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龙泉镇之药王庙


标签:
文化旅游门头沟龙泉镇药王庙 |
分类: 寺庙与道观 |

P1
在经历了几番辗转后,在一个不经意的村口,我们终于如愿以偿地站在了门头沟区文物古迹——龙泉镇龙泉务村药王庙前。
P2 龙泉务村位于门头沟龙泉镇北部,南距永定河三家店水闸3公里,龙泉务是水果珍品“香白杏”的原产地,香白杏还是明清两代的皇家贡品。
P3听说龙泉务村在辽代建有官家瓷窑,并且有几百年烧制石灰的历史,它的土壤下有一层厚厚的灰渣层,正因为这种特殊的地质条件,使这里的香白杏品质特别好。 
P4 香杏园建在村北,此山叫龙泉山。山上仅香白杏就种了2000多棵,这里还有“骆驼黄”和纯白杏“骆驼黄”味道也十分香甜,特别好吃,纯白杏在全世界只有龙泉务村出产,可谓是“独一份”了。
P5 据《门头沟文物志》所记的药王庙,它位于龙泉镇龙泉务村,始建年代不详,清代重修。

P6 药王庙坐西朝东,山门一间,面阔2.7米,进深1.50米,山门前原有影壁。大殿三间,面阔11.7米,进深7米。硬山大脊,石板顶,布瓦起垄。檐下施旋子彩绘。两厢配殿各三间,面阔7.2米,进深6米,院内二棵银杏树,粗壮高大,其中一棵树干周长达2米。”。

P7 该庙仅存后殿及山门,两侧配殿无存。

P8 后殿坐西朝东,硬山正脊,石板瓦顶,小瓦压垄,脊两端,瓦面尚好。

P9 庙内两株古银杏高大挺拔,枝条繁茂。地面上的银杏树叶层层叠叠,一地金黄,满目诱人。

P10 门前两棵古杏是门头沟一极保护古树名木,高大挺拔。现在已是冬季,已不正是银杏树最诗情画意的炫彩时刻了,虽然褪下青翠华衣,这一地黄裳,也仍然是这个季节曼妙的风景。

P11 庙已修缮,新砌围墙,重建山门,原存后殿也已修新。

P12药王是北京民间对古代名医的尊称,或称医王。随时代、地区不同,药王所指人物是不同的。

P13
多少年来,为老百姓行医送药的人多都倍受尊敬,医圣张仲景、神医扁鹊、华佗、药王孙思邈……

P14 在古代,行医者以慈悲为怀,救人危难,人们常常把同样能救死扶伤的医生比喻成药王。药王被民间奉作医神,药王成为人们祈求安康、祛病禳灾的精神寄托,同时也反映了民间对历代名医的纪念和尊崇。

P2

P3

P4 香杏园建在村北,此山叫龙泉山。山上仅香白杏就种了2000多棵,这里还有“骆驼黄”和纯白杏“骆驼黄”味道也十分香甜,特别好吃,纯白杏在全世界只有龙泉务村出产,可谓是“独一份”了。

P5 据《门头沟文物志》所记的药王庙,它位于龙泉镇龙泉务村,始建年代不详,清代重修。

P6 药王庙坐西朝东,山门一间,面阔2.7米,进深1.50米,山门前原有影壁。大殿三间,面阔11.7米,进深7米。硬山大脊,石板顶,布瓦起垄。檐下施旋子彩绘。两厢配殿各三间,面阔7.2米,进深6米,院内二棵银杏树,粗壮高大,其中一棵树干周长达2米。”。

P7 该庙仅存后殿及山门,两侧配殿无存。


P9 庙内两株古银杏高大挺拔,枝条繁茂。地面上的银杏树叶层层叠叠,一地金黄,满目诱人。

P10 门前两棵古杏是门头沟一极保护古树名木,高大挺拔。现在已是冬季,已不正是银杏树最诗情画意的炫彩时刻了,虽然褪下青翠华衣,这一地黄裳,也仍然是这个季节曼妙的风景。


P12


P14 在古代,行医者以慈悲为怀,救人危难,人们常常把同样能救死扶伤的医生比喻成药王。药王被民间奉作医神,药王成为人们祈求安康、祛病禳灾的精神寄托,同时也反映了民间对历代名医的纪念和尊崇。





P19 药王治疗中要不避危险,昼夜、寒暑、饥渴与疲劳,全心赴救病人,不得自炫其能,贪图名利。这也正是他身体力行,躬身实践的写照。



P22 银杏果俗称白果,能烹饪白果粥 。

P23 难怪看见银杏树下有许多人,提着塑料袋在捡拾掉到地上的银杏果,神情专注,如获珍宝,银杏果的确很珍贵。

P28

P29
背景音乐:
时光你慢慢的走好吗?
前一篇:八宝山灵福寺遗址与遗存的银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