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韩戾军跋刘廼中《平安钟赋》行书卷(附隶书八条屏)

(2016-08-31 07:15:28)
标签:

刘廼中

韩戾军

平安钟赋

散如

三惜草堂

分类: 草堂新藏品

韩戾军跋刘廼中《平安钟赋》行书卷(附隶书八条屏)韩戾军跋刘廼中《平安钟赋》行书卷(附隶书八条屏)韩戾军跋刘廼中《平安钟赋》行书卷(附隶书八条屏)韩戾军跋刘廼中《平安钟赋》行书卷(附隶书八条屏)    《平安钟赋》是2009年刘廼中先生应吉林市政府邀请所作,先生出生于新旧文化交接时代,国学根基雄厚,诗情才学秉承启功先生的风格,诗词文赋深入浅出、字句平和、一韵到底、气势磅礴。《平安钟赋》内涵丰富、文辞优美、气韵流畅、寓意深远,展现了吉林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该作也成为刘廼中先生文学才华典型的体现。先生以擅长的隶书书之,铸在平安钟上。

《平安钟赋》是刘廼中先生晚年代表作,我见过的有篆书、隶书多件,我的藏品中就有一件隶书八条屏(全图附后),那是先生应某博物馆之邀精心创作的精品,后来博物馆变卦,有幸入藏三惜草堂名家书画馆。而这件行书残卷则是我偶然间得于市肆。说它是残卷,因为他没有属款。但就全卷看,气息连贯,一气呵成,是刘老晚年的行书精品。为什么先生没有属款,我的猜测是:先生计划写的是一个八尺手卷,而全文写完后尚不足五平尺,如果在前些年,先生会信笔挥洒,拈毫作跋,书满余纸。但是,晚年的刘老,眼疾加重,去北京协和医院手术后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看书写字都受到影响,从此很少再写小字跋语。所以只好放弃斯卷。

我处理这类藏品的办法就是请人题跋,根据该卷特点,我想到了韩戾军先生。韩戾军先生题跋如下:

此汉宽先生书《平安钟赋》,未竟以不称意作罢。三惜草堂主人王宝林君,向重先生法书,极意挽留,什袭珍藏,乃使先生零缣剩墨永存人间,诚难能可贵也。展读此卷,先生挥运之状犹在目前,而先生之音容笑貌亦历历在目耳。

丙申酷热中,后学戾军拜观。

     因个人爱好,近年我偏爱题跋书法。关于题跋,我也在多篇文章中有所论及,也与朋友经常讨论。题跋不仅需要书法精妙,还需要有古文基础、古人情怀,既要画龙点睛,还要避免喧宾夺主。四年前,吾友赵胥社兄曾开列当代能题跋者名单,大都高龄,60岁以下者只寥寥数人。戾军社兄,当代吉林书坛中青年之翘楚,其清简、高迈、通脱、俊逸的小行书,结构婀娜多姿,充满活泼生气,在当代书坛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戾军社兄爱读书,富收藏,在依恋独对古人领悟旧年书迹的时光里感受时间和审美的力量,锻造属于自己的心灵轨迹。几天前,赴连滨参加赵胥社兄大婚时有幸与戾军社兄同居一室,他也对这件题跋非常满意。看到的朋友也称这是戾军社兄近年来最精彩的题跋之一。文辞精辟,书艺精湛,信手拈来,竟成合璧,成就了一件难得的艺术精品,展卷读之,足堪浮一大白!

                 

                 2016831日晨起王宝林于三惜草堂

 
韩戾军跋刘廼中《平安钟赋》行书卷(附隶书八条屏)

附:平安钟声远 祈祷万民安——从刘廼中先生“平安钟赋”说起

每一个艺术家都有作为自己艺术符号的作品,称之为“代表作”。就拿吉林的书法家来说,金意庵先生的代表作是“松花江放船歌”,而刘廼中先生的代表作则当属“平安钟赋”。

    据史料记载,民国十三年(1924年),当时政府“畀公币三万金”修路建桥建北山公园。历时三年,北山公园于1926年修成竣工。北山有东西两峰,东峰海拔255.8,建有揽月亭,高28;西峰海拔269.8,是北山最高峰,建有旷观亭,高14,两个亭子的顶端高度是一样的。

