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颐和园文昌院之露陈座

(2015-06-09 19:16:56)
标签:

文化

露陈座

文昌院

颐和园

分类: 图说颐和园

颐和园文昌院之露陈座
  P1 从昆玉河步行到颐和园知春亭,呵,我又忍不住拍下了昆玉湖边上的这座知春亭,夏天了,知春亭边上的荷叶又大了许多,再过些时,荷花要开了。
颐和园文昌院之露陈座
P2 知春亭的边上就是颐和园文昌院,文昌院是2008年才建成的一处仿古建筑群,目的就是安放颐和园里4万余件珍贵文物。因建在“文昌阁”旁边,故名“文昌院”。因园中收藏了很多精美的颐和园的露陈座和铜器,很值得去考研一番。颐和园文昌院之露陈座
P3 早就想去颐和园文昌院里看看耶律楚材的祠,契丹人耶律楚材,契丹人,做过成吉思汗的丞相,被成吉思汗称为治天下匠,死后葬于万寿山脚下。乾隆年间,为了纪念这位有功于蒙古的功臣,乾隆特别建此祠。因此这是颐和园内最早的古迹。可惜,耶律楚材的祠没有开放不让看。颐和园文昌院之露陈座
 P4 耶律楚材又是一个土生土长在北京,死后也葬在北京的北京人,从小受中原文化的浸染,就连他的名字也取自《左传》。“耶律楚材对祖国历史的贡献,在于他向刚刚跨进封建门槛,以游牧为业的蒙古统治者介绍了汉族地主阶级的统治经验,保护了中原的农业经济和先进文化,维护了祖国统一。这样的人必须要纪念。颐和园文昌院之露陈座
P5 颐和园的排云殿、玉澜堂、乐寿堂、仁寿殿等院中,我关注了数个保存完好的庭院露天陈设群。它就是名叫“露陈座”的露天陈设,它是颐和园里皇家风景的一个传奇。同样,在颐和园文昌院,我更加进一步地了解了颐和园的露陈座。颐和园文昌院之露陈座
P6 我曾经描摹过,颐和园的露陈座,它的作用是放在室外供摆设物品的祭坛,颐和园内有200余个露陈墩,便是当年清廷举行庆典时置放铜器用的。咸丰十年(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露陈墩被英军劫掠南下,原打算运往英国,后因过于沉重,而弃置在南京下关江边,留下了侵略的罪证。
颐和园文昌院之露陈座
P7 在颐和园文昌院两侧各有二百五个露陈座,上面摆放着高仿青铜器,摆放还原了当时的露陈墩摆放样式,再一次证明了露陈座是皇家园林或官宦人家放在露天陈设古董的石墩。
颐和园文昌院之露陈座
P8 这是文昌院西侧的露陈座,上面是一尊高仿青铜器,露陈座的座体上下共四圆形结造型,每一由高浮雕的图案上下呼应,
颐和园文昌院之露陈座
P9 第一束以上和第四束以下的圆形结造型中以“椀花结带”为主要表现形式,交错缠绕的花草加上两端的飘带组成的纹样,优美大方,线条柔顺,风格飘逸,装饰性极强。颐和园文昌院之露陈座
 P10 文昌院西侧的这一尊露陈座第二束以上和第三束以下,我发现了中国结的图案。中国结的图案古称络子,历史悠久,代表着中国,并影响到周边国家的装饰艺术如日本结、朝鲜结。
颐和园文昌院之露陈座
P11 中国结的图案从头到尾都是用一根丝线编结而成,每一个基本结又根据其形、意命名。把不同的结饰互相结合在一起,或用其它具有吉祥图案的饰物搭配组合,就形成了造型独特、绚丽多彩、寓意深刻、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吉祥装饰物品。颐和园文昌院之露陈座
P12 这是文昌院侧的这一尊露陈座,它只有一束圆形结造型,一束  圆形结造型以上是类似荷花线条造型,一束圆形结造型以下类似结绳造型的图案,结绳造型的图案轮廓显著。使得这一尊露陈座结与上面器物能合而为一体裁,具有动态的韵律美。
颐和园文昌院之露陈座
P13 结绳造型图案的露陈座形制单调、色彩深沈的物件编配装饰结时。各色各类结绳造型的线能够编出许多形态与韵致各异的结。其中,有双线、纽扣、琵琶、团锦、十字、吉祥、万字、盘长、藻井、双联、蝴蝶等结式。颐和园文昌院之露陈座
P14 宋代词人张先写过“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以形容思念故人、心事纠结的状态。在古典文学中,“结”一直象征着青年男女的缠绵情思,人类的情感有多么丰富多彩,“结”就有多么千变万化。
颐和园文昌院之露陈座
P15 “结”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被中国们赋予了各种情感愿望。托结寓意,在汉语中,许多具有向心性聚体的要事几乎都用“结”字作喻,如:结义、结社、结拜、结盟、团结等等。
颐和园文昌院之露陈座
P16 我来说说露陈座上面的青铜器,青铜器是由青铜制成的各种器具,诞生于人类文明的青铜时代。由于青铜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所以也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
颐和园文昌院之露陈座
P17 中国的商代前期造型轻薄,纹饰简单,以酒器为主。商代后期至西周前期,造型厚重华丽,采用各种动物纹饰,并出现简单的铭文。西周中期至春秋中期,风格趋于简朴,纹饰以粗线条为主,长篇铭文增多,大都以反映王室和王宫的活动为主,且食器青铜器一类的比重多。
颐和园文昌院之露陈座
P18 现藏于文昌院的青铜器造型精巧,纹饰也变为复杂细密,反映现实生活的图像流行,同时藏于文昌院的青铜器出现以金、银、红铜、玉石等镶嵌的多种图案和画像的新工艺,失蜡铸造方法使春秋后期的青铜工艺出现了崭新的局面。颐和园文昌院之露陈座
P19 这是现藏于文昌院的青铜器兽耳壶,它曾是放入颐和园露陈座上青铜器真品,它是一种礼器,因形似兽耳,故名。壶大,可以盛酒。盛行于商至西周,尤以商代最多。
颐和园文昌院之露陈座
 P20 觯饮酒器。商代后期至西周流行。古曰:“尊者举觯,卑者举角。”有扁体和圆体两种形式。口张得大,鼓腹下垂,圈足。春秋出现的觯形体修长。颐和园文昌院之露陈座
P21 这是现藏于文昌院的青铜器雷纹兽耳盘,它曾是放入颐和园露陈座上青铜器真品,它是古代的大型盛酒或盛水器。
颐和园文昌院之露陈座
P22 雷纹兽耳盘盛行于商代后期至西周,沿用至春秋。有圆体和方体两种。颐和园文昌院之露陈座
P23 这是现藏于文昌院的青铜器百乳蟠螭纹,它曾是放入颐和园露陈座上的青铜器真品,罍(lei)在中国的古代是大型盛酒或盛水器。
颐和园文昌院之露陈座
P24 百乳蟠螭纹盛行于商代后期至西周,沿用至春秋。有圆体和方体两种。圆体为敛口,束颈,广肩,鼓腹,兽首衔环耳,平底或圈足;方体为小口,圆肩,多有屋形盖。器的一侧有一个穿系用的鼻钮。
颐和园文昌院之露陈座
P25 这是现藏于文昌院的青铜器蟠螭纹颐和园文昌院三牺鼎,鼎是奴隶主贵族用以“别上下、明贵贱”的重要青铜礼器,史载西周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
颐和园文昌院之露陈座
P26 青铜鼎是由石器时代陶鼎发展而来,最早的青铜鼎出现于商代的二里冈期,历经西汉,乃至魏晋,是用时最长、变化最大的青铜器。基本形式有圆鼎、方鼎、鬲鼎、扁足鼎、异形鼎等。鼎的纹饰一般装饰在口沿下、腹部和足部。铭文多铸在器体内。

