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雁:一赛声名起 狂墨世界惊

标签:
李雁李骆公广西现象李雁狂墨三惜草堂 |
分类: 翰墨因缘 |
就在李雁先生声名俱显时,他远隔千里寄赠一件墨宝支持我的书画收藏。
其实,书画并不是李雁最初的梦想,学生时代他对诗歌十分痴迷,13岁时就在省报上发表过诗歌,20岁在地方报刊上已发表了近百首诗。他从19岁开始用诗做日记,持着每天写一首诗。后来,李雁考入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再后来向书法方面发展,而且名气越来越大,诗名、画名为书名所掩。他的一双儿女,男孩叫李浪,女孩叫李鳗,也只有性格浪漫的诗人才会起这样的名字,李雁经常风趣地自称:“我就是‘浪漫之父’!”李雁的狂草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是一个充满诗人气质的书法家。这是书法界公认的评价。
李雁先生以狂草名世,他崇拜王羲之、张旭和怀素。现代书法理论家蒋彝先生说:“中国人珍视书法纯粹是因为它的线条及组合线条那美妙的性质的缘故,至于它表达思想美丽与否则无关宏旨。”李雁的草书,有时完全是象形文字的结体,注重线条美及整个章法的和谐。李雁性格较内向,但思维活跃,分析问题细致,很多问题有自己独到见解。这独到的见解用到书法上,会使线条的微妙变化、粗细飞白贯通在书体里,字里行间就有独到之处。这看似虚幻,但却很实在,因为独到的见解使印象、想象更为丰富,更为深奥,更为特别,因而更能体现出一种创造的深度,一种个性。
李雁是油画科班出身,但他不爱在色彩与块面中寻求创造,天性更喜欢用线条在汉字中创造奇迹。李雁热衷速写,速写是用线条在短时间内确定形象,不事修改,这也正符合书迹不便修改的特性。他在速写中寻找线条的粗细变化与活力,而后把这些技艺用于书法上。他常说:“当我画速写时,我觉得我在写草书;当我写草书时,我觉得我在画速写。”其实,许多善于画速写的画家书法均有独特的面貌,如罗工柳、钱绍武、朱乃正、林墉、韩美林等,他们的作品胜在线条与章法,胜在墨色与气势。
声名鹊起后的李雁,在狂草的探索上不断进取,收到了当代书法界的高度认可。当代草书大家沈鹏先生在《李雁狂墨》的序言中写到:“李雁的书法有着强烈的现代感。它与现代艺术有相通的因素,注入了时代的审美情趣。他追求快速、节奏、旋转、立体、惊险、奇崛------内在着一股要冲破有限篇幅向深广突进的强大的力。”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书坛进入国展评选阶段,当时借助国展舞台,陈国斌、张羽翔训练的一批广西小将脱颖而出,在九十年代第五届中青展上造就了“广西现象”,一时震惊书坛。而李雁等开始淡出全国书坛,“八桂书风”进入了新的阶段……
作者简介:李雁,1941年11月生,广西南宁市人。1963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作品参加《中国现代书法展》、《国际书赛获奖作品展》、《国际书法展览》、《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展》和《中国书法回顾展》等重大书法展。出版有《李雁书法选》《李雁狂墨》《李雁行草千字文》《李雁金琵琶书法集》等。《李雁狂墨》在海外印出新版。1988年获两项广西人民政府文艺创作最高奖《铜鼓奖》,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历任广西书画院副院长、广西艺术创作中心副主任、广西书协副主席。现为中国书协会员,广西书协名誉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