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广元法师的一笔草书“佛”

标签:
广元法师张大千赵朴初启功三惜草堂 |
分类: 翰墨因缘 |


释广元法师,俗名宋元如,别署竹云斋,1928年出生于河南沈邱(原属安徽界首)。父瑞宇公,为名书法家,法师幼承庭讯,弱冠即以能书名乡里。1949年去台,初闻佛法即悟诸行无常之理,1948年冬礼律航上人披剃为僧,常住汐止弥陀內院,修学佛法。1954年其师公慈航菩萨圆寂,即废心庐塔五年,经禅之余,习染书画。师事赵恒惕、宗孝忱、马寿华诸大师。1962年秋,于右任、王云五等诸老发起在台北市中山堂为35岁的释广元举行首次书法个展,于右老提耑“广元法师书法展览”,云老撰书推介,一时轰动艺坛,好评如潮。后应邀于日本、美国、香港等地举行个展。1991年秋,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先生邀请65岁的广元法师在北京中国工艺美术馆举行个人书画展,藉以纪念其先父母百龄诞辰。启功先生亲临为展览剪彩,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抱病参观了展览,广元法师成为大陆正式邀请举办展览的台湾第一人。

台湾中国书法学会会长马寿华先生撰文云:“佛门僧人善书法者代有其人,智永、怀素为佼佼者,皆以行草名世,法师则能各体书法,且皆有相当之功力,不谨光大佛门,对中国书法艺术,定能继往开来,有大成就,可为预卜。”王壮为教授书云:“沙门于书,厥功已伟,永果仁素,后先继美,墨华法雨,瀰沦缣纸,山佳净律,异时同轨。”另赞“书笔参禅,尘世所难”句。呂佛庭教授评云:“观其所书,小篆圆劲,八分遒古,楷书雄混,行书清逸,草书狂纵。师古而不泥古,遗貌而能取神,苟非质美气充,才高功深,何克臻此?”赵朴初先生拈偈赞曰:“景云画松师画竹,善以幻笔乱红绿,看朱成碧理可会,佛性本来无南北。观画知观摩诘师,水流花开人不知,师之书法亦通禅,不枯不狂静而安。”

广元法师现任世界华僧会副会长、世界宗教徒协会常务理、世界佛教僧伽会教制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学会常务监事召集人、中华民国社区书法推动委员会顾问教授、画学会常务监事等职。位于台北县树林市中山路三段180号浄律寺设有文物馆、珍藏有宋元明清书画精品暨当代于右任、张大千、溥儒、黄君璧等名家作品近五百幅。近年,耄耋之年的广元法师感到“颜体字”逐渐在书法主流中消失,认为大家应效法“颜体”的刚正气质,倡导创立了“颜真卿书法学会”,希望“颜体”的雄浑骨风重振书坛,德高望重的老法师被推举为理事长。法师为人慈悲为怀,广结善緣,书法家皆以释大师尊称,深受大家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