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访《红楼梦》中宁国府的原型地--苏州织造署

(2019-07-14 18:00:46)
标签:

杂谈

苏州织造署

宁国府

分类: 红楼梦与红楼梦溯源
寻访《红楼梦》中宁国府的原型地--苏州织造署
 P1 在苏州城区带城桥下塘,有一座百年名校--江苏省苏州十中,这里曾是苏州织造署的西花园,为皇帝行宫后花园。这里曾是苏州织造署旧址。(苏州织造署旧址)寻访《红楼梦》中宁国府的原型地--苏州织造署
 P2 我在苏州城区带城桥下塘找到了带城桥下塘18号苏州织造署旧址大致方向,寻访了被称之为《红楼梦》中宁国府的原型--苏州织造署(苏州带城桥下塘)寻访《红楼梦》中宁国府的原型地--苏州织造署
P3 (苏州带城桥下塘)寻访《红楼梦》中宁国府的原型地--苏州织造署
P4  现在的苏州带城桥下塘18号,是苏州第十中学,是一所最江南的学校,这所学校,杨绛曾曾担任过校长;苏雪林、沈骊英曾在此执教; 费孝通、何泽慧、李政道等都曾在此读过书.苏州织造署旧址 振华女校旧址
寻访《红楼梦》中宁国府的原型地--苏州织造署
P5 而苏州第十中学十中前身为“振华女中”“振华女中”是由明代大学士王鏊的后人王谢长达女士创办于1906年,其女儿王季玉任校长时,时年12岁杨绛先生入学振华女校,开启了新一时期的求学之路。苏州织造署旧址 振华女校旧址寻访《红楼梦》中宁国府的原型地--苏州织造署
P6 王谢长达是蔡元培的师母,他的先生王颂蔚是蔡元培的老师,这所女校既有章炳麟、蔡元培、李根源、竺可桢这样的校董,也有著名社会活动家费孝通、著名高能物理学家何泽慧等这样的校友。而杨绛先生,是这熠熠生辉的校友中的一员。苏州织造署旧址 振华女校旧址寻访《红楼梦》中宁国府的原型地--苏州织造署
P7 由于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和舅祖李煦曾先后担任苏州织造之职,《红楼梦》中又有不少篇章提及苏州的人文风物,因此,苏州织造署旧址也引起了红学专家的极大兴趣。苏州是中国“四大绸都”之一,自古丝织业发达,为中国丝织中心之一,被誉为“丝绸之府”。为满足宫廷需求,自元代起朝廷就在苏州设立织造局,明代由太监兼理织造,清顺治三年建织造局,又名总织局,康熙十三年改为织造衙门,亦称织造府或织造署,由内务府派郎官掌管。苏州织造署旧址
寻访《红楼梦》中宁国府的原型地--苏州织造署
P8  据史料记载,苏州织造署与江宁、杭州织造署并称“江南三织造”。康熙二十三年,在织造署西侧建行宫,作为皇帝“南巡驻跸之所”。原织造署规模宏敞,厅堂、园池、机房、吏舍齐备,占地甚广。惜咸丰十年全部毁于兵火,同治十年重建,但未能恢复旧观。苏州织造署旧址还保存有清《制造经制记》及顺治、乾隆、同治年修建碑记,共五方,包括以瑞云峰为中心的行宫遗址在内,是“江南三织造”中现存遗迹最多的一处。苏州织造署旧址寻访《红楼梦》中宁国府的原型地--苏州织造署
P9 据红学专家考证,《红楼梦》所描写的众多人物关系,始出自“江南三织造”: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和舅祖李煦曾先后担任苏州织造之职,曹寅的母亲孙氏,来自于杭州织造孙文成的孙家,曹寅的妻子李氏来自于苏州织造李煦的李家,她们也是婆媳关系。因此,《红楼梦》中不少篇章提及苏州的人文风物。苏州织造署是"江南三织造"之一。1981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苏州织造署旧址文物保护碑)
寻访《红楼梦》中宁国府的原型地--苏州织造署
P10 在清代,苏州织造署兼管苏州、松江、常州三府机户和征收机税等事务,康熙曾六下江南,乾隆六次南巡均驻跸于西花园。耸立于假山池塘中的瑞云峰为北宋花岗石遗物,号称江南园林山石之冠曹雪芹早年还曾生活于此。是曹雪芹《红楼梦》小说中宁国府的原型。苏州织造署旧址
寻访《红楼梦》中宁国府的原型地--苏州织造署
P11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和舅祖李煦曾先后担任苏州织造之职,曹寅的母亲孙氏,来自于杭州织造孙文成的孙家,曹寅的妻子李氏来自于苏州织造李煦的李家,她们也是婆媳关系。因此,曹雪芹在《红楼梦》小说中把苏州织造署旧址作为宁国府的原型也就顺理成了。红学专家认为,红楼梦中叙述描写的宁国府,就有苏州织造署西花园的影子。苏州织造署旧址寻访《红楼梦》中宁国府的原型地--苏州织造署
