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万佛堂村之万佛堂,孔水洞及花塔石刻文化


标签:
旅游文化万佛堂孔水洞及花塔石刻文化房山 |
分类: 寺庙与道观 |
P1
万佛堂花塔系密檐塔,位于北京市房山区万佛堂村的、入选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佛堂、孔水洞附近的山峰上,系北京重点文物抢救项目。自1995年春动工修复,于1996年完工。
P2
万佛堂又称“万佛龙泉宝殿”,初建于唐代,原名“龙泉寺”,后改大历禅寺。
P3 万佛龙泉宝殿平日不开,未能见到那幅传说中的殿内现存的刻于大历五年(公元770年)的“万菩萨法会图”大型浮雕。
P3
现存万佛龙泉宝殿是明代重建三间无梁建筑,歇山顶,门窗由汉白玉石发券,券面饰有飞禽花卉浮雕。门楣上方嵌有莲花饰边的石匾,上刻楷书“大历古迹万佛龙泉宝殿”。
P4 这个孔水洞是天然溶洞,洞内原有泉,传说洞壁有隋唐造像和刻经。现虽洞已无水,但洞门已封,也看不到洞内的景物了。
P5
唐代“龙泉寺”的来历与龙泉之名有关。起因就在在于现在万佛堂下的这尊孔水洞。
P6
唐代“龙泉寺”的来历与龙泉之名有关。起因就在在于现在万佛堂下的这尊孔水洞。
P7 古代有传说京西孔水洞的水是京西黑龙潭潜流而来。古人在追溯京西地表径流来历时采取地下潜流的说法很多,有的过于荒诞。
P8
P9
据说1949年以后,房山煤矿在万佛堂周围大兴土木,开矿建设,最初几千人的饮水全靠孔水洞的来水。上溯几千年前,孔水洞水势当更为壮观。
P10
最初记载房山地区地下河奔涌而出的,是北魏著名人文地理学家郦道元的名著《水经注》。(这是房山万佛堂,孔水洞石刻及花塔文保碑)
P11
根据前人的进孔水洞的记录,进入孔水洞可以跨越倒在洞口的石梁,紧贴洞壁进入狭长的券洞。
P12
石壁下的万佛堂是一座明代无梁歇山顶砖石建筑,正面开汉白玉卷门,外立面浮雕佛像、飞天和花卉,保存完好,做工细腻。两侧各开一卷窗,门上嵌石匾“大历古迹万佛龙泉宝殿”,落款“大明万历已丑春吉日重建”,万历乙亥年即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
P13
万佛堂的殿名很长,内涵丰富。一般佛寺殿名多为三字四字,五字以上不多见。而万佛堂的大名如此之长,表明其传承悠久,同时也是古人尊重历史的体现。
P14 这就是万佛堂门上嵌石匾“大历古迹万佛龙泉宝殿”,这么长的殿名在国内是不多见的,
P15
传说中,万佛堂的现代俗称来自于小殿内三面墙壁上镶嵌的《文殊普贤万菩萨法会图》。
P16 万佛堂内的万佛小殿秘藏唐代浮雕现在看不到了。
P17
佛教兴盛之地,代有高僧,必有塔,规模大的称为塔院或塔林。万佛堂也是如此。
P18
佛教兴盛之地,代有高僧,必有塔,规模大的称为塔院或塔林。万佛堂也是如此。
P19 在万佛堂西北山坡上的这座塔形式比较特殊,京西的房山人一般被称它为花塔。
P20
P21
P22
P23
P24
P25
P26
P27 从万佛堂右侧平地上看到两座风格迥异的高塔对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