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画坛奇女子 但见边莉娟

(2013-10-19 11:24:19)
标签:

边莉娟

但见

范扬

汪铁颖

三惜草堂

文化

分类: 翰墨因缘

画坛奇女子 <wbr>但见边莉娟最早见到女画家边莉娟的作品,是几年前青年书法篆刻家汪铁颖以“聚英草堂”的网名在中国书法家超市拍卖的“闺蜜图”,活脱的女版朱新建。可几年来,边莉娟的面貌不断改变,呈现出盎然生机,引来了众藏家关注的目光,作品不断遭遇疯抢,被称为“边莉娟现象”。一个中学教师,学的油画专业,对中国画如此有感觉有见地,短短几年便初具自家面目,除了天资、勤勉和悟性,还有什么呢?

画坛奇女子 <wbr>但见边莉娟

  (三惜草堂藏品:边莉娟“三惜草堂读书图” 尺寸:70cm×30cm)

边莉娟,又名但见,1973年生于新疆喀什,祖籍陕西省兴平,听着粗犷霸悍的秦腔长大。先后就读于陕西省艺术师范学校美术系、陕西咸阳师范学院美术系,近万张速写素描的锤炼,为日后造型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1993年开始学油画,历时10年;2003年放弃绘画,开始写作;2006年,在福建闭关半年,研修佛经;2007年,忽然情之所转,习山水画一年,且转禅宗研修,并居江苏感受南北宗之别; 2008年,习写意人物,游走于金陵新文人画诸家;2011年,赴京华入范扬工作室,开始在画坛崭露头角;结业后,她又离开了北京…… 画坛奇女子 <wbr>但见边莉娟

               (听老师范扬先生讲评作品)

在她的博客里,读过她以“但见”的名字写的一些文字,有长有短,有感而发,文风隽永,不似城市小资,一如今之古人。有这样一段文字,算是她的习画自白吧。

    我以前是画西画的,后来因为进入佛教领域,又因经文中的文言文而间接喜欢上了古文的学习,忽然也就会画国画了,这大概是中国文化底蕴的复苏吧。

    对于笔墨感觉很亲切,我喜欢人物画却未从人物画写意着手,而直接切入黄宾虹先生的山水,是想先利用山水来丰富人物画的笔法墨法,便于人物画的表现。一路走来,我想这是一条不错的捷径。我的山水并未走太久,临习一年就转到人物画了,而后又偶然花鸟画做布景。前后不过3年。

    我相信一种“文化情劫”,中国北方的黄天厚土:一种缺乏色彩的绚丽的灰色效果,一种线条铿锵的中国精神元素,即使暂时沉侵在油画审美中,也仅是暂时的。感情觉察到了孤独、偏僻、感觉到一种“不合群”,自然一回眸,心落在乡土,笔意也随着水墨行走了。

画坛奇女子 <wbr>但见边莉娟

边莉娟对绘画抱着一种虔诚的心态。如她对宣纸要求极高,她在朋友陪伴下,走遍了泾县四十余家宣纸厂,最后定制了一批自己满意的宣纸;她用普通的一得阁新墨,却喜欢晒干后再用,对温度和时间都有严格的要求。周围的朋友都惊奇,一位年轻的女子,钟情水墨才56年时间,哪来的这么深厚的底蕴?有人问边莉娟,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你的画,她说,“惟情真而已”。一个人钟情所爱,痴情于此,还有什么状态可以堪比拟?

画坛奇女子 <wbr>但见边莉娟

                  (请卢禹舜先生讲评作品)

    边莉娟的根在黄宾虹,她曾一整天一整天徜徉于黄宾虹的世界中,体会黄氏水墨的根脉。“第一次接触国画我就喜欢上了黄宾虹的水墨形态,学到一两年开始不断有人批评,说我眼中没有第二人,会走到死胡同,我笑着答他:“感情岂容二意?缘尽曲终时才能告一段落。” 我心里暗想,情感真挚中正,怎可能有错误的机会?其它方面不断深入的学习带来的能力自会助我一臂之力。”(边莉娟语)

画坛奇女子 <wbr>但见边莉娟

边莉娟属于典型的北人南相,生于新疆喀什,长于陕西咸阳,可一见面,多数人会认为她是典型的江南女子,文弱而娴静,一如“神仙姐姐”。去年她在北京进修时,与朋友参加一个聚会,当时央视星光大道的毕福剑也在座,相互打招呼时,边莉娟竟一脸茫然,不知老毕是何许人也。她说自己从不看电视。语音落处,四座皆惊,接着,投来了复杂的目光……

