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喜得墨宝话田遨

(2017-01-05 07:15:49)
标签:

田遨

王蘧常

周退密

郑逸梅

三惜草堂

分类: 草堂新藏品

喜得墨宝话田遨    “一代才华归海右,半生踪迹滞江南”这是王西野老先生对一年前仙逝的田遨先生精当的概括,近来喜得老人家仙逝前的一件精品墨宝,遂认真拜读先生著作,对这位真正的名士有了进一步了解。名士者,有才华的文史名人之谓也。田遨是一位真正的高士、名士,足以让我们敬而仰之、歌而颂之。

喜得墨宝话田遨       (三惜草堂藏品:田遨 “诲人不倦 咏絮才高” 尺寸:60cm×68cm)

田遨先生的经历异常丰富。1918年他出生于泉城济南历城区谢家屯村的一个书香门第,原名谢庚会、谢天傲,父亲是前清进士,由于家学渊源,从小对诗词书画广泛涉猎。新中国成立前,他做过机关职员、银行雇员、报纸编辑记者,1948年参加革命工作后不久随军南下,在《解放日报》担任国际版主编。1960年调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任编剧,直至离休。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上海诗词学会顾问、中国诗词研究院副院长、台北故宫书画院名誉院长、中日俳句交流协会理事等职务。201634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7岁。

田遨先生的成就格外丰沛。出版有长篇小说《杨度外传》、中篇小说《宝船与神灯》《鹊华秋色》《丹青恨》《吴门四家》、电影剧本《海山恋》、诗画作品有《红雨轩吟稿》《红雨》《论书论画》、《诗之梦》、古典文艺研究论著《清词精选评注》及童话、剧本、杂著等作品20余种。他一生与书为伍,以笔为业。晚年腿脚不便,于是干脆足不出户,在他的“红雨轩”中笔耕不辍。2010年,家乡历城区政协对田遨先生近20年来的文稿和重要史料进行了收集、整理,195万字的《田遨丛稿》出版发行。《田遨丛稿》包括文艺探讨、诗词、中短篇小说、长篇小说、电影剧本、杂著等8卷,皇皇巨著,让人陡感先生思想之厚重与才华之横溢。

田遨先生写小说,新意迭出。无论短篇、中篇或长篇,他善于将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加上自己的考证,用新的视角观察历史风云,透视人生浮沉。如长篇小说《杨度外传》曾在报上连载,引起广泛注意。中篇《宝船与神灯》写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功绩,也颇受读者欢迎。写诗更是田遨强项。他自己说:“我爱诗。诗凝聚着美,洋溢着情,大可以拥抱宇宙,小可以宣泄内心积愫……”田遨的诗,情真意切,联想丰富,用典也恰到好处。田遨诗文评析中对诗词的解读不乏真知灼见。如:“诗品可见人品,知音贵在知心。多少应制应景,与诗总隔一尘。”“有情不能自已,才有真诗。”“有法又无定法,有如孙吴用兵。横插倒挽直叙,备见列阵纵横。”“任何艺术都有章法,又贵文成法立。”“诗要暗示象征,直是字字通灵。道理毋须说破,有如匣剑帏灯。”

