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的讲,日本的侦探推理小说确实很强大,风格独特,派别分明,中国的近代优秀推理作家很多都是受日本推理小说影响。
赤川次郎
一九四八年生于日本福冈县的赤川次郎, 在桐明中学毕业后,
曾在日本械学会工作十年。开始执笔写推理小说以前,一度热衷于漫画和电影, 并曾撰写剧本和学拍电影。受此影响,
小说中不时出现风趣和美妙的情节。赤川次郎也因这些独特的风格, 开创了幽默推理小说的派系。
赤川次郎自从《幽灵列车》获得推理小说新人赏以来, 作品均非常畅销,
特别受到学生及一般女性欢迎。著名的作品有《三色猫探案》、《三姊妹侦探团》、《华丽侦探团》等一系列推理小说,
组成赤川次郎丰富的作品阵容。喜欢过家庭生活的赤川次郎, 不喝酒、不吸烟、不赌钱、不爱流连娱乐埸所,
这个健康的形象令读者对他更添几分爱戴。
横沟正史
横沟正史,日本著名作家,1902年出生于兵库县神户市,1924年毕业于大板药专学校。1921年开始文学创作,并在《新青年》发表处女作《令人恐惧的四月》。1927年任《新青年》总编辑。1947年,他创作的惊险推理小说《本阵杀人事件》荣获第一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后不断地创作以日本当代社会为背景和金田一耕助侦探为主人公的洗系列惊险推理小说——《八墓村》、《狱门岛》、《恶魔吹着笛子来》、《女王蜂》、《犬神家族》等,在日本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甚至出现多家“金田一探案研究会”。其作品累积发行数达5500万册。同时亦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并该编为电影、电视、引起巨大轰动;他被奉为是“日本当代惊险推理小说大师”。1981年,作家与世长辞。
江户川乱步
江户川乱步,原名平井太郎,日本著名小说家,1916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在求学期间当过印刷厂徒工、图书馆管理员,酷爱写小说。1923年发表处女作《两分铜币》获《新青年》杂志青睐,一炮打响。此后从事侦探小说与科幻小说的创作,是日本推理"本格派"的创始人。代表作为《D坡杀人案》、《心理测试》、《黄金假面人》、《侍人幻戏》、《透明怪人》、《月亮手套》等,笔下的侦探明智小五郎成为日本妇孺皆知的英雄。1954年开始设立“江户川乱步奖”以奖励出色的推理小说作品。
结城昌治
结城昌治,1927年生于东京。以独特的幽默、巧妙的布局以及流利的文笔而风靡无数推理小说迷。在东京地检处服务期间,由于患上肺结核而在疗养所度过三年岁月。此事刚好促成他开始写推理小说的动机。1964年以《夜终了时》获“推理作家协会奖”,1970年以《军旗飘摇下》获“直木文学奖”。近年来作品间或以侠义赌徒为主题。
仁木悦子
日本小说家。生于东京。后迁居富山县。4岁时得结核性胸椎骨疽病,下肢瘫痪,半身不遂。在哥哥的鼓励下学习文化,以刻苦努力与坚韧不拔的精神,写出推理小说《猫知道》。1957年获江户川乱步奖,后拍成电影。与一翻译家结婚。之后又发表《林中小屋》、《杀人线路图》、《有刺的树》、《黑色缎带》、《枯叶色的街》、《冰冷的街道》等。作品风格爽朗、明快,构思精巧,可读性强。以兄妹侦探着称于日本推理小说文坛,并以日本女小说家的风格影响了当时的读者。
岛田庄司
1948年出生于广岛县,毕业于武藏野美术大学商业设计系,曾当过占星术师,也是音乐爱好者,1980年凭藉一部以占星师御手洗洁为主角侦探的《占星术的Magic》(后来于1981年出版时改名为《占星术杀人事件》)开始了他的职业写作生涯,而且这部小说不但成为第二十六届江户川乱步赏候补作品之一,更经常获得不少极高的评价。
御手洗洁,是岛田庄司日后不少作品的主角侦探,从1982年的《斜屋敷的犯罪》、1988年的《异邦骑士》到
