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都江堰灌县古镇与灌县南桥

(2019-10-27 16:54:02)
标签:

杂谈

灌县古镇

南桥

都江堰

分类: 中国与中国文物古迹遗址
都江堰灌县古镇与灌县南桥
 P1 灌县(今都江堰市)因灌江得名,县城灌口镇,地处川西平原边沿,岷江出峡之口 ,都江堰市老灌县的设置始于南北朝,1988年,撤县设都江堰市。灌县古城位于都江堰市城市核心区。都江堰灌县古城,四川省旧县名,被誉为"山水入怀、生活道场"的灌县古城,是一座与千年古堰相伴的古城镇。(灌县南桥)
都江堰灌县古镇与灌县南桥
P2  都江堰灌县古镇位于四川省中部,其所在的都江堰是省直辖县级市,由省会 成都市代管,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原名灌县。市内的“青城山”为" 武侠小说 "中的“青城派”所在地。这个曾经遭受“5·12”大地震重创的古城以厚重的文化积淀、特有的风土人情和浪漫的生活情调吸引四面八方的来客。
都江堰灌县古镇与灌县南桥
 P3 都江堰市原名灌县,因灌江得名。因地处都江堰首,故名灌县。据《今县释名》:“汉文翁穿漕江灌溉,谓之金灌口,唐因置灌宁县,孟蜀改灌州,明改县。”。一说今县城古名灌口,战国秦李冰治水,江水自此以灌平陆,为灌之口而名。三国蜀汉置都安县,北周又增置清城县。唐代两县分别改名为导江县和青城县,元合并为灌州,明降州置灌县。1988年,撤销灌县设都江堰市。(灌县古城区游览图)
都江堰灌县古镇与灌县南桥
 P4 灌县古镇是为定都江堰和维修都江堰而成长形成的,后来灌县古城城门增多,老灌县是成都乃至整个川西通往藏羌的门户,据老一辈人讲,老灌县古城之所以是圆形的,且半山半坝,后来就形成九个城门。
都江堰灌县古镇与灌县南桥
P5 灌县古镇多山水,灌县于都江堰水系源头的家乡,田畦阡陌,沟渠横纵,稻麦盈仓,民丰物阜。古城大木森森,依山望水,五河穿城,白日惊涛拍岸,入夜浪声扑耳,恍若人间仙境。
都江堰灌县古镇与灌县南桥
P6 灌县古城镇的宣化门东门,北门为镇安门。灌县古城镇的宣化门)
都江堰灌县古镇与灌县南桥
P7 从宣化门到都江堰景区大门,街两边以服装店为主,与之交叉的叫 “杨柳河边街”,顾名思义,这条街紧邻杨柳河 ,这条街两边就是各种当地特色的小吃店了,其中很多都是开了几十年的老字号,幸福路原来街道不叫这个名字,是1958年3月21日,因毛泽东主席视察灌县经过此街,遂改名 “幸福路”。
都江堰灌县古镇与灌县南桥
P8 (灌县古城镇的小吃店)
都江堰灌县古镇与灌县南桥
P9 南桥,原名普济桥,距老灌县城南门百余步。普济桥俗称南桥。经一百多年来的重修和改造,如今的南桥已成为历史名桥,被誉为“天府第一桥”、“西蜀第一桥”、“水上画楼”、“雄踞江源第一桥”、“览胜台”,是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景区主要景观之一。
都江堰灌县古镇与灌县南桥
P10 清光绪以前,南桥的创建年代无确切记载,史书记载将南桥建成廊桥是在清代光绪初年。
都江堰灌县古镇与灌县南桥
P11 (南桥)
都江堰灌县古镇与灌县南桥
P12 (南桥)
都江堰灌县古镇与灌县南桥
P13(南桥)
都江堰灌县古镇与灌县南桥
P14 (南桥)
都江堰灌县古镇与灌县南桥
P15(南桥)
都江堰灌县古镇与灌县南桥
P16 (南桥)
都江堰灌县古镇与灌县南桥
P17(南桥)
都江堰灌县古镇与灌县南桥
P18 (南桥)都江堰灌县古镇与灌县南桥
P19 (南桥)
都江堰灌县古镇与灌县南桥
P20 南桥上可望西岭雪峰、离堆锁峡、宝瓶飞波等壮丽景色。(南桥上)
都江堰灌县古镇与灌县南桥
P21 (南桥上)
都江堰灌县古镇与灌县南桥
P22 (南桥上)都江堰灌县古镇与灌县南桥
 P23(灌县古镇)
                                       都江堰灌县古镇与灌县南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