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恒久入古 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2017-01-09 20:12:23)
标签:

牛恒泽

薛贵良

房栋

永安美术馆

三惜草堂

分类: 草堂夜话

恒久入古 <wbr>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最近牛恒泽很忙,鸡年快到了,各种展览及收藏者的约件应接不暇,在他的笔下,雄鸡高唱,笔墨精良,动态如生。忙碌中,画家恒泽迎来了新的一年。恒久入古 <wbr>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一、

恒泽小我一轮,与他相识始于他的作品。十几年前,我去雨山兄的艺林画苑茶叙,两件新装裱的大写意花鸟画引起了我的注意。笔墨老到,淋漓畅快,有吴昌硕、齐白石遗风,落款是“恒泽”。我当时正值收藏蜜月期,对全国的书画家如数家珍,可就不知道这“恒泽”是何许人也,我猜测可能是爱新觉罗家族的一位老先生。第一次考住我的雨山兄不无得意地告诉我,“恒泽”姓牛,是我市画坛的一位后起之秀,才二十几岁。不久后,在市文联举办的首届艺博会上,我见到了牛恒泽,他和房栋的展位就在我收藏展的对过。他瘦瘦高高,不善言谈,甚至有些羞涩,没有当下画家的轻狂,我喜欢这种风格,遂成为了好朋友。

牛恒泽祖籍山东新泰,生于磐石石咀农村。父亲是中学老师,还是村里的赤脚医生。村里的人百分之九十是闯关东过来的山东人,虽然都是没有太多文化的穷苦人,但也带来了孔孟之乡崇文重礼之风。牛恒泽从小听着山东话,同时也在接受着圣人乡里的礼仪教化。父亲的几本字帖,还有墙上山水的中堂、书法对联,使少年恒泽对书画有了浓厚的兴趣。他从六七岁开始随村里一位善书能画长辈临摹碑帖、勾画腊梅花,废报纸的油墨味儿和大白云玻璃瓶臭墨汁在他的童年留下了深刻记忆……

牛恒泽的学画历程很幸运,在他高中时遇到了闻名全国的画鸡名家薛贵良先生。薛先生师承著名画家刘继卣先生,笔墨技法深得真传。他擅画鸡,画风洒脱,技法清新,笔墨细腻。在磐石三中读书的几年里,恒泽无数次去拜访薛贵良先生学习书画,在薛先生那里,他不仅学到了笔墨技巧,更明白了中国画的精神内涵。高中毕业后,不愿再给家里增加负担的恒泽放弃了读艺术院校的机会,远赴沈阳继续拜师学习,受到辽宁画坛诸多老前辈的教诲和影响,受益匪浅。多年后,恒泽告诉我,画画当时既是自己的谋生手段,更是一生乐趣和追求。恒泽是我市最早一批探索市场的青年画家,他也毫不避讳职业画家的身份。只不过他并不一味讨好收藏者,而是按着自己的艺术追求去创作,靠着勇气和毅力,他一面参加各种展览,一面潇洒地面对市场,游刃有余,好不自在。2012年,已经小有名气的牛恒泽又负箕北上,进入国家画院中国艺术创作院进修,遍访名家虔心学习。

牛恒泽的大写意花鸟画起点很高,他越过了美院那种制式的训练,直接进入写意的堂奥;牛恒泽的大写意花鸟画之路又很奇特,他从大写意开始,几年前又虔心工笔,在放、收、放中体会中国画的笔墨精髓,使自己的创作进入了新的阶段。我很赞同他的这种做法,也推荐给很多年轻人一试。恒久入古 <wbr>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二、

中国的大写意花鸟画,是一种离物象较远离心灵较近的艺术。是中国绘画史上自明以后大师频出的一个画种,历代画家乐此不疲,历代藏家趋之若鹜。因为这其中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思想,最能方便地进行笔墨抽象语言的创造与探索。近五百年来,徐渭展其疯狂,八大陈其简洁,吴昌硕符之于庙堂之雅,齐白石在文人之趣外融入了农民画与儿童画的新意,潘天寿则以其博大的理性给了它以辉煌……在这发展历程中,离不开画家的个性、见识、体验以及表现画家个性、见识、体验的笔墨,得自然之神韵韵,彰人文之精神。笔歌墨舞间,笔简而意足,天工而清新,既得诗歌的陶染,缘物寄情,托物言志;也受到书法的滋养,情随笔转,点画传心。具有“不似似之”之美,“妙在具象与抽象之间”,在世界画坛上独具一帜。相对于大师们的风采,作为70后的青年画家,牛恒泽以拥抱生活的热情,给这一古老领域增加了新的趣味。