2000年的《魔神的游戏》等,长短篇共二十多部。除了御手洗洁外,岛田庄司也曾创作了带点社会派味道的"吉敷竹史"系列,其中不少是属于以列车为题材的推理小说,从1984年的首部《寝台特急"隼"1/60秒的壁》和同年的《出云传说7/8的杀人》开始,到2002年的《光鹤》,吉敷竹史系列小说总计也有十多部。
绫辻行人
1960年12月23日生,日本京都人,京都大学教育学系毕业,并取得京都大学博士学位。他以《杀人十角馆》开始步入文坛,掀起一股『本格派推理』的旋风,成为众所瞩目的新锐作家。他的『馆』系列推理小说不仅深受读者喜爱,也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地位。此外,他的恐怖小说《杀人鬼》、《眼球绮谭》等作品,也博得很大的回响,书中除了浓浓的恐怖美学外,也隐藏着悬疑推理的布局,别具特色,让人又爱又怕。1992年,他更是以《杀人计时馆》获得第45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赏。1998年他亲自写剧本,并兼任导演,完成游戏软件『YAKATA』。1999年他又得到第30届麻将名人赛的冠军,成为史上第一个拿到『麻将名人』的推理作家。绫辻的作品属于本格派推理小说,充满解谜的趣味,可以说是当前日本最炙手可热的推理作家!中文版也备受台湾推理小说迷的喜爱与推崇,长销不坠。
法月纶太郎
1964年出生于岛根县松江市,原名山田纯也,就读京都大学法学部,1987年以法月林太郎的笔名创作了"A day in the
school
life"并参选第三十三届江户川乱步赏,落败后的翌年(1988)却经改稿后成为了以第一人称的校园本格推理《密闭教室》,再于翌年(1989)发表以第三人称法月纶太郎为主角的《雪密室》和《谁彼》,前后三部都是以本格谜题为重点,密室、雪地足迹之谜及无头尸的诡计和处理手法也是本格中的典型。
二阶堂黎人
1959年出生于东京,原名大西克己,中央大学理工学部毕业,在学中曾任"手冢治虫Fan
Club"会长,1990年以少女侦探二阶堂兰子为主角的《吸血之家》获得首届鲇川哲也赏的佳作赏,1992年再发表同属二阶堂兰子系列的第二部推理长篇《地狱的奇术师》(由于出版时间上的差异,《地狱的奇术师》却成为了首部出版的二阶堂作品),其后相继发表多部兰子系列作品,当中包括从1996年到1998年、合共分成四部出版的超级大长篇《人狼城的恐怖》。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作品如1995年的《轻井泽魔法》和1996年的《奇迹岛的不思议》等。创作风格,主要以怪异及诡计编织而成,在怪异方面,故事中的凶手常以"魔"的形态出现。而侦探则尝试从"理"的角度去应对,但故事却也没有意图把"魔"作全面的否定。至于诡计方面,则坚持传统的设计意念,更喜爱使用各种不可能犯罪的构思,密室、无足迹杀人等层出不穷,而解谜的形式更以理论为基础,与一般只凭直观的方法有很大的不同。
雾舍巧
1963年出生,1999年以封闭之门研究会一众成员为主角的系列长篇首部《Doppelganger
Palast》(二重身宫)获得第十二回梅菲斯特奖,其后再发表的作品如2000年的《Kaleidoscope
Island》(竹取岛)及《Rangnarok
Cave》(影郎洞)等,都同样是属于具备古典风格的解谜推理,使用被封闭起来的馆、自成一国的岛、与及外界隔绝的洞等传统的故事舞台,而气氛则以轻松逗趣取代了阴森恐怖,新颕的手法配上传统的谜团,雾舍巧可说是把新旧本格融为一体的代表作家。
松元清张
日本推理小说作家。出生于北九州岛小仓市的一个商贩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幼而失学,从13岁起被迫辍学谋生,当过街头小贩、学徒,也做过朝日新闻社驻小仓的西部本社广告制图工。1943年应征入伍,被驱往朝鲜当卫生兵,战后遣送回国,到报社复职。在战后初期日本经济萧条的情况下,他为了养活七口之家,不得不奔波于关西和九州岛之间,批发笤帚。
