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烟雨楼
| 分类: 中国与中国文物古迹遗址 |
P1 嘉兴烟雨楼 南湖位于浙江嘉兴,为浙江四大名湖之一,以烟雨风光著称于世。


P3 烟雨楼,因唐朝诗人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意而得楼名。始建于五代后晋年间(公元936-947年),初位于南湖之滨,吴越王第四子中吴节度史、广陵郡王钱元镣"台筑鸳湖之畔,以馆宾客",为游观登眺之所。后毁。遗址现无存。


P4
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嘉兴知府赵瀛在湖心岛上建烟雨楼,从此楼在湖中。后几度修葺,至明末楼毁,清初再建。主楼坐南朝北,面对城垣。到乾隆帝南巡时,烟雨楼改建为南向而北负城郭。
P5
烟雨楼入口处为"清晖堂",门东北向,北墙嵌有石碑,刻"烟雨楼"三大字,为清顺治年间冀应龙所书。入清晖堂,两侧左为"菱香水谢",右为"菰云(上竹下移)",现均为接待室。

P7
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嘉兴知府赵瀛在湖心岛上建烟雨楼,从此楼在湖中。后几度修葺,至明末楼毁,清初再建。主楼坐南朝北,面对城垣。到乾隆帝南巡时,烟雨楼改建为南向而北负城郭。
P8 乾隆六下江南,多次登烟雨楼,一再赋诗,备致赞赏,曾亲画烟雨楼图。刻石置于楼中,并照此楼的样式在热河承德避暑山庄的青莲岛上仿建一所楼阁,亦名烟雨楼。清同治初年,烟雨楼又毁于战火,直到民国7年(1918)才重建主楼,形成现在的格局。

P9 烟雨楼园内楼、堂、亭、阁错列,园周短墙曲栏围绕,四面长堤回环。

P10
烟雨楼是嘉兴的名胜。外地有不少人都知道嘉兴有"烟雨楼"!烟雨楼有名,跟明末张岱的一篇文章是分不开的。昆明大观楼,武汉黄鹤楼,岳阳岳阳楼,雄峻高大,都可以称为"耸峙"的;而烟雨楼是"坐"的,"坐"在垣墙之内,平台之上。烟雨楼是南湖湖心岛上的主要建筑,现已成为岛上整个园林的泛称。全园占地11亩,园内楼、堂、亭、阁错列,园周短墙曲栏围绕,四面长堤回环。


P21 (烟雨楼陈列)
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嘉兴知府许瑶光因任期已满将进京觐见皇上,嘉兴士绅在烟雨楼西北建一亭子,于许离嘉兴前在湖心岛设宴为其饯行,并将亭子取名为“来许亭”,意为希望许瑶光再来嘉兴。

P26(烟雨楼古树介绍)

P27 (烟雨楼古树)

p28 (烟雨楼古树)

P29 (烟雨楼)

P30 (烟雨楼古树)

P31
1964年4月5日,董老专程到南湖视察,在一大纪念船上,董老回顾了当年"一大"开会的情景,心情激动,挥笔题写七绝诗一首"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烟雨楼访踪亭董老题写)

P32
1985年6月30日,嘉兴市人民政府将董必武1964年来南湖时为南湖革命纪念馆所题的诗句朗刻成碑,并建亭于纪念船旁,立碑于亭中。翌年4月,杨尚昆为题额"访踪亭"。(烟雨楼访踪亭)

烟雨楼前有一凭湖的平台,名为钓鳌矶,旧时被认为是嘉兴一郡文运之象征。建造钓鳌矶的是嘉兴万历年间的知府龚勉,钓鳌矶三字也是他所题。
P38 (彻碑亭",中竖石碑,刻有乾隆游南湖题诗的手迹介绍)

P39 (彻碑亭",中竖石碑,刻有乾隆游南湖题诗的手迹)

P40 (烟雨楼古银杏树参天挺立)

P41 (烟雨楼古银杏树)

P42 (烟雨楼)
P48
"鉴亭"

P52 宝梅亭内陈列有元吴镇风竹刻石,清彭玉麟梅花碑。亭外堤岸,垂柳翠竹掩映朱增,墙上砌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所书"鱼乐国"碑。自宝梅亭前行,依次为"来许亭"、"鉴亭"。来许亭建于清同治十二(1873),(烟雨楼宝梅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