近几年,牛恒泽在取法自然、注重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写生的比重。每年他都要拿出一定的时间外出写生,观察生活,去感受、理解他所描绘的花鸟草虫,风晴雨露,春夏秋冬,还有其内心对生活、世态的感悟。现实中的很多美景,是需要去发现的;而将现实中的美景,用自己的笔墨语言描绘下来、展现出来,且突破前人的理论范畴和造势原则,则需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笔墨功夫。牛恒哲是一个勇于探索,善于探索的年轻人,根据生活体验,跳出前人窠臼,表明他的能力和潜质非同一般。他常说,不同人生阶段对画的理解都会有所不同,作品的内涵也会有所变化,这变化首先反映在作品的格局和气息上。

中国花鸟画本为“写胸中逸气”的抒情作品。而逸气是一种神定气闲、超凡脱俗的雅逸之情。只有具有了这种高雅逸致的情愫,才能不为功利所囿,达到雅逸的境界,让作品成为没有俗尘庸垢的逸品。

我曾认真梳理牛恒泽近五年的二十几件参展作品,觉得他的大写意花鸟画以“似古实新”的面貌逐渐成熟。这种成熟表现为吞吐大荒的气势与张力,突出了笔踪的力度与墨痕的雄浑,强化了有笔墨处和无笔墨处的整体感,锤炼了笔墨意象,发挥色墨效能,丰富了视觉表现力。石涛“有法必化”“我之为我,自由我在”“笔墨当随时代”的主张对他的影响尤深。他崇尚作品要有笔墨个性,但已不是文人士大夫一己性情和个人悲欢的发泄,而是变文人大写意的纵肆、冷逸、狂放为雄健朴茂、浩气长存的境界。他的笔下,无论是常见的题材,还是他挖掘的梦中圣境,无论是鱼虫小鸟,还是罕见的飞禽,他的画多以纵横、刚健、质朴、清新和多情的笔致,挥写出牵动当代人情思的自然之歌与生命之情,表现了自然世界的无线生机和广大老百姓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显示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量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与时代气息,大写意花鸟画的表现力在牛恒泽的手中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与融会。恒久入古 <wbr>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三、

我喜欢牛恒哲的花鸟画,是因他的作品打动了我的心,让我获得了美的享受。

衡量一个大写意花鸟画家的真正的标准不是在题材上他画了什么,关键是怎样来画,笔墨功夫上,在美术语言上他走到了何处。具备了美术知识之后,是否诞生了纯美术表达的智慧。作品是社会商品,在流通的商品社会中他是否将自己的艺术思维酿出了醇酒,产生了可以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可能。沉植于每一个中国人内心的审美习惯,在他的笔下,体现了多少,拓展了多少个性化的符号,结构是否准确明晰……

不惑之年的牛恒泽,一直用展览与市场检验自己作品的学术性和普及性,用专家与观众的认可引导自己的创作。我第一次用可怜的工资购藏本土画家作品就始于牛恒泽,当有人关注画家的社会地位、学院背景、师承关系时,我更关注牛恒泽的无拘无束,烂漫天真。我的朋友、作家刘斌武先生说,“牛恒哲能将逸气、金石气、书卷气融为一体,在他的花鸟画中得以尽情地表现,像清风一样扑向读者,这既是难能可贵的,也奠定了他成功的基础。”在吉林市画院举办的一次展览上,一位喜欢收藏的企业界人士问我,牛恒泽的作品好在哪里?我回答:“韵味。”韵味,是画面的内涵,只有技巧熟练到可以达到的潜意识、下意识的程度,才可以言其妙道而后自然产生的绘画行为结果。作品悬之于壁,一咏三叹,反复观之而不生厌倦,笔墨节奏和黑白的二维空间可以诞生高山流水的回响,墨色的层次已不是焦湿渴淡浓的五色,任何一个准确的形象即此即彼。韵味是画面的成分,又非眼所指向,是师造化、法心源的大境界,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感觉。

近些年,资本市场大起大落,艺术品市场也似过山车一般,可牛恒泽作品的市场却很稳定。吉林市每次艺术品拍卖会都有他的作品,他从不请人当托抬价,作品每次都会自然成交;在网络上,北京、河北、甘肃等地都有专门经营他作品的画廊,生意都很红火;近年来,他已经有了固定的收藏群体,既有高端人士,也有普通百姓。俗话说,买画就是买未来,作为投资者肯定愿意持有具有升值潜质画家的作品,我曾多次向收藏爱好者推荐牛恒泽的作品。我告诉他们,去看看牛恒泽入选了多少大展,获得了多少国家级奖项,那必是经过了很多作品竞争和多位专家评判,对于他作品的认可是毋庸置疑的,同时也说明他的作品质量优秀,而且从现在的市场来判断,其未来潜质极大,极具收藏投资价值。恒久入古 <wbr>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四、

