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行旅人
行旅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6,963
  • 关注人气:35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杭州西湖之永福禅寺

(2014-12-01 20:29:18)
标签:

文化

永福禅寺

杭州

东皋琴谱

故事

分类: 寺庙与道观
杭州西湖之永福禅寺
 P1  记得今年九月份随队国家大剧院听了琴歌诗经的呤唱经典艺术讲堂,记得经典艺术讲堂上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这组诗词,为此,我从西湖边西行,穿行在在湖边群山中,曲径通幽来到了曲径通幽灵隐寺飞来峰西侧,石笋峰下,走过杭州灵隐寺,杭州永福禅寺才是我此行的真正目的地就是永福寺。杭州西湖之永福禅寺
 P2  说话,永福寺位于灵隐之西约一华里处的石笋峰下,自东晋慧理禅师开山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南朝刘宋元嘉年间(公元424—453年),有慧琳禅师继慧理开山后筑庵于石笋峰下。后晋天福二年(937年),吴越王钱元瓘于石笋峰下建晋圆院,又与山同名为资严寺。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敕改额为永福寺。杭州西湖之永福禅寺
P3 清康熙十年(1671),东皋心越禅师移住永福,五年后,应邀东渡日本,弘传曹洞宗并创寿昌派禅法,同时传授琴学与书画篆刻艺术,在日本佛教及艺术界均享有盛誉。永福寺随后渐废。杭州西湖之永福禅寺
P4 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永福寺依原有规模重建,乾隆御笔“福田花雨“,二00五四月二十二日恢复永福寺为宗教活动场所,开放的永福禅寺正以其恢宏的气势、幽雅的环境,丰厚的历史人文景观,浓郁的佛教文化气息,吸引着无数海内外信众朝礼。杭州西湖之永福禅寺
P5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康熙。”,当我从“梵天佛地”踏入这座东晋古刹,游移而上,那庙宇院落的门前屋后,皆有古树举冠相迎,身临其境,仿佛使人觉得,我正在拜访一位“深邃渊博,真性随云”的长者老者。杭州西湖之永福禅寺
P6 “细水浮云归别海,远山终日道余霞。”,当我举步迈入“常住真心”的门厅,与永福禅寺相携,体味着“幻心每遇尘嚣起,真性常随云水闲”的楹联,佛学禅意,悠然入怀。杭州西湖之永福禅寺
P7 永福寺占地约百亩,寺院依山而建,随山势而错落有致。拾阶而上分别是普圆净院、迦陵讲院、福泉禅院和资严慧院。每个院落散落山中,以石阶相连,山泉清澈潺潺,古木浓荫蔽日,这里是杭州又一佛门圣地。杭州西湖之永福禅寺
P8 重建永福寺的四处庙宇建筑,古朴而大气,兼容着佛教文化的肃穆和地域原生态的灵性,动静相宜,相得益彰。其幽雅静谧仿佛能把人置身于红尘之外,沐浴那来自神秘世界的精神洗礼。入门后一堵佛墙迎面扑来,“百福庄严”,仿佛要人们在虔诚和庄严中迎接幸福和美好。杭州西湖之永福禅寺
P9 永福寺内绿荫蔽天,溪水淙淙,景致之美溢于言表。丛林的建筑古朴典雅,与环境相得益彰。更难得的是,路边时时可见题刻了佛经的雕花,使游人的身心融入佛境界,有心者或能于此开悟。杭州西湖之永福禅寺
P10 我有幸拍下了这尊千手佛、佛像的神韵与大自然的灵秀非常完美地融合为一体,她的,如一枝修长挺拔的莲,曼妙禅意里舒展,如同是从水墨画中款款走出的俏美佳人。她的手,妙笔轻点,水袖漫天,深深浅浅,绘就一副荷池的淡彩。杭州西湖之永福禅寺
P11 这是我拍下的永福禅寺一处佛塔,佛塔淡淡笔墨,浅浅细语。页间曼曲轻歌,佛像古韵溢满字里行间,凄柔幽婉,忆往昔,挥不尽点滴离人泪,诉不完几许苦寒愁。垂眸闭目的落寞,静静数悲伤。杭州西湖之永福禅寺
P12 这次第,这是我拍下的永福禅寺《墨香琴韵》,怎一个“”字了得说心扉,风影传音,仿佛你的呢喃在耳边萦绕,你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苍苍水涧,你一声声温柔的轻唤,微雨洒园林,新晴好一寻。低风洗池面,斜日拆花心。暝助岚阴重,春添水色深。不如陶省事,犹抱有弦琴。如你来永福禅寺,这诗,你会懂的。杭州西湖之永福禅寺
P13 历代的佛人大多崇尚自然,寄情山水,所以都特别的强调寺院环境的优雅,注重心境的淡泊,因为只有在这种环境中才能生动体现出天人合一的理念,你看!在永福禅寺优雅拔俗的环境里,佛人抚琴吟乐,在这永福禅寺文化的奠基者身上,注入了中庸平和的基调。杭州西湖之永福禅寺