旷观亭建于北山西峰上,一层六角亭,木质结构。很多老照片中都可以看到其当时的样子。亭上横匾出自著名书法家、天津“书法八大家”之首华世奎之手,“天津劝业场”巨幅匾额就是他题写的。亭子尚有楹联一副:“登高望远四面云山千家烟树,听啸临风一川星月万里江山。”北山八景之一“旷亭日出”便是指清晨在旷观亭上,观赏红日东升晨曦万道。1964年,旷观亭在原址重修扩建为二层建筑。记得当年节假日去逛北山和揽月亭是必到的景点。那时,亭上有望远镜,可以登高望远,一览吉林城美景。有人描写凭栏远眺的场景:“小白山虎卧西南;朱雀山隔山隐现;龙潭山逶迤江东;玄天岭绵亘于北面;大江东流北折,澄净如练。俯瞰全城,高楼幢幢,鳞次栉比,林荫道路,蛛丝有序。山光水色,江城美景,尽收眼底,不愧旷观之称。”

    2007年旷观亭被拆毁,2009年,在原址上建起一座三层新亭子,高和直径均21。一层由大厅和文化长廊构成,二层仍为观光台,三层为钟亭,钟亭内悬挂着铜铸的“平安钟”。平安钟为裙边形圆钟,重36.5吨。其口径为3.488,通高5.03,由蒲牢、钟顶、钟身、钟群等部分组成。平安钟共有4个面8个方,象征四面八方。钟上24朵莲花象征24节气,9条筋带为刚健、稳固、通达之意。这座平安钟规模位居东北第一、全国第八,这座昔日的旷观亭被新命名为“吉林平安钟楼”。每年除夕,这里还会有撞钟祈福的活动。冬风凛冽,一声声的钟声告诉大家新年到来,听在耳中也是一种温暖吧。

铸钟之初,市政府恭请德高望重的刘廼中先生为之作赋,铸于平安钟楼之上,先生欣然应允。刘廼中先生出生于新旧文化交接时代,国学根基雄厚,诗情才学秉承启功先生的风格,诗词文赋深入浅出、字句平和、一韵到底、气势磅礴。《平安钟赋》内涵丰富、文辞优美、气韵流畅、寓意深远,展现了吉林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该作也成为刘廼中先生文学才华典型的体现。先生以擅长的隶书书之,铸在平安钟上。

  吉林北山,西峰之巅,耸然而高者,鐘楼在焉。承长白之馀脉 ,延松江之巨川。傲踞中轴,扼城关之枢纽;仰戴北辰,得政德之勤宣。鐘体之重,三六又五,鐘文饰卉,廿四嘉莲。九肋绕身,稳守员之屡易;四龙生水,抑船厂之烽烟。铸平安于其上,附簴栒而高悬。其为楼也,环方以圆。近取诸地,远象於天。纳辉煌於堂宇,覆袤土於无边。亦寓意於学养,喻行方而智圆。既登崇阶,视界顿宽;春水涨绿,夏柳萦牵,秋枫浴赤,冬雪盘旋。夜则素娥朗照,昼则气象万千。已而巨鐘在顶,鐘杵及肩。奋双臂以击响,声喤喤而绵延。被吉祥於斯土,兆万民之平安。佑江城以长祜,终今古而无端!

    刘廼中先生作《平安钟赋》时已是耄耋之年,后来又受眼疾困扰,很少写如此长的内容,所以传世的该作不过数幅,三惜草堂珍藏的八条屏(尺寸:34cm*125cm*8)即其一也。先生在该作上跋曰:“吉林平安楼之建也,殆历史之必然,抑亦众望所归乎。其始也,由相度地形以至,鸠工庀材,量不般般有据,应天顺人。故楼成征赋,亦能略如宿构非偶然也。阅五年后,癸巳冬,刘廼中年周九十二书。”

这座钟楼是由吉林市三位当红的民营企业家捐建的。据传,该楼的建设还有一个民间说法:前些年,吉林市每年都有一场大的火灾,如“钟百商厦大火”“吉化爆炸”等,一位市长调离,一位副市长自杀。有人说北山原有祈福的建筑,后来被毁,于是建议拆毁“旷观亭”,建“平安钟楼”,铸“平安钟”,以祈祷平安。领导有想法,就有人掏钱。可这平安钟并没镇住火灾,就在撰写此文时,吉林市江北一农药厂发生爆炸起火,还在扑救中……

 

                                  201512923时王宝林于三惜草堂

韩戾军跋刘廼中《平安钟赋》行书卷(附隶书八条屏)
韩戾军跋刘廼中《平安钟赋》行书卷(附隶书八条屏)
韩戾军跋刘廼中《平安钟赋》行书卷(附隶书八条屏)
韩戾军跋刘廼中《平安钟赋》行书卷(附隶书八条屏)
韩戾军跋刘廼中《平安钟赋》行书卷(附隶书八条屏)
韩戾军跋刘廼中《平安钟赋》行书卷(附隶书八条屏)
韩戾军跋刘廼中《平安钟赋》行书卷(附隶书八条屏)
韩戾军跋刘廼中《平安钟赋》行书卷(附隶书八条屏)
韩戾军跋刘廼中《平安钟赋》行书卷(附隶书八条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