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博士跋君宜子孙双鱼洗

(2017-08-23 06:30:38)
标签:

朱天曙

韩天雍

刘元堂

汉双鱼洗

三惜草堂

分类: 藏拓故事

三博士跋君宜子孙双鱼洗    汉“君宜子孙双鱼洗”拓片近年流传甚广,我藏有丛文俊、华人德、曹宝麟等多家题跋珍品,但我见到这个题跋还是毫不犹豫购藏(尺寸:45cm×68cm)。三位题跋者均为博士,其中两位还是博士生导师,这阵容,够豪华,有噱头。释文不多,写得随意,都是吉语。

君宜子孙。朱天曙。

万世宜昌,千秋康宁。古器吉语,时甲午四月,朱天曙。

鱼质龙文。丁酉正月,韩天雍。

有鱼。丁酉春月,息斋元堂。三博士跋君宜子孙双鱼洗    题耑者朱天曙,1974年出生,江苏省兴化市人。1996年毕业于扬州大学历史系,2000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先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导师黄惇教授。少年得志,学生时代即入选全国中青展、新人展、篆刻展等中国书协主办的重要展览,成为当时年轻的中国书协会员,后来又成为中国书协最年轻的理事、清华大学博士后。现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所长,中央美术学院聘任教授。他还是中国美协会员、西泠印社社员,前途不可限量。三博士跋君宜子孙双鱼洗    韩天雍教授是三位中最长者,1957年生于沈阳。1984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外语系日本语言专业。199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篆刻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师从刘江、章祖安诸教授。2001年在职攻读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书法学博士学位,师从欧阳中石先生。以《中日禅宗墨迹研究》论文获文学博士学位,并获2008年度国家课题艺术基金奖。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字书法创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书协会员、西泠印社社员。三博士跋君宜子孙双鱼洗    刘元堂,字息斋,1972年生于山东乳山。南京艺术学院书法博士,导师徐利明教授。山东大学古文献博士后,导师杜泽逊教授。中国书协会员,中国标准草书社社员,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全国70年代书家艺委会委员。现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书法系副教授。博士论文《宋代版刻书法研究》被评为江苏省研究生创新工程。书法作品曾参加首届全国青年书法篆刻展获最高奖、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获奖提名。三博士跋君宜子孙双鱼洗    铜洗最早出现于战国晚期,汉代最为流行。汉代时,除了传统的青铜器,增加了许多生活日用器皿,其中,铜洗和青铜制作的灯、炉、壶、镜等都是产量较大、制作精美的青铜品种。由于铜洗既实用又耐用,所以在全国各地都曾出土过汉代的铜洗。汉代青铜器与商周、战国时期多饰以繁复的纹饰相比,以素器最为流行,或仅有简练的弦纹,或仅饰以铺首。双鱼纹铜洗的形制在汉朝比较流行,圆形、敞口、圆唇、折沿、平底,内底饰双鱼纹,双鱼间有“君宜子孙”“富贵昌宜”等铭文。

丛文俊教授曾跋此拓曰:“汉君宜子孙双鱼洗近拓。按:‘洗’者,日常用器,礼仪士冠礼注云:洗乃承盥洗者弃水之器,乃富贵之家所用。‘双鱼’者,吉庆有余、年年有余之谐祝,义为福及子孙,汉世习见。题铭‘孙’字反文,字皆为小篆而兼虫书者,与彼时之砖瓦镜铭题字风格同,可视为匠技群体传承之装饰书体并习惯做法。”

 西汉开始,鱼纹非常盛行,这与当时的古人以鱼比喻多子有关,后又因鱼和‘余’同音,所以鱼就成为古代工艺品象征富贵有余的吉祥图案。拓片属于吉祥题材,三位博士题跋均为吉语,这件东西有点意思。

 

                                  2017823日清晨王宝林于三惜草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