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客出版公司的庸俗逻辑

(2010-07-06 10:23:16)
标签:

财经

    当华楠一句“卖书就是卖牙膏”风行京沪,文化人怒了,无不嘲讽戏谑。

    可华楠和吴又不这么想,他们为什么敢于挑战传统出版业,那是因为心中有货。

    2007年底,一本《最后的神庙》出现在网络上,并最终被吴又发现了。

    《最后的神庙》是讲西藏话题的,当时读客正欲把握市场热点,策划一本西藏话题的畅销书,但华楠对此书并不感冒:“最后的神庙?这名起的连和尚都不会去看!”事实上,这本书在天涯的点击率每天不到1万,和读客之前策划的《黑道风云》2000万点击率相比,实属鸡肋。不过,《最后的神庙》有一点却被华楠看中了:“既不是讲藏獒,又不讲西藏文化、旅游,而是一本西藏百科图书,不落俗套又别有新意。”华楠据此认定,此书市场定位绝佳。

    其实,在读客出品的众多图书中,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网络上未经包装的文稿。读客选书的过程,往往就是策划与碰见好文稿运气的结合,但却又无形中贴合了市场热点。

    接下来就是包装了。如果把书当成一件快消品,那么一个好名字格外重要。吴又和作者何马几经折腾,“藏地密码”一名便横空出世。吴又是个急性子,他又找来作家阿来、《中国西藏》主编周爱民参与策划,并迅速与何马签约:围绕西藏好好写写,定位就是让广大西藏迷一旦希望了解西藏就想到《藏地密码》。

    从“藏地密码”一名的出现,到其市场定位的制定,用华楠的话来说就是“品牌寄生理论”。和营销快消品一样,卖书首要是围绕阅读价值和购买理由而搭建概念,“你想想,一到生日你就唱生日歌,一喝咖啡你就想到雀巢,这是一个文化寄生,《藏地密码》就是寄生在西藏的大品牌上,而西藏文化与过生日的需求、喝咖啡的需求一样,永远不朽!”

    当吴又搞定了文稿,华楠就开始动脑筋卖书了。

    “必须要让读者5米以外就清晰地看见我们的《藏地密码》!”这就是华楠的目标,因此他和吴又一商量,就把西藏彩条搬到书脊上。

    何谓西藏彩条?即西藏草原上常见的经幡,又名神幡,蓝色代表天空,白色代表祥云,红色代表火焰……事实上,只要读者远远地一看见西藏彩条这一符号,他不用翻书都明白这书写的是什么了,对西藏迷而言更是首要视觉冲击。

    “我一直坚持符号理论,无论你是什么品牌,首先要谈符号。”华楠解释西藏彩条就是“符号理论”的运用,“比如三精制药的蓝瓶钙,蓝瓶原来就是为了防伪,但我们把它提炼出来,现在你一说补钙,马上就想到蓝瓶,这就是符号的作用!”

    而当西藏彩条成列展示,展现在书架上就是码成长龙的彩条。“要想赚得快,《藏地密码》摊开卖;要想发大财,《藏地密码》摆一排!”华楠经常去书店考察书的陈列情况,《藏地密码》可谓获得了压倒性优势,读者挑书和挑洗衣粉类似,包装不突出就是没市场,就《藏地密码》而言,从封面到封底到书脊,全是符号,列成一排就是“货架理论”。

    华楠说:“《藏地密码》如果用传统手段营销包装,最多2万本,可我们卖了多少?单册至少20万本,总销量过300万册!”

    由此看来,什么是读客的牙膏论?牙膏论就是“品牌寄生理论”、“符号理论”、“货架理论”等快消品营销包装手段的集合,简言之就是“大规模低成本尝试性购买”,这就是读客的生产方式。

 

 

更多内容,请关注《商界》杂志2010年7月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暗示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