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泽学子 心韵芳华——怀念著名女画家刘福芳教授

标签:
刘福芳吴光宇启功刘廼中三惜草堂 |
分类: 翰墨因缘 |
刘福芳,1930年生于山东招远,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在黑龙江省从事美术创作两年后,1956年调至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从事美术教育。学校先是对其重点培养,聘请著名画家吴镜汀、徐燕荪、王雪涛分别传授山水、人物和花卉技法,随后又派她到北京画院随著名画家吴光宇先生学习。1960年,她被调到北京艺术学院附中任国画教研组组长。1964年北京艺术学院与首都师范大学合并,成立美术系,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研究生导师、系副主任等,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民盟中央妇女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2016年8月23日,刘福芳教授在北京病逝,享年87岁。
1993年,由刘廼中先生敦请王静芝先生斡旋,台湾华冈文教基金会邀请十名大陆画家赴台交流,刘福芳教授任团长,交流活动获得很大影响。2002年,我陪刘老夫妇赴京参加辅仁大学百年校庆及启功先生书画展,有幸拜谒了刘福芳教授,她再一次应邀为我作人物画“招福图”,可惜后来被朋友借去遗失。记得她客厅门梁上的一块木匾,是启功先生所题“海印堂”,“海印”取自佛语“海印三味”——“言海印者,真如本觉也……若风止息,海水澄清,无象无现。”刘福芳教授说自己毕生追求的,就是像风平浪静时的大海一样,那种澄净安宁的状态。看来,到了一定的境界,作画与做人殊途同归。
刘福芳教授是著名的工笔画家,作品《汉代女外史——冯缭》、《昭君出塞》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凉山女》获中国当代工笔画展佳作奖;《翠薇峨眉》获全国首届工笔山水画展一等奖;1972年为北京新侨饭店创作了巨幅国画《迎客松》,1995年世妇会期间为天安门城楼画了巨幅国画《大地飘香》,均获得广泛赞誉;1998年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个人画展。王志纯在《拓展与超越——新中国工笔画60年》一文中指出:“1990年代,艺术创作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在躁动一时的新潮美术沉寂之后,画家们开始从不同角度和层面精研传统,或提取传统艺术中的某些表现因素,或远接沉雄博大的汉唐雄风,或进行“气韵”、“意象”、“意境”方面的开拓。艺术家所面临的问题已不是对限制的突围,而是如何汲取传统艺术和西方艺术的精华,在多元互补的艺术格局中,不断向纵深切入,以各自的方式完善自己的风格创造。这个时期,刘福芳等对工笔画人物画的写意性探索,……在工笔画坛均有一定的影响。”
刘福芳教授是建国初期国家培养的为数不多的优秀女画家,其在创作的同时,终身从事艺术教育,无私奉献,桃李天下,深受爱重。其生前嘱咐,身后不搞任何形式的追悼。但整理出版、展示刘福芳教授一生的创作与艺术教育成果,则是相关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而我等受过她老人家恩泽的后辈,唯有以几行文字,一瓣心香,寄托对她老人家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