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导学案
(2010-11-26 19:09:31)
标签:
杂谈 |
九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课题:
《出师表》
姓名:
学习目标:
1、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2、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学习重点:
1、理解课文,掌握重点词句。
2、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学习难点: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学习时间:4课时。
第一、二课时
一、预习导学
1、解题,简介时代背景
表:
2、生字注音
忠谏(
陟(
苟(
崩 殂(
二、自主学习
(一)对联引入新课
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2.“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武侯书堂》)
3.“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
(二)整体感知
1、录音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画记出疑难字词,注意停顿、重音。
2、对照课下注释,翻译课文,注意以下字词:
崩殂:
光:
陟罚臧否:
刑赏:
简拔:
淑均:
驱驰:
不毛:
慢:
3、古今异义词:
(1)开张:今义是
(2)痛恨:今义是
(3)卑鄙:今义是
(4)感激:今义是
(5)谨慎:今义是
(6)涕:今义是
3、理解文言虚词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之 欲报之于陛下也(
先帝称之曰能(
以 愚以为宫中之事(
三、合作探究
学生齐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 —
四、练习反馈:
1、翻译课文。
2、课后一题
第三、四课时
一、预习导学:
写几个有关诸葛亮的诗句或成语
二、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一)师生共同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请同学翻译第一自然段,问题探究:
(1)当时的不利条件是什么?
(2)当时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4)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2、请同学翻译第二自然段,问题探究
(1)作者在本段提出的建议是什么?
(2)如何具体执行?
(3)提出怎样的劝诫?
(4)“内外异法”内外各指什么?
3、请同学翻译第三、四自然段,问题探究
(1)
(2)提出亲贤的具体作法是什么?
(3)亲贤的好处是什么?
(4)亮认为举用向宠将军的好处是什么?
4、请同学翻译第五自然段。
(1)本段的中心句是哪句?
(2)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什么?(正面):
(3)后汉倾颓的原因是什么?(反面):
(4)“每与臣论此事”中“此”指什么?
(5)“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6)3-5段提出了什么建议?为什么要把这条重点写?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请同学翻译第六自然段,问题探究
①找出表明作者出身的语句。
②当时作者的志趣是什么?
③“感激”的原因是什么?
④文中的“卑鄙”是什么意思?具本指什么?
⑤哪句话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
2、请同学翻译第七段,问题探究
(1)亮夙夜忧叹的原因?
(2)“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原因?
(3)表明伐魏时机成熟的句子?
3.请同学翻译第八段。
第一句照应上段哪一句?
第二句前半句照应上段哪一句?
第二句后半句照应第一段哪一句?
哪一句话表现了亮以身许国的意志和决心。
4.第9段:结束语。短短三句乃全从肺腑流出,充满了不胜依依之情。
三、再读课文,思考讨论下面的问题
1、统领全文感情的句子是哪句?
2、讨论:你对诸葛亮的看法怎样?
四、练习反馈
1、背诵全文。
2、以“我眼中的诸葛亮”为题写一篇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