画坛奇女子 <wbr>但见边莉娟

                      (宅女边莉娟)

边莉娟为人为艺总是很低调,不喜欢各种应酬,喜欢静静的思考,每一次的深思都会是一次菩提证道,之后我们又会见到一些大作问世,从这些作品中可以读到她的内心世界。最近,边莉娟在中国书法家超市开展画赠书斋图活动,就自己给自己出了一道难题。策划此事的青年书法篆刻家汪铁颖兄告诉我,边莉娟这些天的创作很苦,每天构思、创作,每天又会烧掉一批不满意的作品。从发到网上的作品看,飞动的灵思、深邃的画意、笔墨的情趣,充盈着画面;线条流畅,色彩艳丽,形神兼备,禅气十足,件件可堪把玩和品读。

画坛奇女子 <wbr>但见边莉娟

                  (听董浩先生等讲评作品)

边莉娟的创作以人物为主,亦作山水。或林泉高士,或庄严菩萨,亦或是美女闺蜜,或作大泽山林,大巧若拙,以神取形,于稚趣中见精微,笔墨不染世俗之气,运用简练的笔触,尽量简练的画面,勾勒出了一种深远的意境。如今的山水画家,作品多有恶气,开门便是悬崖,行走便是绝境,从传统风水学讲,这样的画作不适合室内悬挂。而禅修十余年的边莉娟,作品透着一种人文精神。她的画是山间清泉,汩汩流出,绝少污染与杂质。读她的画,心灵没有燥气,就如一块玻璃,愈擦愈是明净,读后让人生欢喜心,并悟出善的道理。

画坛奇女子 <wbr>但见边莉娟

(范扬先生为边莉娟作品题词:“莉娟弟作山水清润舒朗,可居可游,可以对之悟道也。”

边莉娟至今也没出版一本画集。几次有人出钱要帮她出书,都被她拒绝了。她总说自己的作品还没有达到她想要的境界,暂时不出书。

边莉娟涉猎国画只有短短7年时间,其取得的成就是惊人的。有人问年届不惑的边莉娟,如果当初没画油画,没去写作,没有修禅,20年前就开始画国画,如今会是怎样景象?边莉娟回答:“没有白走的冤路,所行终将会渗入到精神深处,成为养分。”

 

                      20131018凌晨于三惜草堂

 

 

◆◆边莉娟作品选(图片来自网络,并非本人藏品)

画坛奇女子 <wbr>但见边莉娟

 

画坛奇女子 <wbr>但见边莉娟
画坛奇女子 <wbr>但见边莉娟
画坛奇女子 <wbr>但见边莉娟
画坛奇女子 <wbr>但见边莉娟
画坛奇女子 <wbr>但见边莉娟
画坛奇女子 <wbr>但见边莉娟
画坛奇女子 <wbr>但见边莉娟
画坛奇女子 <wbr>但见边莉娟
画坛奇女子 <wbr>但见边莉娟
画坛奇女子 <wbr>但见边莉娟
画坛奇女子 <wbr>但见边莉娟
画坛奇女子 <wbr>但见边莉娟
画坛奇女子 <wbr>但见边莉娟
画坛奇女子 <wbr>但见边莉娟
画坛奇女子 <wbr>但见边莉娟
画坛奇女子 <wbr>但见边莉娟
画坛奇女子 <wbr>但见边莉娟
画坛奇女子 <wbr>但见边莉娟
画坛奇女子 <wbr>但见边莉娟
画坛奇女子 <wbr>但见边莉娟
画坛奇女子 <wbr>但见边莉娟
画坛奇女子 <wbr>但见边莉娟
画坛奇女子 <wbr>但见边莉娟
画坛奇女子 <wbr>但见边莉娟
画坛奇女子 <wbr>但见边莉娟
画坛奇女子 <wbr>但见边莉娟
画坛奇女子 <wbr>但见边莉娟
画坛奇女子 <wbr>但见边莉娟
画坛奇女子 <wbr>但见边莉娟
画坛奇女子 <wbr>但见边莉娟
画坛奇女子 <wbr>但见边莉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