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漫说郑孝胥(附:我收藏的郑孝胥精品书法)

(2013-10-29 14:27:04)
标签:

郑孝胥

海藏楼

满洲国

沙孟海

三惜草堂

文化

分类: 陋室藏珍录

漫说郑孝胥(附:我收藏的郑孝胥精品书法)

 去年起,开始涉猎近现代书画,关注最多的就是郑孝胥,近日又有几件精品入藏。(题图为三惜草堂藏品:郑孝胥“自作诗五尺对屏” 尺寸:47cm×146cm×2)

漫说郑孝胥(附:我收藏的郑孝胥精品书法)

   (三惜草堂藏品:郑孝胥“文心雕龙 时序” 尺寸:47cm×103cm)

晚清开始,从对法帖的追学改至碑学的研究,从邓石如开创碑学的新境界后,又有包世臣和康有为的摇旗呐喊,晚清的士大夫和文人多崇碑学郑孝胥字,初以帖学入手,三十岁左右开始钟情于前辈书家钱南园、何绍基的颜体字,之后数年又上追唐宋诸家,但几无太大变化。中年以后遂转向周秦两汉诸碑,深得《始平公》、《杨大眼》、《石门铭》、《痤鹤铭》等北碑雄风,又饱受张裕釗笔意的影响,书风开始大变。郑孝胥的书法,以行、楷为优,根基是顏鲁公、苏东坡、黄山谷诸家,中年后又加入秦汉及六朝碑体的雄强,其笔力坚挺清刚,精悍而不失松秀之气。就其字形与用笔具体说来,其横画往往尖下笔,肩转折返处又常常夸张重顿,且另起笔於竖弯鉤,撇捺咨意开张,字形结构则“上敛下肆”开创了潇洒俊逸、凌厉干练的郑氏体例。

漫说郑孝胥(附:我收藏的郑孝胥精品书法)

      (三惜草堂藏品:郑孝胥“知足 能闲联” 尺寸:36cm×146cm×2)

    对于郑孝胥的书法艺术,有记载的著录极为罕见。陈濑一所著 《记郑孝胥》中写到书者,神、气、骨、肉、血缺一不可,全则上品。孝胥能书,气足露骨,晚年忽变瘦体,有时率意漫涂,惯作斜行,而笔画不整。世震其名,争宝之。《郑逸梅选集》中评价其“楷书早岁习颜鲁公,后兼习唐宋诸家,沉重处雅近朱晦庵。既而偏重魏汉,独宗漆简,其气息乃益古”。 1930年沙孟海发表的《近三百年的书学》中,曾赞其作“笔力很坚挺,有一种清刚之气”。“可以矫正赵之谦的飘泛,陶濬宣的板滞和李瑞清的颤笔的弊端的,只有郑孝婿了。他的作品,既有精悍之色,又有松秀之趣,活象他的诗,於冲夷之中,带有激宕之气”。

  漫说郑孝胥(附:我收藏的郑孝胥精品书法)

郑孝胥的字风骨健朗,字形笔画瘦硬灵逸,精练洒脱曾影响了海内外的一代人。郑孝胥光绪十七年(1891)至光绪二十年(1894)在日本任中国驻日领事,许多日本人对郑孝胥的书法赞赏有加。许多名公大佬、文人墨客慕名向其求学求字以至于他回国仍有人拿着的日本友人的名刺(介绍信)来中国向求字。在书学理论方面,他明确提出“贬黜馆阁书体”、“卑视晋唐格辙”,认为“师古不可盲从”,主张自我创造。将传统美学的取向,衍化到具体的书法实践。虽然没有康有为的书法理论学说反响强烈,但对他的追随者还是起到了宣扬鼓励作用。其挚友张国威为其撰《海藏书法抉微》,保存了珍贵的书法资料,对研究郑体书法极为珍贵。其弟子中颇多中外名人,如曹聚仁、徐志摩、林语堂也都影响巨大

漫说郑孝胥(附:我收藏的郑孝胥精品书法)

  (三惜草堂藏品:郑孝胥“五尺条幅述书赋” 尺寸:40cm×144cm)

关于郑孝胥海上鬻字,民间轶闻颇多。他在辞官寓居上海的那段时间,一边任商务印书馆的董事,一边为络驿不绝前来求字者写字。其作品在当时的价格是非常高的,写一个墓志的润笔是一百金,可见其书法名气之大,价格之高。1923年后而更加节节攀升,而因其不再将其字轻易示人,因而变成有钱也不一定能求得到的奇货了。郑孝胥为交通银行题字,收润笔四千两银子1915年刊印的初版《词源》请他题字,他收润笔费五百两白银为商务印书馆题写馆名,只5个字,即索银每字两千两。尽管已经写好了,可是由于商务印书馆要求其在题款时,应注明题于“民国某某年”,这下可激怒了这位大清遗臣。他当场将墨宝付之一炬,一万两白银就这样付之东流了,可他并不在乎。

漫说郑孝胥(附:我收藏的郑孝胥精品书法)

     (三惜草堂藏品:郑孝胥“庄子 天运” 尺寸:36cm×134cm)

郑孝胥的书法在清末已经成为时人搜求的对象,价值在当时已经很高。辛亥革命后,清廷垮台,对于许多遗老来说,宛如天崩地陷,失去优厚的俸禄,顿有生计之忧。然而此时的郑孝胥,观花赏月,诗酒酬酢,活得何等潇洒,其原因就在于手中那管大号狼毫。当年他在日本时对朋友说的一段话,很能反映出他的真实心态:“我辈今所冀者惟三等耳:有权在手,上也;有饭可吃,中也;有名可传,下也。无权无饭,名又难传,不亦苦哉。”“多才多欲”的郑孝胥,却在辛亥革命后,逐渐脱离社会潮流,最终投靠日本侵略者,将自己定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郑孝胥是一个历史人物,历史总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理由安排人们去走,或者是人们自己去选择,而郑孝胥的选择无疑是一种悲剧,对其书法艺术的传扬起了很大的副作用

 

                  

                      20131029日于三惜草堂

 

漫说郑孝胥(附:我收藏的郑孝胥精品书法)    (三惜草堂藏品:郑孝胥“规模 肝胆联” 尺寸:34cm×136cm×2)
漫说郑孝胥(附:我收藏的郑孝胥精品书法) (三惜草堂藏品:郑孝胥“五尺王逸少 桓君山联” 尺寸:38cm×145cm×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