颐和园文昌院之露陈座
P27 文昌院的露陈座多为清光绪年间制造。因露陈墩不易搬运,从而在多次浩劫中保留下来。而露陈墩上面放置的青铜器多有流落。颐和园文昌院之露陈座
P28 小小的露陈墩中有思想信奉理念追求,寓意深刻内涵丰富。
颐和园文昌院之露陈座
P29 除具有使用价值外,其造型图案展示着当时的历史传承文化发展,表现出时代艺术风格与精美雕刻技艺。因而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
颐和园文昌院之露陈座
P30 历史文物无可复制,损毁一件就少一件,现代人都应珍惜保护幸存下来的文化瑰宝世代相
颐和园文昌院之露陈座
P31 我们的先人在为器物起名字时,简洁而准确。露陈座具体的叫露天陈设器物座,它的露,表明了器物的所处环境(室外露天);陈,表明了器物的功能用途(陈设);座,表明了器物的形态特征(柱状)。
颐和园文昌院之露陈座
P32 露晨墩的作用是陈放古董、青铜器什么的。露陈墩多为汉白玉雕凿而成,上面有精美的纹饰和造型,包含的寓意广泛,成为专门一类艺术学问。
颐和园文昌院之露陈座
P33
颐和园文昌院之露陈座
P34
颐和园文昌院之露陈座
P35
颐和园文昌院之露陈座
P36
颐和园文昌院之露陈座
P37 生活中有无数的美好,一个伟大的梦想,一段美丽的往事,一处亮丽的风景,无疑不是美好的。只要我们用心去品味,用心去感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