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铎:将军雷霆笔 榜书第一人

标签:
李铎榜书郭沫若沙孟海丛文俊 |
分类: 陋室藏珍录 |
当代擅榜书者当首推军旅书家、文职将军李铎先生。
十年前,李铎先生应邀来江城吉林参加雾凇冰雪节名家书画笔会,我曾亲眼目睹他创作榜书的过程:四张八平尺宣纸平铺在巨大的画案上,李铎先生提笔、蘸墨、挥毫,笔在他手中如将军舞长剑,挥洒自由,顷刻之间,“雾凇奇观”四个榜书呈现在人们面前,气势宏阔,庄严凝重,雄强豪迈,震撼人心,博得现场一片掌声。观李铎先生写榜书,简直是一种非凡的艺术享受。
笔会茶歇时,李铎先生告诉我,榜书难就难在一个“大”字上——大则结体难于掌握,很难达到笔笔精到。康有为曾说写榜书“其难有五:一曰执笔不同,二曰运管不习,三曰立身骤变,四曰临仿难周,五曰笔毫难精。有是五者,虽有能书之人,熟精碑法,骤作榜书,多失故步”。这段话明确地阐明了榜书书写的难度所在。所以写榜书,不仅需要深厚扎实的书法基本功,需要掌握笔大、纸阔、墨多的特点,还需要有博大的胸怀和豪爽的气质,要胸有成竹,意在笔先,随激情之突发而一气呵成。
李铎先生的优秀榜书作品,多半是激情达到高潮的产物。在军博先生的工作室,挂着一幅“德厚流光”四字榜书,书后跋曰:“德厚流光四字始见于《谷梁传·僖公十五年》:‘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二,故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疏注光犹远也,卑犹近也,光与广同,二字古通用,荀子作流泽广。此德厚流光四字,原本为书赠袁伟同志,四字书写宏阔,气势雄浑,用笔涩辣,难于重构,故商得袁之同意,并遂袁嘱,当场书写丈八巨制一幅以之换回,今陈于本室,既可自度揣摩,亦利平素观瞻也。庚未岁晚李铎补注。”
我珍藏有十数幅李铎先生墨宝,多为榜书。其榜书多以行书为主,偶也参合篆隶笔意,凝重自然,古穆雄浑。观李铎榜书,即“稳”又“活”。稳,就是起笔、行笔、收笔都沉着不浮,庄重稳健,方圆兼备,以方为主,提按分明;活,就是章法不墨守成规,欹不倒、正不呆,偃仰顾盼,阴阳起伏,首尾相应,上下衔接,平中寓奇,和谐统一。
昨天,我携李铎先生榜书“龙腾”拜访书法理论家、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丛文俊教授,丛教授跋曰:
擘窠不限书体,以界格大字为名。然大字别有笔法,斯美亦异。若李溥光专能其法,赵松雪亦自避席,其中妙处正多。张怀瑾题署宜肥密,东坡谓大字须结密而无间,康南海之专论榜书皆有见地,惜为尽善。书体即多,形质各异,岂得一概而论之耶?且时尚迁变,风气随转,期间趣之丰,亦前贤不曾顾及者也。
今观李铎将军大字“龙腾”,笔势纵肆、飞动,奄有戎马杀伐之气,非前贤论擘窠笔法所能绳之亦。古之字如其人,亦须兼及其事历、职业也。
庚寅岁抄于丰草堂,文俊观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