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投资收缩隐含着巨大风险
赵 伟
(浙江大学教授)
2016年即将过去,经济依然在减速。最近的官报数据显示,虽然GDP增速没变,三个季度出奇地一样,都是6.7%。然而看看增速后面的动力,明显还在走弱。需求一边之“三驾马车”发力增速继续在下滑。其中投资增速8.2%,比年初低了两个百分点以上,消费增长10.7%,虽比年初略有增加(0.2个百分点),但考虑到通胀减扣通常存在的误差,多半减大于增。至于外贸,前三个季度继续收缩,同比降了近2个百分点,出口下降1.6%,进口下降2.3%。
何以三驾马车都在减速而GDP增速未变?假如GDP数据准确,那只能归于两个因素:一个是服务业的较快增长。另一个是投资效率的提升。前一个推断多半有些事实支持。统计数据显示,过去的三个季度服务业增速(7.6%)高于二产(6.1%)一个半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在60%左右。但后一个推断即投资效率提升值得怀疑。个中基本的原因在于民间投资的低迷。前三个季度只增长了2.5%,不足国有(控股)那块的零头,那块增加了21.1%。以往经验与数据表明,民间投资效率最高,沾上公家的投资效率往往要打折扣。既然最有效率的那块的投资几近停滞,指望投资效率增加对GDP增量贡献显然不现实。
实际上最值得关注的也恰是这块,是民间投资的低迷。尤其是民间投资持续低迷与经济活动一些热点之间的反差,两个反差尤其值得关注:
一个是与“双创”持续发热的反差。双创即所谓“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代表“双创”活跃程度的新注册企业数量节节攀升,在上年高速增长(21%)的基础上,2016年前三个季度进一步提速,增幅高达27%。“双创”的主体在民营这块,按理说,无论是大众创业还是万众创新,都需要可观的投资,尤其是民间投资。但看到的数据则是两者之间的背离。这一点值得注意。
另一个是民间资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空前活跃。最新数据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前三个季度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1342亿美元,超过上年全年增速,同比增长53.7%。另有研究显示,中国民营对外直接投资近三年以来呈现“爆炸式增长”,年增速在200%。已成为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最活跃的一股最活跃力量。
上述两个反差,在民营经济发达与民间资本丰裕的浙江更为突出。其中浙江的“双创”居全国引领地位。2016年前三个季度,代表“大众创业”活跃程度的“新设市场主体”增长1/3左右。代表“万众创新”活跃度的三新(新服务、新业态、新产品)都在大幅度增加。这与民间投资的低迷恰成对照。前三个季度浙江民间投资增速只有2.6%。对外投资方面,虽然浙江增速略低于全国浙江,同比增长37%,是省内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的两倍半。已经超过引进外资(1至9月份实际引进外资122.7亿美元,合808亿元人民币,增长8.3%)。民间估计浙江实际发生的对外直接投资远大于此数。这和民间省内投资的低迷形成强烈反差。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对外直接投资在暴增,但占民间资本的比重并不高,我们的问题是,民间资本究竟投向了哪里?浙江的数据显示,房地产依然是民间资本投资的第一大领域。2016年过去的三个季度,省内房地产固定投资总额5443亿元,其中民间投资就4319亿元,占了将近80%!
上述两个反差和一个迹象意味着,民间投资空间狭窄问题远未解决,民间资本多半在楼市、股市和金融领域打转转的同时,正在伺机“走出去”。后者则隐含着中国资本外逃的巨大风险。
(2016年11月3日写于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