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淘宝又怎么了?

(2010-09-04 17:57:58)
标签:

财经

仅仅从自身利益出发,完全不考虑卖家利益成为大多数卖家与淘宝推出的这套新规则水火不容的原因。

淘宝又怎么了?

 

/任忠君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免不了纷争。

    7月8日,一套全新商品搜索排名规则的推出再次将纷争引向淘宝网这样一个拥有百万卖家的大江湖。在这个新的商品搜索排名规则里,买家的纠纷退款数、投诉数、动态评分等与卖家服务质量直接相关的因素,都将直接影响到搜索结果的排名。

    新规则一经推出即遭到广大卖家的强烈反对。一时间,恶意点击、淘宝抗议书、杭州会师等风波层出不穷。

矛头直指与新规几乎同时出台的一项收费推广产品“直通车”,这款产品被指乃淘宝竞价排名的变身之作,而竞价排名此前在淘宝上因为卖家反应太过强烈已销声匿迹多时。在这样一款产品里,卖家需要一次性开户预存500元作为推广费用,扣费的多少则根据买家视推广产品的点击量而定。

    尽管淘宝方面的相关工作人员一再宣称:搜索排序规则的调整是为了让消费者能够尽快找到好的商品和提供更好服务的卖家,让诚信的卖家获得更多的市场和关注。

    但作为国内最大的B2B互联网交易平台,无法忽视的是,淘宝网本身也面临着平台运营、市场管理、职工薪资等各方面的成本,其隐藏在新规则背后追求利润的真实目的一览无余。而之前淘宝单纯依靠广告盈利的单一模式显然无法满足其胃口。

    面向商户收费则势在必行。其实早前马云面对媒体就曾多次强调:淘宝将来一定会收费。

    关键的问题就在于这个费要怎么收?广大卖家对于淘宝的收费打算买不买账?

    早在2006年,淘宝就准备推出搜索竞价排名的“招财进宝”计划,但消息一经发布即遭到卖家的一致反对,C2C新军腾讯拍拍随后宣称将为广大商户提供至少三年的免费服务。内忧外患之下,“招财进宝”被迫流产。

    回顾四年前淘宝尝试收费的失败经历,我们不难发现其最终流产的原因不仅仅在于那样一个规则的制定破坏了卖家间原本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还在于整个规则从最初构思到最后宣布推出期间,缺乏一个公开而广泛地搜集客户与市场意见的过程。而在规则推出过后,更缺乏一个必要的公测或试用程序。最终导致那样一套完全凭淘宝一厢情愿制定出来的规则受到来自卖家的强烈抵触。

    时隔将近四年,淘宝今天的做法跟四年前惊人的相似。

    其实对于任何一家企业而言,要维持运营、发展壮大,追求利润本身无可厚非。问题就在于实现盈利必须是建立在对于市场和客户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换句话说,任何规则的制定必须广泛而深刻地听取各方意见,而不是全凭一家之言以图自娱自乐。

    而淘宝推出的新规则之所以受到来自客户的强烈反对,就在于这样一套规则从制定到发布始终是淘宝这样一个行业巨头在背后一手操控,细观规则极度缺乏对于各个层次卖家的关怀与尊重。

    在这样的情况下,淘宝网追求利润的手段和方式就显得简单而粗暴。仅仅从自身利益出发,完全不考虑卖家利益也成为大多数卖家与这套新规则水火不容的原因。艾瑞咨询和淘宝网此前联合发布的一项《网购市场发展报告》中显示,淘宝卖家收入仍以每月1000元~2000元为主,44%的集中在这个区间;而16%的卖家月收入甚至在1000元左右。如果还要强迫这部分人向淘宝缴费的话,结果无异于直接将淘宝60%以上的卖家驱逐出淘宝。

    相当一部分专家就指出:目前对于淘宝而言,关注的焦点不应该放在收费与否的问题上,而是怎样保证包括中小卖家在内的大多数卖家能够通过淘宝的产品获取更大的利益。

    作为一家在行业内占主导地位的企业,其追求利润的方式应当是凭借商业模式的创新,寻找到更加多元合理的盈利点,而不是滥用其主导地位擅自制定规则并从中获利。也只有做到了这些,才有可能改善淘宝网每每一遇到收费产品就面临尴尬的情况。

    一旦淘宝推出的诸多与“直通车”类似的推广产品不能使卖家获益,那么随着淘宝“直通车”的领跑,众多行业内网站的跟进,势必会提高卖家的准入门槛。广告费用必然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失去了价格优势,网店买卖前景堪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