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公款报刊三公经费八项规定三中全会三惜草堂 |
分类: 时事胡说 |
我们是一个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编制43人,除了从财政直接划款的《人民日报》(1份、288元)、《吉林日报》(4份、1032)、《江城日报》(10份、2880元)、《求是》杂志(2份、278)、《光明日报》(1份、288元)、《经济日报》(1份、297元)、《新华每日电讯》(1份、285)等5348元外,我的案头每年还会有一摞关于报刊订阅的文件。
我不妨晒晒到今天为止的单子:
这些报刊杂志,都是带着文件一级压一级下来的,不订阅,将被通报,取消年底相关评优资格,主要领导还要受到批评。都是来自上级机关,花的又是公款,领导也就睁一眼闭一眼签字划款。
无需质疑,党报党刊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媒介,多年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电视、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纸质媒体已经不是人们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它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弱,有的已经到了可有可无的境地。如今,围着阅报栏的画面只能在老照片中见到,越来越多的是边走边从智能手机上获得最新的信息。我曾在单位搞了一项调查,每天能翻看一眼报刊的微乎其微。即使是为了查找资料,各报刊也有电子版,比翻阅报纸快捷多了。如今,批阅文件都已经实现了无纸化,为啥还要死守着纸质的报刊呢?为啥要公款订阅那么多份呢?
我们不妨打开一些报刊,首先是行业的领导讲话,其次是相互转载。而这些行业死守着不放,无非是要说明我们在工作、我们有成绩。而这些报社、杂志社,由于有行业保护着,不思进取,不研究受众,编印出来的一堆烂纸,一级压一级用行政命令摊派,用公款买单,最后,当天进了废纸篓,次日到了收购站,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地方也相继出台了许多相关规定,奢靡之风、浪费行为大有改观,但我要说,公款订阅报刊也是一笔巨大的浪费,此风也该狠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