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汉口百年老建筑(一)


标签:
旅游文化百年老建筑汉口 |
分类: 江城武汉 |


P2 我是从循礼门开始寻访汉口江汉路的,建于1903年的循礼门。隶属武汉铁路局管辖。循礼门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朝咸丰年间。

P3 循礼门车站建于1916年,原为京汉线上的一个小站,主要用于货运,1991年随着大智门车站的搬迁,循礼门车站也停止使用。



P6 聚兴诚银行成立时为股份两合公司,额定资本100万元,杨氏家族占73.2%;1937年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时,增资为200万元,杨氏家族仍占51.2%。


P8 苏州人周荣峰在上海银钱业很有影响,与江浙帮关系密切。


P10



P13 传说每一个老武汉人心中都有一个关于璇宫饭店的故事。“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这句话正是来源于这家饭店。



P16

P17 曾经的辉煌不代表它可以一劳永逸。2007年12月,因改制等问题,璇宫饭店暂时停业。2011年,璇宫饭店被列入市级文保单位。

P18 中国银行汉口分行旧址(原汉口大清银行 ) 建立于1912年,1915年在中山大道1021号兴建正式行址大楼。建筑面积3884平方米。为五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西方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P20 1912年1月3日成立后,成立大清银行商股联合会,请求将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获准后,1912年2月5日中国银行即在上海汉口路3号大清银行旧址开始营业,大清银行历史结束
。

P21 中国银行成立目的主要是为了整理币制而设,铸造发行货币、代理国库等特殊业务,是第一家中国的中央银行,也是第二家现代化银行。大楼在立面构图上采用三段式手法,底层是厚重的花岗岩基座,中部为虚实相映的拱券、柱廊,顶部是水平厚檐。外墙麻石砌筑,内部装饰精美。整栋建筑宏大而庄重。该旧址对研究武汉市近现代金融业及中国银行发展史具有极高价值。

P21

P22

P23 “柴米油盐酱醋茶,喝茶不忘大水塔。丢掉扁担和水桶,龙头一开水哗哗。”这首关于汉口水塔的民谣,从上世纪初流传至今,也让水塔成为老武汉人无可替代的记忆。

P24 水塔现位于汉口中山大道前进五路闹市区。水塔原来是商办汉镇既济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宗关水厂的一大配套设施,为正八角形七层建筑:主体六层,其西南突出的楼梯间,上有钟楼,超出主体,为第七层。楼梯间有木制转梯,可登钟楼(瞭望台),瞭望台高4.58米。

P25 在上世纪很长一段时间里,汉口水塔都是武汉最高地标建筑。百年风云变幻,汉口水塔见证历史变迁。如今,汉口水塔虽早已淹没在周边林立高楼中,但依旧巍然挺立。


P27 后来,水塔一度变身商场,引来众人购物游玩。后来,水塔虽然不再供水,但在武汉人的心中仍很重要,依然是重要的城市地标。作家方方曾在她的《汉口的沧桑往事》里用“江北的桅杆”形容汉口水塔。她曾说,“我们要向人讲述一个地方,多数的时候都会取水塔为原点,然后沿着它的四周展开方向和里程。”作家池莉的小说《她的城》里,故事的发生地被放在了水塔街。水塔街的得名,便是因汉口水塔而来。

前一篇:北京鲁迅博物馆
后一篇:寻访汉口百年老建筑(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