于1955年以《埋伏》一书跻身于推理小说作家队伍,他以权与法、善与恶、罪与罚等社会问题为题材、披露了日本社会的黑暗,就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而言,比起历来的刑事侦破小说表现出难能可贵的拓展与超越。他的《点与线》(1957)、《隔墙有眼》(1957),间世后深受读者欢迎。代表作有《点与线》、《隔墙有眼》、《零的焦点》、《日本的黑雾》、《女人的代价》、《恶棍》、《砂器》、《谋杀情人的画家》。不追求离奇惊险,而以推理剖析犯罪动机,揭示社会黑幕,有一定社会意义。由于其作品的独特风格,1963年被推选为日本推理小说理事长,并誉为“推理小说的清张时代”。另着有历史小说、科幻小说、现代小说多部,多次获各种文艺奖,是大器晚成的作家典型。
于1992年8月因肝癌逝世,享年82岁。
水上勉
1919年生于日本福井县木工家庭,一家七口,常常穷得揭不开锅。九岁那年当了小和尚,这段艰难的生活后来让他写入《雁寺》与《一休》中。他先后在相国寺、天龙寺当和尚。十六岁逃出来后半工半读,念完了中学。白天打工,晚上读夜大学。二十岁那年,水上勉参加义勇军,因吐血被送回日本。先后干过新闻记者、广告代理人、时装推销员。麻将店店员……有30个工作之多。1957年,38岁的水上勉读了松元清张的《点与线》后,决定不写纯文学作品,转而写推理小说。1959年,他写了《雾与影》,这部以揭露竞选内幕的作品发表后引起轰动,水上勉一夜成名。
1960年他又发表了《海的牙齿》,获第十四届日本侦探作家俱乐部大奖。他于1962年又写了《饥饿海峡》,这部长篇推理小说奠定了水上勉的文学地位。
于2004年因肺炎病逝,享年85岁。
森博嗣
1957年出生于爱知县,名古屋大学工学博士毕业,现任职国立大学工学部助教授,1995年以"犀川.萌绘"系列(S&M系列)的首篇作品《冷冻密室与博士们》参与梅菲斯特杂志的投稿并获得讲谈社的赏识,经过众人商议后,便决定把已于同期完成的同系列作品第二篇《全部变成F》加以改稿成为系列的首作,并以"首回梅菲斯特奖得奖作品"的名义于1996年出版,从此正式成为兼职推理作家,其后相继发表犀川系列长篇总数共十部、包括同年的《冷冻密室与博士们》和《不笑的数学者》等,再继而创作以1999年《黑猫的三角》为首的红子系列(V系列)也共十篇,另外还发表了不少非系列的推理长篇如1999年的《然后只剩下两人》及其他散文集等。
森博嗣的作品多以科学、数学等为主题,犀川系列故事中不但主角侦探犀川和萌绘是建筑学系的助教授和学生,其他的角色也多是与大学工科、研究室、科学家为主,因此森的推理小说常被称为"理系推理小说"。
西村京太郎
本名矢岛喜八郎,1930年出生,毕业都立电机工业高校。他早年生活在社会底层,做过多种工作,如卡车司机、报案人员、保险公司职员、私人侦探等,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为日后走入文坛打下了基础。西村京太郎1961年开始推理小说创作,1965年发表《天使的伤痕》引起注目。其作品特点是一般将侦破的案件固定于某一范围,尤其喜欢写列车上的凶杀案件,而且侦破悬念迭起,凶杀不断,一案未破,一案又起,构成了独特的连环凶杀模式,可读性极强。其主要作品有《恐怖的星期五》、《蓝色列车上的谋杀》、《约会中的阴谋》、《危险的拨号盘》等。
东野圭吾
近年备受瞩目的日本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一九五八年生于大阪,毕业于大阪府立大学工学部电器工学科,在其处女作《放学后》于1985年一举赢得第31回江户川乱步奖后辞职成为专业作家。之后1999年《秘密》获第52回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2006年《容疑者X的献身》获134回直木奖,东野圭吾从而达成了日本推理小说史上罕见的“三冠王”。
东野圭吾早期以清新流畅的校园推理起家,并以其缜密细致的剧情布局获得了“写实派本格”之美名,后期东野的创作逐渐突破传统推理的框架,在悬疑、科幻、社会等多个领域都有所涉及,同时还保持作品兼具文学性、思想性和娱乐性,不停带给读者新鲜的阅读感受。
