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亭试泉,曲水流觞”--济南曲水亭街

标签:
旅游历史文化图片 |
分类: 中国与中国文物古迹遗址 |


P2 散落着曲水亭街、西更道街、轱辘把子街、泮壁街,后宰门街等老街。这里估计是济南泉水老街的集中地吧。在这里,“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情景,看着听着都是那么的温暖。曲水亭街小桥流水、垂杨依依、潇洒雅致、景色宜人,街巷风貌、格局与建筑具有鲜明特色,能体现济南城市风貌或特征。(济南曲水亭街 路标背景是后宰门教堂)

P3 后宰门基督教堂,也称百花洲基督教堂,为济南现有的八处基督教教堂之一,位于历下区后宰门街西首路北,门牌号为105号,西临曲水亭街,北临百花洲南岸,在曲水垂柳的掩映下,显得分外幽静。

P4 后宰门教堂为欧式建筑,建于1937年,原属基督教美国南浸会(简称),本是教会所属的一个诊所。

P5 1937年日军侵占济南,并把济南划分为“商埠区”和“城外区”两个区,“商埠区”为城内,“城外区”为南关、东关、北关等。在老城区的基督教信徒到城外的教堂做礼拜出城时,根据日军的规定要向守城的日本人行礼,信徒觉得心理上难以接受,于是教众商议在老城区建造了礼拜堂。(曲水亭街中间东面的后宰门教堂)

P6 新中国成立,美国教士撤走以后,由中国牧师接管教堂事务。1958年下半年因教会实行联合礼拜,该教堂停止了聚会。1964年重新开放。文革期间教堂被迫关闭,成为某机关宿舍。教会于1986年4月的复活节恢复了宗教活动。现经常接待来济访问的国外基督教团体,居住在济南的外国信徒也常来此聚会。(曲水亭街中间东面的后宰门教堂)



P9 曲水河对岸是生活在这里的住家,临街人家在河边洗衣、休闲,不紧不慢地生活着,这里的时光似乎比别处更慢一些。(曲水亭街)

P10 光阴在曲水亭街这里这般不动声色,光阴价值就这么静静地流淌,在过往的年华里,泛起绚丽的水花!春去夏来,时不待我。徜徉于清浅淡香的绿意里,却分明感到岁月的行色匆匆!更让我感到了它流逝的迅疾。(曲水亭街)

P11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都变成了人生路上行色匆匆的旅人。在行色匆匆中,我们忽视了身旁的旅人,甚至来不及与他们相视一笑,感谢他们的一路相伴。当年华老去的时候,我们只有呆在一段时光里,怀念着另一段时光,任时光散尽,岁月荏苒。(曲水亭街)

P12 在曲水亭街里转转悠悠找灵感,总能找寻到多带老泉水眼的泉水。(曲水亭街的腾蛟泉)

P13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老街老巷,每条老街老巷都有鲜为人知的故事。(曲水亭街)

P14 位于曲水亭街8号的路大荒故居,曾为山东省立图书馆馆长的路大荒先生在这里第一个编写了《聊斋全集》,为人们保存下了弥足珍贵的《蒲松龄集》手稿。(曲水亭街路大荒故居)

P15 路大荒在济南有两处故居,其一位于济南大明湖畔秋柳园街25号,2006年5月被拆。另一处即是坐落在曲水河畔的这处四合院,画家黄宾虹曾为之题名为“曲水书巢”。(曲水亭街路大荒故居)

P15 路大荒在济南有两处故居,其一位于济南大明湖畔秋柳园街25号,2006年5月被拆。另一处即是坐落在曲水河畔的这处四合院,画家黄宾虹曾为之题名为“曲水书巢”。(曲水亭街路大荒故居)

P16 抗战爆发以后,大荒先生舍命保护蒲松龄手稿的义举让后人肃然起敬。(曲水亭街路大荒故居文保标志)

P17


P19 这是一条很窄的街道,鸡肠子似的的小巷子,弯弯曲曲,如果不是这里的住户,一定会找不到自家家门的,徜徉在这样的小巷里面,让人觉得鸡肠子似的西更道街真的很有意思。(曲水亭街后的西更道街)

P20 这里隐藏着诸多有名的无名的泉水,明净清澈的血液,一直在奔涌流淌,滋养着历史人文及百姓生活。(曲水亭街后的西更道街)

P21 曲水亭街连接文庙、大明湖、百花洲、王府池子、芙蓉街,文化气息浓厚,曲水亭街虽然紧邻芙蓉街,但却没有芙蓉街熙熙攘攘的吵闹,在这里你可以安静地思考,可以感受到吹过巷子的轻柔的风,来到这里,你会发现,整个节奏都慢了下来了。


P23 “松亭试泉,曲水流觞”.推杯换盏之间,品不完美酒,道不尽风流。今天的曲水亭街,收藏着历史的余风流韵,散发着久远的历史芬芳。真是“南有绍兴兰亭,北有济南曲水亭”。(济南曲水亭街曲水亭)

P24 水亭南河两岸依然书肆林立,大约有四五十家书店从事古书和旧书交易。(济南曲水亭街曲水亭)

P25 曲水亭街在明朝时属于德王府,因此在曲水和玉带两河交汇处的曲水亭可能建于明朝(济南曲水亭街)

P26 旅途不仅是行走,更是你与心灵惺惺相惜、与世界温柔相拥的过程。在纷扰的世界里,淡然前行,莫因奔波忙碌,错失沿途的美景。(曲水亭街)

前一篇:济南千佛山首刹--兴国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