是一种天生的气质。我的嘴比较硬、比较直,有的时候不顾及任何人的情面,因此和人打交道不是我的长项。怎么和人开口,话该怎么说,到现在我也不擅长。有的事情需要拉下面子,我也拉不下来。马晓冬就能做得比较巧妙、圆滑,既能把事办了,又不让人伤面子。
最重要的是,他和我一样,都是那种不争短利的人,他也知道我一定会给他交待。十多年了,我们从没红过脸,想来也是奇迹了。
除了莫逆之交,创业者一定要知道:别人跟着你干,是觉得有希望。不要期望他们多讲义气,但你必须讲义气,这就是当老大的代价。当年卖掉商之行,我把近二分之一的钱给了前妻,四分之一给自己,另外四分之一给了其他高管,他们其实是没有股份的。虽是小钱,但我觉得是自己应该做的。
我曾经的很多下属在外面的事业也很不错,但我不会轻易“动他们”,让他们回来追随我。我知道,一旦“动他”,就要对他负责。
团队的界限
30岁以前,我常有郁闷的时候。自己信任的人、同学亲友,一起做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手下的人,你对他很好,提拔他,他甚至不打招呼就离开了你。当时不理解,反省是不是自己做人有问题。
30岁以后卖了公司,就很少出现这种状态了,因为想明白了。每个人的良心和道德标准是不一样的,世界上很多事情,从人性角度去分析,都是能说通的。
然而说到团队,除了能力,不得不说信任是第一位的。
以我的经验,信任一定要分开来看。包括对马晓冬,我也会告诉他,我对你的信任是百分之百的,但我对你的能力不一定百分之百信任。
更现实的问题是,人一旦一起做事,很多东西就会表现出来。
创业过程中,很多人有不道德的行为。中国很多企业员工的职业素养是比较差的,例如盗取资料。再例如,我有个项目经理,说老爸有事要回家,电话从此打不通,几千万的项目就扔在那不管。我只能相信,从道德角度,这些人在社会上吃不开,社会会教育他们。
创业真是“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为了聚人心,很多公司领导和员工混得跟兄弟一样,我觉得是巨大的隐患。真有事时,你总不忍心“杀”自己兄弟吧?很多时候,老板把心掏给员工看,员工也是不相信的。可能某件事相信了,过段时间,有件事没有做到位,他们仍旧会不满。
在我看来,领导者最重要的是要公平。如果你做人比较公平,你选的人就会比较公平,而他们去选的人也会公平。我觉得,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特点,但都逃离不了一个基础就是公平。有了这个基础,其他的才有可能。
我所理解的艺术与商业
在桔子酒店,有不少心思细腻的设计,设计师担当了很重要的角色。然而,酒店的审美和价值取向都会有我的参与。
商业比较忌讳为艺术而艺术、为设计而设计、为技术而技术,这是很多企业死的原因。但设计师就是艺术家啊,这我们必须要想到。对我而言,设计师负责让顾客叫好,我和其他员工则要负责让顾客们能够叫得出哪里好。作为一个酒店,创新不仅仅是与众不同,我不希望顾客来了只是一种感觉,觉得这个设计不错,但又不知道哪里好。一定要有东西能够让顾客带出去传播,这非常重要。比如,我们在大厅放置两台IMAC电脑,房间墙壁上有触摸面板等个性化的设计。
作为设计师酒店,我对桔子酒店寄托了深厚的感情。作为每一个顾客生命中的一个落脚点,一天也好,两天也罢,我希望它能给他们留下记忆、留下烙印,甚至留下故事,希望桔子酒店能够有情感、有个性地“活”起来。
2006年决定做桔子酒店,很重要的一点是给了我全新的挑战感。把一个东西从零开始做大是一种很好的感觉,能够比较充分地发挥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当时我给自己想的后路是:如果失败,再打工呗。这样想来,我算是一个随性的人了。
坦白地说,桔子酒店应该不是我的终点。我是一个自制力比较差的人,做事比较拖拉,但是公司一旦稳定下来,守业的人能够做得比我更细,我也许就只能是出出主意了。但我相信的一点是,桔子酒店一定会成为我生命中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之一。
我有两个座右铭:一个是成者王侯败者寇;二是做婊子不立牌坊。目前我还算是“寇”,不过“王”也好“寇”也好,我永远不立牌坊。做桔子酒店是非常意外的事情,既然做了,就立志把它做出个名堂来,再次体验一个“流寇”称王或是成寇的历程。
编 辑
E-mail:bl@vip.sina.com
吴海:
1997年创立商之行,是国内最早提供酒店预订服务并实行会员制的商旅管理公司。2000年3月投身携程,任资深副总裁。一年半以后离开携程,创建财富之旅,后卖给新浪,新浪将之转手卖给艺龙,吴海随之任艺龙副总裁。2006年3月,离开艺龙创办以“设计师酒店”为独特定位的桔子酒店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