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惠山张中丞庙

标签:
杂谈张中丞庙惠山无锡 |
分类: 寺庙与道观 |

P1 张中丞庙位于无锡市春华路与金城东路交界处的朝阳寺内。朝阳寺原名张中丞庙。 张中丞,即唐张巡
(公元709-757年),河南南阳邓州(今河南邓县)人,是"安史之乱"时期著名的英雄。(无锡惠山张中丞庙)
P2 张巡于唐开元(713-741年)末中 进士第三名,历任清河、真源县令。安史之乱爆发,他率兵讨贼,始守雍丘,后与许远合力守睢阳,战功卓著,迁御史中丞,世称张中丞。睢阳为江淮屏障,叛军围攻数年,张巡与许远竭力死守,牵制了叛军南侵主力,保障了唐王朝的经济命脉。(无锡惠山张中丞庙文物保护碑)

P3 至德二年(757),粮尽城陷,张巡与南霁云等三十六人全部殉难。唐王朝能够平定安史之乱,张巡功不可没。安史之乱后,唐肃宗下诏褒其为杨州大都督,诏封邓国公。此后,历代屡有追封,民间、道教也逐步将其奉为神灵。(无锡惠山张中丞庙)
P4 (无锡惠山张中丞庙匾额)

P2

P3 至德二年(757),粮尽城陷,张巡与南霁云等三十六人全部殉难。唐王朝能够平定安史之乱,张巡功不可没。安史之乱后,唐肃宗下诏褒其为杨州大都督,诏封邓国公。此后,历代屡有追封,民间、道教也逐步将其奉为神灵。(无锡惠山张中丞庙)

P4 (无锡惠山张中丞庙匾额)

P5 北宋初期(距今九百多年前),坊前堠阳百姓期盼保护神,为纪念张巡、许远初建庙宇一所,取名"二忠臣"庙。明代中期,乡人将"二忠臣"庙改建为"老爷殿",并将张巡等三十六殉难将官均奉为老爷。每逢农历七月二十四,是这些老爷们殉忠忌日,百姓手持香烛,聚集老爷殿,叩首诵经,缅怀这些忠烈将士生前为国为民的功绩,祈求众神惩恶助善,福佑一方太平。(无锡惠山张中丞庙塑像)

P6 (无锡惠山张中丞庙塑像)

P7 (无锡惠山张中丞庙)

P8 (无锡惠山张中丞庙)

P9(无锡惠山张中丞庙戏台)

P10(无锡惠山张中丞庙戏台)

P11(无锡惠山张中丞庙戏台)

P12 (无锡惠山张中丞庙戏台)

P13 张中丞庙戏台于1986年列入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无锡惠山张中丞庙戏台)

P14 (无锡惠山张中丞庙)

P15 (无锡惠山张中丞庙匾额)

P19(无锡惠山张中丞庙一侧的惠山古镇)

P20(无锡惠山张中丞庙一侧的惠山古镇)

P21(无锡惠山张中丞庙一侧的惠山古镇)

P22(无锡惠山张中丞庙一侧的惠山古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