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刘德功铁荷画派张大千吴昌硕潘天寿 |
分类: 陋室藏珍录 |
现如今,知识产权是个很时髦的词儿,也是个很敏感的词儿。可这个词在书画界出现的频率很低,因为书画界创新的东西少,属于自己独创的就更少了。那么,书画界就没有知识产权吗?当然不是。画家刘德功就把“铁荷画派”作为个人知识产权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正式注册,他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聘为“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
荷是中国文化的特殊载体,是代表中国人品格的一种文化符号。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之心、谦虚正直之心、光明磊落之心、脱俗高洁之心深入到了中国人的行为操守之中。所以历代画荷者名家辈出,纵观中国美术史,八大山人荷花的冷逸、吴昌硕荷花的浑朴、张大千荷花的妖艳、潘天寿荷花的孤傲,周思聪荷花的凄婉等,无不折射出画家人生追求的笔墨个性和崭新的审美意象。
“儿时种藕,长大画莲,与荷共舞四十载,对荷情有独钟。从爱荷、种荷、恋荷的娇嫩柔情,到迷恋、痴恋、苦恋画荷的铮铮铁骨,我的情感与荷的喜怒哀愁紧紧相连。我用生命拥抱荷的生命,荷给予我灵感,我赋予荷灵魂。”创造“铁荷画派” 的画家刘德功如是描绘自己的爱荷情怀。他笔下的工笔重彩荷花融入了中国画写意的手法,使生长在不同时期的荷花在画作中显现出虚实、浓淡、远近、大小的无穷变化和魅力,营造出荷花灵动的空间造型美,特别是色彩、光影、明暗的成功运用,使其工笔重彩荷花画面的层次更加丰富生动,彰显出一种现代人对荷花的审美追求和价值取向。
沉沉如铁,铁铸荷魂。其实不妨把刘德功的铁荷当成山水画欣赏,那些柔性的恣肆汪洋的荷叶像起伏的群山,像诡丽的波涛,像顽强的风帆,像一个个不屈而奋争的生命……满眼悲凉呼啸的秋风,硕大壮阔的荷叶,坚韧挺拔的枝干,岁月沧桑的“皱纹”。如果你把这些描述理解为作品是冷峻的、凄苦的那就大错特错了。擎之若盖的荷叶中,除亭亭玉立的花朵,每每有绝美的精灵出现:鹭鸶、翠鸟、鸳鸯、燕子等等,使作品显示出 “花性即我性,花情即我情”的艺术境界,气韵蓬勃,深化无迹,构成一派“胸次洒脱”的万千景象,呈现出无限的生机与旺盛的生命力量。
接天莲叶无穷碧,铁笔铁荷唱大风。我喜欢刘德功笔下的工笔荷花,新得一套精品四条屏(见题头),把玩在四,生出许多感慨,也愿意推荐给大家共赏。
刘德功,1962年出生于山东鄄城,擅长中国画,铁荷画派创始人。1986年至1988年 在中国画函授大学平顶山分校学习;1991年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进修。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创作院花鸟画研究院院长、中国艺术创作院河南创作院院长、中国煤矿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德功先生曾荣获中国百名德艺双馨文艺家、“97”中国画坛百杰、被国家人事部评为“中国画杰出人才”。1999年获“中国画三百家”金奖、2002年获“世纪精英全国书画大展”(青年组)金奖、2004年获中国煤矿文联颁发的“美术成就奖”、2005年获全国第二届“徐悲鸿美术奖”、同年获“第五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大展”金奖、同年获“第三届全国煤矿艺术节全煤美展”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