P12 清代的织造署,是一个特殊的官衙,是皇宫的外派机构,专门负责为皇室采办丝绸等生活用品,在江南设置了三处,苏州、南京、杭州各一。 苏州织造署第一任织造是曹寅,他就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与康熙是小兄弟,两人一般大,康熙的奶妈,就是曹寅的母亲。苏州织造署旧址一侧织 寻访《红楼梦》中宁国府的原型地--苏州织造署
 P13 曹寅小时候随母亲一直在宫里,与康熙一同长大。康熙当了皇帝,派曹寅到织造署当织造。曹寅在苏州只有一年,过后就被转派到了南京。接替曹寅的是曹寅妻子的哥哥李煦,李煦在苏州任职长达二十九年。苏州织造署旧址一侧织 
寻访《红楼梦》中宁国府的原型地--苏州织造署
P14 杭州的织造姓孙,也是曹寅的亲戚。古代官场这种联络有亲、俱有照应的关系,不禁让人想起《红楼梦》里的一句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曹雪芹是十三岁之后去的北京,而十三岁之前,却是在江南,主要是在南京、苏州度过的。苏州织造署旧址一侧织 
寻访《红楼梦》中宁国府的原型地--苏州织造署
  P15 曹雪芹祖父曹寅曾任过二年零八个月的苏州织造,是在清朝顺治三年,工部侍郎陈有明利用明朝外戚周奎的旧宅建的,从《陈有明建总织局记》记载中可见其规模宏大,前后二所,大门三间、机房一百六十九间,验缎厅三间,局神祠七间,绣缎房五间,染作房五间。共二百多间,屋宇鳞次栉比。苏州织造署旧址一侧织 
寻访《红楼梦》中宁国府的原型地--苏州织造署
P16 前后二所以“孔夫子巷”(此巷名至今还保留着)为界,前所的大门即为现在第十中学的后门,此门及门前一对石狮,至今还比较完整地保存着。苏州织造署旧址一侧织 寻访《红楼梦》中宁国府的原型地--苏州织造署
P17 这时 曹寅离苏后,其内弟李煦(即曹雪芹的舅祖)继任苏州织造。李初到苏,因为织造署曾为康熙所驻跸,于是“加辟而增新之,敞以亭阁,延以廊庑,翠竹碧梧,交荫于庭,清风徐引,则飒然衣袂间。”在今天的苏州织造署旧址一侧我们仍可略略窥见当日的风貌,有遗迹可寻。苏州织造署旧址一侧
寻访《红楼梦》中宁国府的原型地--苏州织造署
P18 李煦长年任苏州织造,曹雪芹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不会不到苏州舅祖家来玩。织造府系李煦的公署,除此之外,他还有别业,离织造府不远。苏州织造署旧址一侧寻访《红楼梦》中宁国府的原型地--苏州织造署
 P19 清人赵执信在苏州时曾有诗赠李煦,题云:“小舟沿葑溪,至李莱蒿煦使君别业,对饮话旧,知王南村亦客此二首”。可知李煦别业就在葑溪边上。清人张云章曾有专文记李煦别业:“初,公于郊外种竹成林,结屋数楹,杂树墟间,时一往游,遂自号竹村。至是以其地远,别购南城废畦一区,流水萦其前,编篱缭其外,中为堂三问,……四围帷多植竹,以隔市尘”。苏州织造署旧址一侧寻访《红楼梦》中宁国府的原型地--苏州织造署
P20 由此我们不禁联想到《红楼梦》里的潇湘馆,那也是“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且“得水一派”,“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既多植竹,又得引水,其景致不是颇有相似之处吗?也许,苏州姑娘林黛玉的原型,就是生活在此的一位曹雪芹的表妹吧!因而他才特意在红楼梦》里让她住进了这样一个以多竹为特色的院落。苏州织造署旧址一侧孔付司巷寻访《红楼梦》中宁国府的原型地--苏州织造署
P21 《红楼》可以说是一部梦中有梦,谜中藏谜的旷世奇作。苏州织造署旧址因而引来了红学家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更有多少红楼梦探佚者的牵强附会,无数红楼迷的盘根究底。苏州织造署旧址一侧孔付司巷
寻访《红楼梦》中宁国府的原型地--苏州织造署
 P22 有多少人试图通过对苏州织造署旧址寻古的剖析和解读甚至探研来参透旧址中到底掩盖有什么样的玄机,隐藏着怎样的谜底,但终究没有得出更多令人满意的答案。苏州织造署旧址一侧苏州带城桥下塘寻访《红楼梦》中宁国府的原型地--苏州织造署
 P23 缘起缘灭,终觉梦一场。拾笔写一纸荒唐言,痴人我解其中味。道不尽三千红楼泪,赎不回一世苦命缘。苏州织造署旧址曹雪芹拂尘写下惊世揄扬之《红楼》小说一样,不过是求大千一人能懂其中辛酸罢?苏州织造署旧址一侧苏州带城桥下塘
        寻访《红楼梦》中宁国府的原型地--苏州织造署

背景音乐:枉凝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