在中国,雄鸡一直被文人们所赞美,“一唱雄鸡天下白”等名句,流传千古。无论是大公鸡还是小鸡,鸡的“文、武、勇、仁、信”五德,代表了人们道德的追求,也是许多画家喜爱画鸡的原因。“金鸡报春”“机不可失”,这好的口彩,遭来许多人喜欢;而红的冠,黑的尾、金黄足,颜色出彩装饰性强,符合中国民俗审美。明年是鸡年,画鸡成为了牛恒泽近期创作的重点,我为永安美术馆策划的“闻鸡起舞大吉祥——名家贺新春书画展”邀请他参加,恒泽很快就拿出了参展作品。两件四尺整纸作品在微信朋友圈展示时,赢得无数点赞。

白石老人说过,不画没见过之物。其实,见惯了的景物也很难入画。牛恒泽从小生活在农村,对鸡再熟悉不过了。从鸡雏到大公鸡、母鸡,他熟悉鸡的习惯和它们觅食捕虫、争斗振翅、登高打鸣等动作姿态。他的老师薛贵良先生更是闻名全国的画鸡名家,出版过被誉为“大红袍”的《中国当代名家画集薛贵良卷》。有深入的生活、有名家指教,恒泽画鸡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古往今来画鸡名作,或删繁就简或夸张变形,牛恒泽画鸡则注重“势”的营造。他试图把简约化的写实造型融入笔墨语言,在保持水墨画基本特点的同时,强化作品形象的真实性。繁与简、浓与淡、显与隐、工与写,层次分明,错落有致。他总结出一套画鸡诀窍:造型很重要,要有动态感。昂扬挺立的鸡,嘴不能长,头颈不能缩;高声长鸣的鸡,双足要收敛着地,显得有力。笔墨情趣在鸡尾,尾巴的“走势”,确定鸡是否“平衡”。这些经验,无不体现出画家独特的艺术观察力和表现力。

恒泽画鸡,文人书卷气不是他追求的主要目标,他探索的是文人与民间两种审美需要的中和与交融,选材多考虑市民所爱,笔墨精熟而潇洒,巧而鲜丽,动态如生。他笔下的鸡或高鸣,或闲聚,或迷醉,或静思;有的公鸡昂首挺立,“怒发冲冠”,像斗士和高歌的“代言人”;有的公鸡、母鸡、小鸡雏相依相偎,慈爱、温暖、柔情满满。让人百看不厌,百品不烦,越看越品,越有嚼头,越有味道。

“恒久入古,哲思出新。”这是我送给牛恒泽的一副嵌名联。入古与出新是每一个画家都面临的同一道考题,答案却有千万种。我觉得恒泽在学习专业绘画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一点哲学。纵观古今中外历史,任何时期绘画艺术和社会的转变都存在关联,当绘画艺术有大的飞跃和发展时,这个时期一定有大的哲学理念产生和出现。所以一个好的画家一定要有哲学思想高度,而这种高度非一日即可达,需要日积月累的学习和积累。

2017年,牛恒泽将跨入40岁门槛,以他的绘画天赋、他的创作实力、他的刻苦精神,这不惑之年一定会有一个新飞跃。

我相信他!

 

                                              201718日王宝林于三惜草堂


◆◆牛恒泽新作选

恒久入古 <wbr>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恒久入古 <wbr>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恒久入古 <wbr>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恒久入古 <wbr>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恒久入古 <wbr>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恒久入古 <wbr>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恒久入古 <wbr>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恒久入古 <wbr>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恒久入古 <wbr>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恒久入古 <wbr>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恒久入古 <wbr>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恒久入古 <wbr>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恒久入古 <wbr>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恒久入古 <wbr>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恒久入古 <wbr>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恒久入古 <wbr>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恒久入古 <wbr>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恒久入古 <wbr>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恒久入古 <wbr>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恒久入古 <wbr>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恒久入古 <wbr>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恒久入古 <wbr>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恒久入古 <wbr>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恒久入古 <wbr>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恒久入古 <wbr>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恒久入古 <wbr>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恒久入古 <wbr>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恒久入古 <wbr>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恒久入古 <wbr>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恒久入古 <wbr>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恒久入古 <wbr>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恒久入古 <wbr>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恒久入古 <wbr>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恒久入古 <wbr>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恒久入古 <wbr>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恒久入古 <wbr>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恒久入古 <wbr>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恒久入古 <wbr>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恒久入古 <wbr>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恒久入古 <wbr>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恒久入古 <wbr>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恒久入古 <wbr>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恒久入古 <wbr>哲思出新——牛恒泽写意花鸟画浅说(附近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