P14 “松下轩廊竹下房,暖檐晴日满绳床。净名居士经三卷,荣启先生琴一张。老去齿衰嫌橘醋,病来肺渴觉茶香。有时闲酌无人伴,独自腾腾入醉乡。”。行走在永福禅寺的青石小路上,让你想起的更多的是故事杭州西湖之永福禅寺
P15 讲永福禅寺的故事不能不讲东皋心越禅师的故事东皋心越禅师是中国人,祖籍浦江县,是永福寺历史上的一位传奇高僧。他东渡扶桑,传播中国的书画篆刻艺术,复兴琴道,弘扬佛法,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一位划时代的重要人物,被日本奉为“篆刻之父”、“近代琴学之祖”和佛教曹洞宗寿昌派开山鼻祖杭州西湖之永福禅寺
P16 东皋心越生于明崇祯十二年( 1639 年)俗姓蒋。心越自幼志怀好学。 8 岁在苏州报恩寺削发出家, 13 岁开始求师,周游江浙两地, 20 岁时在江苏的天界寺参禅了中国佛教曹洞宗寿昌派中兴之祖觉浪道盛。在参禅觉浪一年左右时间里,心越日夜奋勉。奠定了作为曹洞宗寿昌派的宗教基础。杭州西湖之永福禅寺
P17 道盛觉浪圆寂后,东皋心越再次游历四方。 30 岁时,东皋心越返回浙江,他按道盛觉浪的遗命,在杭州皋亭山的显孝寺参禅觉浪法嗣阔堂大文。两年后,继承阔堂的衣钵,成为中国佛教曹洞宗寿昌派的第 35 代传人。觉浪、阔堂的金石书画,都有较高的艺术造诣,他的《东皋琴谱》至今在日本尚有真迹留存。杭州西湖之永福禅寺
P18 那么最后我来说说东皋心越禅师遗世在日本尚有真迹《东皋琴谱》,想从日本找回东皋心越禅师的真迹《东皋琴谱》,就要先说说什么是《东皋琴谱》,大家知道琴谱是用来弹奏弹奏琴曲谱子,禅师们所说的琴其实就是古琴,而古琴曲有两类,一类是弹奏者随曲调吟唱,称为琴歌而另一类古琴曲,则只是弹奏琴曲,奏者并不附曲而吟唱。杭州西湖之永福禅寺
 P19   今年九月份国家大剧院琴歌诗经的呤唱经典艺术讲堂活动中我所欣赏到的这种古琴曲就是二种方式的结合。值得提出是,当时,《琴歌诗经的呤唱艺术讲堂上,古琴演奏家和杨青老师和女中音歌唱家张卓在现场呤唱的就是东皋心越禅师遗世在日本尚有真迹《东皋琴谱》的,即是该琴谱收录的《竹枝词》。
杭州西湖之永福禅寺
P20 杨青老师和张卓老师呤唱的竹枝词》,就是东皋心越禅师遗世在日本尚有真迹《东皋琴谱》唱词,古以来,人们就喜欢用歌声来传情,这或者是单方面的,或者是双方之间的。细想起来,杨青老师和张卓老师呤唱的这一种歌声真是很微妙的.杭州西湖之永福禅寺
P22 东皋心越禅师遗世在日本尚有真迹《东皋琴谱》唱词题材也选了明朝遗民朱舜水先生,朱舜水和东皋心越禅师同样东渡日本,东皋心越禅师和朱舜水先生一样,也想家吗?,也想中国了吗?应该也想吧!明之亡,山海关,吴三桂,还是有关系.其实一切一切最后还是掩埋在岁月的的烟岚.
杭州西湖之永福禅寺
P23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琴歌诗经的呤唱》 是我第一次亲历的欣赏文化艺术的方式,古琴在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中,因其苍古典雅的音色品质与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成为文人音乐及中华民族精神的代表与象征。我感动了,感动着中国人的含蓄,感动着中国人的宁静而致远,感动着中国人的丰富而多变。
杭州西湖之永福禅寺
P24 或许,在杭州,我看到了东皋心越禅师执子之手的《东皋琴谱》我听到了东皋心越禅师在永福寺看似是句平淡无奇的话语,其间却包含着那么大的勇气。不为什么,只为你,漫漫长夜里执子之手,走完那一段又一段的长路,坎坷的道路上执子之手,度过一次又一次的难关,在所有的道路上与你携手走过,让整个世界都变得渺小。
杭州西湖之永福禅寺
P25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永福禅寺确实不愧为是深蕴水墨山水之道的名寺,《东皋琴谱》的每一词一曲都那么调配、每一弦一乐都有布局、每一每一佛都有安排、每一每一都有格局、每一每一都有调治、每一每一都有接引。
杭州西湖之永福禅寺
P26 随这永福寺琴学、梵乐是那流淌不息的历史音符,禅意中传递出智能,神灵中流动着福报。那么,我真的很想细细了解那些古琴古曲、古代禅师,解开隐藏于心中的种种疑团,也为百姓祈求福音福祉!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http://www.xiami.com/widget/8135330_1770478387,_180_120_800000_008080_1/multiPlayer.sw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