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云观与白云观真人塔

标签:
佛学历史旅游图片文化 |
分类: 寺庙与道观 |

P1 白云观真人塔-罗公塔位于北京白云观内,是道士罗真人羽化后的灵塔,真人塔是三层重檐和塔刹组成的顶部。罗真人羽化后雍正敕封其为:恬淡守一真人,真人塔(罗公塔)是道教塔中的精品,是清代前期大型石刻艺术品。(白云观恬淡守一真人塔(罗公塔))

P2 建于雍正三年(1725).塔为石质,通高约10米,形似亭阁,但又育所不同.底为一仰莲须弥座基台,上建八角形塔身.塔身上覆三重檐屋顶,星檐的椽子,飞头,瓦陇,脊兽,隔扇窗等,雕刻得与木结构形制相同,还雕有道教象征八卦的图案.用藏传佛教寺庙常用的密叠斗拱作装饰.塔顶用小八角亭式。(白云观恬淡守一真人塔(罗公塔))
P3 塔顶上冠以大圆珠,与一般佛塔的塔刹又不相同,传说里面放置一颗圆珠,象征太极,千年富观,仅此一塔,可见它的珍贵.(白云观恬淡守一真人塔(罗公塔))
P4
真人塔的佛塔是密檐式结构和中国宫殿的重檐结构。说它是重檐式塔,但重檐不是塔身是塔顶,而且建造如亭;说它是重檐的亭,它却是三层而且结构如塔,从建筑学的角度看,是很有个性的一座塔。塔基也是须弥座,此座来源于印度须弥山的传说,原来道教塔兼容了佛塔和中国古代建筑元素。(白云观恬淡守一真人塔(罗公塔))


P5 守一真人(-1727年),姓罗,字本真。江西铁柱宫道士。康熙年间至燕京白云观闭关,雍正五年(1727年)逝世,卒于观内,雍正帝敕封为"恬淡守一真人"。(白云观恬淡守一真人塔(罗公塔))


P7 《清代皇帝秘史》记述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江苏镇江的金山寺,看到山脚下大江东去,百舸争流,不禁兴致大发,随口问一个老和尚:“你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可知道每天来来往往多少船?”老和尚回答说:“我只看到两只船:一只为名,一只为利。”一语道破天机。

P8 “淡泊”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后人一直赞赏道家这种“心神恬适”的意境。(白云观一瞥)

P9 清代代艺术家张潮在《幽梦影》中说:“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

P10 由此想到,淡泊既不是没有理想、少有追求,也不是懒散和碌碌无为,淡泊并非是看破红尘,笑看人生中的进步给人恬淡、宁静的生活氛围,在平淡中寻找快乐,在宁静中制造浪漫,这才是至高致上的生活方式。淡泊是“明志”和“致远”,是对生命的安顿,也对自己灵魂的升华,使其自由而坦然。古语云:“不为物累,高风亮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