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阊门遗址


标签:
文化阊门遗址苏州 |
分类: 中国与中国文物古迹遗址 |

P1 阊门是苏州古城之西门,通往虎丘方向。
阊门,从清代乾隆年间的《姑苏繁华图》中可以看出,阊门内城门临阊门大街(今西中市),上有城楼,类似盘门城楼。外城门靠吊桥,瓮城为长方形,瓮城内另有套城,并还有南、北两个童梓门。南童梓门通今南新路,北童梓门通北码头。(苏州阊门遗址--阊门城楼)
P2 阊门是苏州建造得最为宽阔高大的一座城门,它的位置处在城西稍偏北。古人把天地分为八个方位,分别和天上的八路天风相通,这路天风,是最重要的,叫做阊阖风。曹雪芹的 《红楼梦》开篇第一回里,出现的第一个凡尘地点是苏州阊门,第一个凡俗之人是住在这里“神仙一流人品”的甄士隐。(苏州阊门遗址--阊门城楼)

P3
在康熙朝,曹雪芹祖父曹寅任过苏州织造,后调任江宁织造,继任苏州织造的是曹雪芹祖母之兄李煦。 (苏州阊门遗址--阊门城楼)

P4 明朝中叶,苏州才子唐寅的家,就住在离阊门不远的桃花坞廖家巷一带,读一读他写的〈阊门即事》的诗,可以领略当年阊门的繁华:“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五更市卖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苏州阊门遗址--阊门城楼)

P5
由于通天气,可以得到天神的保佑,所以就起名叫阊门。而且,吴国的战略目的是与楚国争雄,故而又叫破楚门。现在 阊门城楼城门一侧上建有一亭,亭内有“气通阊阖”四字大匾碑。(苏州阊门遗址--阊门城楼)

P6 (苏州阊门遗址文物保护碑)
P7 阊门最兴盛的时代,当属明清时期。那时,从运河边的铁岭关向西一直到钓桥,是全国最大的商业贸易集散地之一,人口总数达到近百万。各色店铺、茶楼、酒肆、饭馆、货摊,比比皆是,应有尽有。(苏州阊门遗址文物保护碑)

P2 阊门是苏州建造得最为宽阔高大的一座城门,它的位置处在城西稍偏北。古人把天地分为八个方位,分别和天上的八路天风相通,这路天风,是最重要的,叫做阊阖风。曹雪芹的


P4 明朝中叶,苏州才子唐寅的家,就住在离阊门不远的桃花坞廖家巷一带,读一读他写的〈阊门即事》的诗,可以领略当年阊门的繁华:“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五更市卖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苏州阊门遗址--阊门城楼)


P6 (苏州阊门遗址文物保护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