东野圭吾的小说一直颇受影视界青睐,目前已有19部作品被搬上屏幕。其中如电影《G@me》、《秘密》,电视剧《白夜行》在中国观众中均有一定的知名度。东野圭吾的作品在台湾已有多部翻译出版,但中国内地尚未引进过他的小说。
有栖川有栖
1959年出生于大阪,原名上原正英,同志社大学法学部毕业,十一岁时已开始创作推理小说,中学三年级时以长篇作品参选江户川乱步赏但却落败,1986年再以短篇《日晒线路上的死体》发表于鲇川哲也主篇的铁道小说集《无人踏切》,1987年把大学时期的作品《Y的悲剧
'78》改稿而成为了《月光Game》并再度参选江户川乱步赏但仍然落败,然而这部作品却被鲇川哲也赏识,经再三改稿后终于1989年入选成为了"鲇川哲也与十三个的谜"的第四部作品。
有栖川有栖其后再发表与前作相同的江神二郎系列另外两部 -
1989年的《孤岛Puzzle》及1992年的《双头的恶魔》。与此同时,于1992年也发表了以犯罪学助教授火村英生为主角侦探的《第四十六号的密室》,以后更相继创作了同属于火村系列,并以各国名字为书名的"国名系列",包括1994年的《俄罗斯红茶之谜》,1995年的《瑞典馆之谜》,1996年的《巴西蝶之谜》等。除了写作以外,有栖川有栖现还担任着由绫辻行人发起、于2000年成立的本格Mystery作家Club的会长职务。
有栖川有栖作品的风格较为保守,不论是江神系列或火村系列,都以"记述人"和"侦探"的组合出现,而当中担任记述人角色的,便是故事中的有栖川有栖(以学生或作家身份)。故事中的谜题也非常传统(《双头的恶魔》可能是其中的稍微例外),而国名系列更被认为是推理入门小说,充满了典型和浅易的本格谜题元素如密室、不在现场证明、暗号等,确实非常适合初次接触本格推理的读者。
高木彬光
日本名推理小说作家,有日本推理文坛五虎将之一之称
高木彬光本名诚一,1920年生于日本青森市。毕业于东京大学。他于1948年发表处女作《刺青杀人事件》,小说构思新颖,手法独特,一炮打响后走上专业作家道路。1961年发表了代表作《破戒裁判》,这部作品借用日本著名作家岛崎藤村的名著《破戒》,通过“破戒”的题名,开拓了推理小说在法律题材上的新领域。小说塑造了一个有正义感的律师,歌颂了人道主义精神。另一部小说《能面杀人案件》获日本推理作家俱乐部奖。高木彬光一共写了60多部推理小说,如《成吉思汗之谜》、《诱拐》、《人蚁》、《白昼的死角》、《检察官雾岛三郎》、《零的蜜月》、《告密者》、《来去无踪的女人》、《女人的烈焰》、《鬼面谋杀案》、《都市之狼》、《女富翁的遗产》等。于1995年逝世,享年75岁。
夏树静子
女作家夏树静子1938年生于东京,原名五十岚静子,就读庆应大学英文科,在学时曾用本名以《交错死》入选江户川乱步赏的候补。于1969年再以《天使消失去》参选江户川乱步赏,虽只获次席但也被正式出版(这部作品也同时入选了第二十四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赏候补),从此便成为了"主妇作家",作品风格多以写实、动人为主,1973年更以《蒸发》第二十六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赏,而《第三之女》也于1989年获得了冒险小说大赏。
她的代表作是《住宅悲剧》、《变性者的隐私》、《罪犯的现场证明》、《案件的假象》、《蒸发》、《跑道灯》等。她的文风细腻深沉,以《蒸发》获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
山村美纱
1934年出生于京都,京都府立大学国文科毕业,并任职了七年的中学国文科教师后因结婚而离职,1967年发表了首部作品《请目击者报告》,其后曾以1970年的《京城之死》(后改名为《爱的海峡杀人事件》)、1972年的《死之立体交差》(后改名为《黑之环状线》)及1973年的《愉快的海沟》(后改名为《消失于Melaka之海》Melaka=马六甲)分别入选三届江户川乱步赏的候补,随后于1975年发表了首部以外国美女凯萨琳为主角的系列作品《花之棺》,并入选了第二十九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赏候补。
