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得之乃父 律之于己——丰子恺之女丰一吟书画收藏后记

(2016-06-12 06:08:38)
标签:

丰子恺

丰一吟

衍园课子图

弘一法师

三惜草堂

分类: 草堂新藏品

得之乃父 <wbr>律之于己——丰子恺之女丰一吟书画收藏后记    在月前结束的嘉德春拍“晚华堂藏珍”专场上,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美术家丰子恺先生为香港马国权所作1.8平尺漫画《衍园课子图》以远远高于估价的402.5万元成交,创丰子恺作品单平尺纪录。得之乃父 <wbr>律之于己——丰子恺之女丰一吟书画收藏后记

                  (马国权藏《衍园课子图》)

艺术作品中表现母爱的作品甚多,但表现父爱的就寥寥无几了。丰子恺先生是位情商很高的画家,他有情且又擅画,他的父爱之情更便于从他的笔尖上流向画纸,成为一幅幅动人的画作。有的画中虽没有出现父亲的形象,却包含着父爱的温情,散发着父爱的暖流。如《爸爸不在的时候》,孩子在爸爸的书桌上“舞文弄墨”,这位爱子的爸爸非但没去训斥还加以描绘,透出了赞赏的心态。再如《“爸爸回来了”》一画,画上未见爸爸,却见到爸爸的身影,孩子的模仿更令爸爸疼爱。《兼母之父》一画从另一侧面画出父亲的担当。在旧社会,生活的重担往往更多地压在父亲的肩上,而此画上的父亲则肩负两个重担,一要艰辛谋生,二要照顾孩子(可以想象孩子的妈妈正躺在病床上),看到此处,不能没有压抑感!得之乃父 <wbr>律之于己——丰子恺之女丰一吟书画收藏后记

                 (丰子恺代表作《兼母的父》)

丰子恺爱子女是众所周知的,他的许多漫画作品直接就以他的子女作描绘的对象。作为丰子恺的爱女“老六”,丰一吟自小便是父亲希望的接班人。19457月,丰子恺在成都写过一首题为《寄一吟》的诗。诗曰:“最小偏怜胜谢娘,丹青歌舞学成双。手描金碧和渲淡,心在西皮合二黄。刻意学成梅博士,投胎愿作马连良。藤床笑倚初开口,不是苏三即四郎。”诗中所提“谢娘”是东晋谢安之侄女,谢安极怜其才。丰子恺此诗中不仅对女儿丰一吟擅画能戏的才能感到欣慰,同时表达了他对幼女偏爱的情感。得之乃父 <wbr>律之于己——丰子恺之女丰一吟书画收藏后记                         (丰子恺、丰一吟父女)

丰一吟爱艺术,丰子恺亦有意培养。1947年和1948年,他两次带着一吟访梅兰芳,此后又带她赴台湾举办画展,意在增加见识,扩大眼界。20世纪50年代中期,这一对艺术的父女又开始合作翻译外国文学和艺术教育书籍,丰子恺画过一幅《日月楼中日月长》的画送给新加坡的广洽法师。画面上除了丰一吟外还有幼子丰新枚,题词曰:“余闲居沪上日月楼,常与女一吟、子新枚共事读书译作。写其景遥寄星岛广洽上人,用代鱼雁云尔。”得之乃父 <wbr>律之于己——丰子恺之女丰一吟书画收藏后记                 (三惜草堂藏品:丰一吟 “几处 谁家联” 尺寸:17cm×68cm×2)

1975年丰子恺去世后,原本从事俄语翻译工作的丰一吟在各种原因的逼迫下,开始丰子恺的研究、整理工作,并重执画笔,临摹父亲的绘画。在她的几个兄弟姐妹们中,原先还有大姐丰陈宝和她一起研究父亲的作品,现在大姐已经90多岁了,身体吃不消,几年前就退出了,为此还专门给她写了一封信,说很遗憾不能和她一起战斗了。目前83岁的丰一吟是丰家唯一一位研究父亲的子女。
      由于丰子恺与弘一大师的特殊因缘,也由于丰子恺本人就是一位佛教徒,丰一吟从小受到的佛教熏染自然非常之深。有意味的是,丰子恺当年是拜弘一大师为师皈依佛教,而丰一吟后来是拜弘一大师弟子广洽法师为师皈依了佛教。她常说佛心在内不在外,于是乎,常养仁爱之心便成了她时刻记取的要义。

得之乃父 <wbr>律之于己——丰子恺之女丰一吟书画收藏后记               (三惜草堂藏品:丰一吟 “阿宝赤膊” 尺寸:23cm×30cm)
    慕名求画者太多也给菩萨心肠的丰一吟带来了无尽的苦恼,她不停地忙于还债。就她的本意来讲,她乐意满足求画者的要求,或许是她太讲包容了,以至于应接不暇。为了生活所需,她也卖画,但她从来不卖高价。这一个原则也是从她父亲丰子恺那里学来的。丰子恺于1936年写给朋友的一封信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以此鞭策自己。丰子恺在信中指出:“盖艺术品犹米麦医药,米麦贱卖可使大众皆得疗饥,医药贱卖可使大众皆得疗疾,艺术品贱卖可使大众皆得欣赏。米麦与医药绝不因贱卖而失却其营养与治疗之效能,艺术品亦绝不因贱卖而降低其艺术的价值。盖‘艺术的价值’与‘艺术品价值’原是两件事也。”基于这样的观念,丰一吟有时还压低价格甚至义卖以支持公益事业。此可谓得之乃父,律之于己。
得之乃父 <wbr>律之于己——丰子恺之女丰一吟书画收藏后记                    (三惜草堂藏品:丰一吟 题“三惜草堂”)
    目前真正长期研究丰子恺的人还没有,海内外来找她了解资料的,大多是写毕业论文的学生。“现在只有我二姐的一个孩子业余跟我学画。”丰一吟很耽心父亲的艺术后继无人。她曾在资料中发现弘一法师小时候家里有一副对联:“惜衣惜食非为惜财缘惜福,求名求利须知求己胜求人。”她觉得,这副对联正是对父亲丰子恺一生最好的写照。她将这副对联挂在自己的厅堂中,每天都要抬头看看,已经成了她的座右铭。

藏品中增加了两件丰一吟作品,翻检旧文,品读新作,不知不觉中迎来了端午小长假后第一个工作日。

                                          2016612日凌晨王宝林三稿于三惜草堂

得之乃父 <wbr>律之于己——丰子恺之女丰一吟书画收藏后记

得之乃父 <wbr>律之于己——丰子恺之女丰一吟书画收藏后记

得之乃父 <wbr>律之于己——丰子恺之女丰一吟书画收藏后记
得之乃父 <wbr>律之于己——丰子恺之女丰一吟书画收藏后记

得之乃父 <wbr>律之于己——丰子恺之女丰一吟书画收藏后记

得之乃父 <wbr>律之于己——丰子恺之女丰一吟书画收藏后记

得之乃父 <wbr>律之于己——丰子恺之女丰一吟书画收藏后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