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生:大风堂下生花笔 尽得大千荷花魂

标签:
孙云生张大千大风堂八德园三惜草堂 |
分类: 翰墨因缘 |
现代画家中,我最钦佩张大千,多才多艺,出世入世,敢爱敢恨,特立独行,活脱脱一个有血有肉的艺术家;张大千笔下的世界,我最喜欢其风姿独具的荷花,高华富丽,动感十足,落落大方,雅俗共赏,娇艳而不俗,沉着而不浮,生动而不匠,一如大千先生本人。我乃工薪一族,对于喜欢的“大千荷”只能停留在纸面上,最多在大拍的预展上瞥一眼一饱眼福。节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台湾购得了一件张大千最亲密的弟子、台湾已故画家孙云生先生的金笺泼墨荷花中堂(三惜草堂藏品:尺寸:48cm×110cm),春节期间挂起来仔细欣赏,真真的尽得大风堂真传也。
在大风堂众多弟子中,1918年出生的孙云生不是入门最早、影响最大、成就最高者,但却是追随最久、最为亲密者。1936年,孙云生以三跪九叩之礼拜入张大千大风堂,其后追随张大千长达47年。1954年,张大千在巴西圣保罗市附近营造“八德园”,孙云生应老师召唤,辞去台湾水泥公司的工作,全家驰赴巴西,照料大千先生的起居并深造画艺,帮助大千先生整理旧稿。大千先生视孙云生为衣钵传人,地位不低于家人。为使孙云生艺术更臻至境,张大千还将一生积聚全部粉本逾千件悉数留赠,以纪念半生的师徒情缘。在给孙云生的信中,张大千说道:“这些粉本和勾本,对一般的人来说,可能一点用处没有,有些人还嫌它太浪费空间,一股脑儿地想将它丢弃呢。其实要真正研究我的学画进程,真正透彻大风堂的美术领域,只有从粉本中去了解最为完整。我一直视你为大风堂惟一完整传承的弟子,对于一些画作的价值,并不在画本身,而在创作本身,我所教给你的绘画观念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如果要说有形的对象的话,那些古字画、我本身的画作只能说是有价的,而这些我从开始学画至今的粉本,才是无价的。我把这些留给你,定能体会到它的意义。”
到了晚年,张大千在遗嘱中再次对孙云生说道:“我所留给你最重要的东西,要你能好好的作画,将来继承大风堂绘画基业,平日给你保管的那许多粉本、勾本,是我最重要的绘画资产,也只有你才有资格得到这些东西。这次从美国搬回来,我又整理了一些粉本起来,我会一一地整理出来交给你保管,我相信这一批粉本是送给你最好的遗产了。”1983年张大千去世后,大家都知道他留有粉本,但粉本在哪里却无人知晓。1999年,孙云生发现自己患有肺癌,已是晚期,才告诉爱子孙凯,并再三叮嘱他要将张大千的粉本公之于世,使大风堂的薪火有所传承。
孙云生先生是大风堂门人当中从拜师学艺一直到大千先生安寝入殓均随侍在侧唯一的一位,亲身参与了大千先生数个时期画风转变的过程,因此对大风堂风格的演变细节知之甚详,在墨荷以及泼墨泼彩大青绿荷花的创作上,更能心领神会。在八德园的三年中,孙云生最重要的功课便是与大千先生进行泼墨泼彩的各种实验,从选纸选墨,到用胶、用矾、用色、用笔,到最后的勾勒收拾,可以说这是张大千荷花创作就是从这个时候走向成熟期的。1963年他为在美国的画展常作了六屏巨幅荷花,高12尺,宽24尺,作画当时不得不打通大画室才能完全摆平。送日本裱衬时,裱画店也打通工作房才完成装裱。六幅荷花屏风在美国展出后,引起轰动,被《读者文摘》以14万美元的高价购藏,创当时在世画家中国画售价的最高纪录。
孙云生的荷花作品与张大千一样,分为八大、石涛风格泼墨荷花以及大青绿泼墨泼彩荷花两类。在前一种风格上,二人的布阵原则是一致的,即利用深浅不同的墨色,以蘸足墨汁的提斗按左右、环转、顿挫的方式挥洒,间杂赭石打底;上过石绿,等其干了以后勾补轮廓,以渲染方式重叠三次,以消除生硬的笔触痕迹。之后用深绿或浓墨勾勒叶背,以使荷花产生翻转的立体感。最后再绘嫩白、粉红的荷花于荷叶掩映中,如此自然的特别耀眼夺目。而第二种风格的大青绿泼墨泼彩荷花则更难分别,因为二人的渲染手法和习惯上的泼墨泼彩手段几乎完全一样。在几十年中,张大千进行大青绿泼墨泼彩实验以及晚年许多大青绿泼墨泼彩打底工作,完全是师徒二人共同进行的。大千先生的艺术追求、审美观点也深深印在孙云生脑海中,如何惜墨、如何下笔、如何收拾的手段更是烂熟于心,因此,二人的作品许多人难以分辨。
孙云生的荷花作品与张大千也有不同的地方,那就是荷花数量的安排上。张氏喜欢一大一小,一全一半的比例,间杂一株蓓蕾,画面上不超过三朵荷花;荷干的安排上一主一副一破,或一主一副一从,从不超过四株(水面上的饰株或败株不算)。显得老成、内敛、惜墨如金;孙氏则习惯绘上三朵以上的荷花,蓓蕾也会多出一两株,画面上的荷干也会多一些,显得丰富、热闹。傅申教授在《大千与石涛》一文中指出:“大千的墨荷……实际上是兼采八大的荷叶与石涛的荷花。从八大得气,自石涛取韵,因此而能自成一家的。不识此秘,对大千的画荷,终只得其皮相而已。”从这幅佳作看,孙云生先生尽得大千先生绘画精髓也。
1976年,孙云生荣获台湾美术最高奖——最优国画家金爵奖,张大千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亲函道贺,颁奖当天更是亲自从美国赴台陪同他领奖,当晚,特别广邀好友设宴祝贺,足见师徒情深。1974年8月,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曾巨资邀请孙云生创作巨幅泼墨荷花,挂于新加坡总理府。而从落款可知,此件金笺荷花创作于癸巳(1993年)四月,这一年孙云生76岁。这一年4月1日,大千先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庐山图》捐赠给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一年6月,孙云生携继室薛玲、二女儿孙澄第三次回大陆会晤家人……
2000年1月22日1时30分,孙云生在台北新店镇万芳医院病逝,时年83岁。
作者简介:孙云生(1918.6.12—2000.122),又名家瑞,河北宁河人,生于北京东城羊尾巴胡同一座旧王府。九岁从叔父启蒙习画,修临王羲之,欧阳修,苏轼,欧阳讯洵等名家书法,并从其母习诵近体诗。后师从王雪涛、秦仲文及胡佩衡等人,着手勾勒古人名迹,并遍临宋、元、明、清各大家。1936年,孙云生拜张大千之大风堂门下,其后追随大千先生长达四十七年,并跟随大千先生旅居巴西。孙云生在绘画方面,兼有古画与今画的趣致,更散发出新生的气息,自然融合中西绘画理念,又同时保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风情,对于水墨绘画之创新及思考方法的探索,着力于中国精神持续追求及现代风貌之建立,对于传统与近代美术,能融会贯通,师古而不泥古。孙云生的作品工整秀雅,山水、人物、花鸟、虫草,均无所不擅。其人物有唐、宋用笔的简逸,设色瑰丽,其工笔、写意、泼墨、泼彩均运用自如,书法更得大千之笔意。
◆◆孙云生作品选(图片来自网络,真伪自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