大概由于山村美纱曾接受正规的舞技与花道训练,因此她作品的风格多以日本传统文化为主题,但也较同期作家更着眼于诡计布置,因此也有"诡计女王"的称号。于1983年以《消失的相续人》获得第三届日本文艺大赏,及于1992年获得第十届京都府文化赏,最后于1996年在写作途中因心脏病逝世,享年62岁。
她的作品代表了日本女推理小说家的另一种风格:叙述节奏明快,文笔哀幽阴森,把美丽的外表与冷酷的心灵作了强烈鲜明的对照。山村美纱的作品很畅销,但在文学性上不如仁术悦子和夏树静子。
小峰元
1921年出生于神户,原名广冈澄夫,大阪外语校西班牙语科毕业,曾当过贸易商,教师等职业,后来成为大阪每日新闻社的编辑委员,1948年曾于杂志"カストリ"发表《假面的花嫁》(花嫁直译为新娘),1973年再以描写高校生的《Archimedes不污手》(中译本为《阿基米得借刀杀人》)获得第十九届江户川乱步赏,从此便开始创作以年青一代为主题的作品,代表作有《死于毕达哥拉斯豆田》及《苏格拉底最后的解释》。小峰元于1994年因淋巴疾病逝世,享年73岁。
内田康夫
一九三四年的生于日本东京,东洋大学文学院毕业。曾担任广告文案设计员、广告公司社长,1980年以《死者的木灵》为出道作,然后再创作了以围棋为题材的《本因坊杀人事件》,然而从第三部作品、1982年的《后鸟羽传说杀人事件》开始,便以自由作家浅见光彦为主角,撰写旅情推理小说。目前为专业作家。主要作品有《天河传说杀人事件》、《户隐传说杀人事件》等多数作品,至1999年6月出刊的《黄金石桥》为止总共有115本着作,作品以名侦探浅见光彦系列最受好评。
作品风格属于本格派,尤以“旅情推理”最出名。人们戏称只要有内田康夫与浅见光彦,日本的推理小说就可以保持繁荣与安定。
尽管在内田康夫众多作品中并没有一部获得任何推理赏项,但作品中的谜题、推理和意外感绝不比一般本格派作品逊色,而对现实性问题的关注也使作品具备社会派的特色,再加上主角浅见光彦鲜明和爽朗的性格,因此浅见系列深受年青女读者的爱戴,更于1994年在内田康夫居住的轻井泽开设了"浅见光彦迷俱乐部"。
藤原伊织
1948年出生于大阪,原名藤原利一,东京大学文学部法语系毕业,初期以撰写文学作品为主,曾以《Dachshund的扭曲》获得第九届"すばる"文学赏,1995年的《恐怖份子的阳伞》同时获得第四十一届江户川乱步赏及第一百一十四届直木赏,从此便转为创作正统派的冷硬作品如《向日葵的祝祭》等。
桐野夏生
1951年出生于石川县金泽市,原名桥冈まり子,成蹊大学法学部毕业,1993年以冷硬派作品《降在脸上的雨》获得了第三十九届江户川乱步赏而成为推理小说作家,翌年(1994)再发表与前作同属女私家侦探村野系列的第二篇《被天使舍弃之夜》,而犯罪小说《OUT》更于1998年获得第五十一届日本推理协会赏,及1999年的《柔软的面颊》也获得了第一百二十一届直木赏,2003年以《怪异》获第31届泉镜花文学奖,2004年以《残暴记》获第17届柴田炼三郎奖,同年,《OUT》获美国爱伦坡奖提名,2005年以《点燃斗志》获第5届妇人公论文艺奖。桐野夏生作品风格以豪迈见称,实堪称为女中豪杰。
宫部美幸
1960年出生于东京,原姓矢部,东京都立墨田川高校毕业后,进入了法律事务所工作,1987年以《邻人的犯罪》获得第二十六届大众读物推理小说新人奖而出道,其后也屡次获得不同奖项,1989年以《魔术在呢喃》获得第二届日本推理Suspense大奖,1991年以《本所深川不思议草纸》获得第十三届吉川英治文学新人奖,然后再于1992年以《龙眠》获得第四十五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
除此之外,宫部美幸还于1993年以《火车》获得第六届山本周五郎奖,1997年以《蒲生邸事件》获得第十八届日本SF大奖,1999年以《理由》获得第一百二十届直木奖和第十七届日本冒险小说协会大奖日本军大奖,及于2002年以《模仿犯》获得第五十五届每日出版文化奖特别奖。事实上,宫部美幸作品的种类也真繁多,《火车》具有浓厚的社会派风味,《龙眠》和《蒲生邸事件》属科幻推理,《理由》解谜中则带悬疑的色彩,而《本所深川不思议草纸》却是时代(古代)小说。
