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克船长的炮弹

标签:
大溪地moorea炮弹一战库克船长航海石器传教士文化 |
分类: 异域风土 |
关于一战沉船那篇文章里面炮弹的照片,正如“二师兄”留言所说,“这颗圆球是风帆战舰时期的炮弹,应该是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前的产物,一战时的炮弹已经是锥形爆破弹了”,说的一点没错,实际上一战那条德国军舰射出来的应该是下面照片里这一颗。
辩解是无力的,但我还是想要解释一下当时出错的原因:那天我异常兴奋的在颠簸的小船上听完了沉船的故事,拿着相机对着沉船按了几下快门以后迅速把照相机放回饭盒(为了防水,就凭我们那小船,一个大浪迎面打过来就要开始往外舀水了。。),回家打开淋浴龙头,用冰凉的山泉水冲了一下全身(以免自己变成咸鱼),然后裹了块大花布就冲下楼去问老外妈妈炮弹的事了。当时她正在房子后面的山里割一串巨大的香蕉,听我问起这事,几乎没怎么犹豫就回头告诉我那颗炮弹就放在我们家楼下从哪边开始数第几个架子的有个什么植物的种子的下面一层在那个什么什么贝壳的旁边。。我以为我记住了。带着“种子”和“贝壳”这两个关键词跑回到那架子面前,立刻傻眼。整排架子都放满各种各样的种子、贝壳和不知道什么东西。我按照我的理解找到了那个炮弹。然后迫不及待的告诉了大家。我错了。
但是但是,补偿一下,这个“煤球”其实有更久远的故事。
那颗炮弹是1925年被一个当地土人从不知道哪个角落挖出来,觉得没什么用以后就顺手扔在路边的,这一次是老外妈妈的爸爸,也就是老外的外公,一眼看到就觉得不同寻常,于是把它拿回家研究了一下,确认是颗炮弹,因为大溪地的毛利人在西方人来到之前还处在石器时代,根本没有金属。而根据炮弹的年代来推算,应该是库克船长在1779年他第三次航行经过波利尼西亚,第一次到达Moorea的时候留下的。这是到达Moorea的第一条船,在这个时期有记载的还有后来十九世纪初期一条传教士的船到过小岛,但是因为传教士的船上不太可能有火炮,所以基本可以认为这个煤球就是库克船长当时发现Moorea的时候留下的啦。
简单介绍一下库克船长。著名的航海家,探险家和海图制图师。作为英国皇家海军的船长,他三次穿越太平洋航行,是第一个登录澳大利亚东海岸、新喀里多尼亚、三明治岛和夏威夷岛的欧洲人,同时也是第一个在地图上描绘出纽芬兰和新西兰的人。库克群岛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在我们住的Moorea岛有Cook海湾,新西兰两个主岛中间有库克海峡等等。1779年第三次航行准备回程的时候,在与夏威夷土著的冲突交锋中去世。
库克船长画像,现存于英国海事博物馆。
库克船长三次太平洋航行路线图。第一次为红色,第二次绿色,第三次蓝色。
PS.感谢二师兄、老外妈妈和维基百科帮我补习的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