田遨先生的影响十分巨大。特别是在海上的影响非常明显,诸多名士都给予他很高的评论。他与上海诸多名家王西野、苏渊雷、王蘧常等尤其交谊深厚,仅与周退密先生唱和的诗作就有近百首。退老曾写到:“丁戊之际,仆先后获交两诗人,曰王西野,曰田遨。王诗凄婉浏亮,田诗恣肆高骞。求之当世,不数数觏。两君不独能诗,抑且善作清谈,世或以乌衣子弟(因田遨本姓谢)目之,实为定评。忆童年读《老残游记》,记有‘历下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一联,田遨正济南产,读其所撰《杨度外传》,洵属大手笔,非名士不办。” 王蘧常先生读其《蒲家庄访聊斋》《题钟馗新传》后有评曰:“……其间有醒世语,有调侃语,有妙语双关处,有迷离惝恍处,要在读者自得之。余喜其博洽……”因题一联:“非鬼非神,留威名可驱邪.;亦奇亦正,读稗史如接平生。”上海文史馆原馆长吴孟庆则认为,田遨是上海诗词学会的创始人,他的诗词代表了当代上海古典诗词的最高水平。著名“补白大王”郑逸梅先生曾这样说田遨:“田遨先生情性洒然,颇有载酒江湖之趣。可谓名副其实。且游踪所至,辄赋一诗,诵之觉模山范水,神为之往。爰集放翁句以博一粲。曰:‘堪叹江湖白发生,水邮山驿不论程。出游始觉此身健,一首清诗取次成。’”

喜得墨宝话田遨    田遨先生是一位著名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书法家,在全国各地名胜景区特别是上海、苏杭园林景点题刻甚广。先生之于书画,本为馀事,然幼承庭训,临池为日课,书道功深,挥毫不辍,老而弥坚,以故翰墨飘香,传诸海内外。先生早岁习《焦山瘗鹤铭》《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对颜体用功极深。读其论颜真卿书法二首,可知先生对颜书之神往:“鲁公变法迈群伦,天骨开张力万钧。记得徘徊碑下久,更从整幅见精神。”“书家情意笔能传,怫郁瑰奇各有天。雅爱颜家争座位,淋漓元气满云笺。”先生晚年之书,不主一格,以抒情达意为旨归,质朴自然,伟岸雄强,时或流露草情篆意,或显何道州之意趣,各具天机,凤致自远。

 田遨先生还是书画鉴赏家和书画评论家。他的《论书读画》集,以诗的形式评论书画。中国传统书法和绘画,要真正读懂并不容易,古体诗本身要读懂也不容易。而作者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在诗后又加点评和补注。每首诗及评注都三言两语,简洁明了,但含义隽永,见解精辟。不仅格律严整,而且议论风生,涉笔成趣。不过,阳春之曲,和者盖寡,阅读它需要一定阅历和知识。好比京剧观众可能一时比不上“超女”一类流行节目的观众火爆,但作为国粹的京剧是有恒久生命力的。

田遨先生生于1918年,属马。他晚年自嘲不是千里马,而是一匹尚能跑和拉套的老马。又在诗集自序中,将自己以及不同时期写的诗,比喻为“低飞”的小鸟,“解飞”的雏莺,“孤飞”的冥鸿,“梦飞”的病雁。但作者并不消极,而是心追红霞,不断寻求自身的飞跃和超越。他的一首《自嘲》诗写得幽默有趣,同时也表现了他那一贯的书生性格:“狎我呼老谢,尊我呼谢老。狎尊无不可,细事随缘好。独与是非间,不肯逐妍巧。咄咄讶狂澜,行行寻芳草。自笑亦大痴,触眼空烦恼。无力却忧天,榛芜苦难扫。旁人皆大笑:果是一呆鸟。”这种勤奋不止的精神风貌、豪放大度的性格,凸显着老一辈知识分子历经坎坷而又生命不息、勤奋不止的精神风貌。书生本色,道德文章。这些无不给后人以良好的启迪。

 新春前喜得田遨先生墨宝,腊八晨起漫笔恭写先生。行文至此,谨抄先生《一剪梅·贺年词》,斗胆改“亥”为“酉”权作结尾,怀念先生,祝福朋友,激励自己:

 一纸往来春信传。承贺新年,我贺农年。仅凭吉语问平安。相见无缘,且续诗缘。酉年怎样写新篇?上马宏观,伏案微观。吾曹好梦总能圆。美在心间,春在人间。

 

                                                  201715日凌晨王宝林于三惜草堂

喜得墨宝话田遨
喜得墨宝话田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