北方谦三
1947年出生于佐贺县唐津市,但居住于神奈川县川崎市,毕业于中央大学法学部。1981年以描写暴力场面为主的作品《遥远吊钟》正式成为冷硬派新一代接班人,1982年创作、高树警部初登场的作品《不眠之夜》同时获得首届日本冒险小说协会大赏和第四届吉川英治文学新人赏,1983年发表的《槛》再度获得第二届日本冒险小说协会大赏,也同时获得直木赏和日本推理作家协会赏的候补。
北方谦三之后的作品如获得第十一届角川小说赏的《过去》、和获得第五届日本文艺大赏的《明日的街角》等也深受读者所欢迎,1989年创作了描述高树警部三个不同时期的老犬系列三部曲《伤痕》、《风葬》和《望乡》,1991年更以《破军之星》获得柴田炼三郎赏,近年则还致力创作历史小说。北方谦三于1999年继阿刀田高担任日本推理作家协会理事长直到现在。
阿刀田高
阿刀田高,1935年1月13日出生于日本东京。早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系。他于1969年开始发表作品,每年约发表10来篇。1979年对阿刀田高来说,可谓是一个划时代的开端。当时,他的小说《来访者》获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近几年,他曾多次担任日本直木奖等评奖委员会评审委员。
他的许多作品都充满了一种超自然、非理性的力量,如《落樱飞雪》、《死亡的气味》、《清爽的眼睛》、《预言研究》、《不可思议的声音》……作品告诉我们在人类生活的世界之外,还有一种让人无法捉摸、无所不在、无所不晓的东西,它掌控、影响、参与我们的生活。作品写得越真实,越能营造出神秘压抑、紧张恐怖的气氛,使读者头皮发麻、脊背流汗,透不过气来。但作品中透露出的作为人就应该敬畏自然、诚实生活、善待社会的劝戒则是有意义的。
阿刀田高特别擅长在故事的结尾处,通过叙述语言或者人物对话“点题”,制造令人大吃一惊或者毛骨悚然的阅读效果,作品体现出高超的叙述技巧。请记住这些作品,它们是《蜂蜜的香味》、《不适合女人做的事》、《优胜马情报》,还有《演戏》、《蛇》、《横祸》……翻开哪一篇作品,都不会让人失望的。
笹泽左保
日本推理小说作家,笹泽左保,本名笹泽胜。1930年生于横滨。父亲也是文坛中的著名诗人。毕业于关东学院。在邮政省简易保险局当公务员,最初写电影剧本。60年代以《不速之客》被评选为江户川乱步佳作奖,从此跻身文坛。他与松元清张、水上勉都是“本格派”的继承者。其代表作有《断崖边的情人》、《不懂女性心理的罪犯》、《初夜失踪的新娘》、《春梦疑案》、《暗坡》、《空白的起点》、《突如其来的明日》、《大海的请柬》等。笹泽左保以流畅的叙述、缜密的推理着称于世。他擅长把爱情故事与破案推理结合在一起,以浪漫主义的情调见长,并深刻揭示了日本当代的社会弊端,在日本和世界各国拥有大量读者。
1960发表充满本格味道的社会派杰作<没被邀请的客人>更获得江户川乱步赏的次等赏。1961年的<噬人>再获得第十四届日本侦探作家Club赏。
晚年的笹泽左保屡次遭癌病的折磨,虽然于1999年仍然能获得第三届日本Mystery文学大赏,但在2002年10月因肝癌逝世,享年71岁。
真保裕一
1961年出生于东京,于千叶县立国府台高中毕业后即投身动画制作行业,后来开始创作社会派类型小说,1991年以食物污染为题材创作了《连锁》并获得第三十七届江户川乱步奖。
其后真保裕一发表了多篇"小人物系列"作品如《取引》,《震源》等,1995年再以对抗恐怖份子为主题的《White
Out》获得第十七届吉川英治文学新人赏,而1996年的《夺取》更同时获得第五十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及第十届山本周五郎奖。
歌野晶午
1961年出生于千叶并长大于褔冈,原名歌野博史,东京农工大学环境保护学科毕业,1988年受到岛田庄司的大力推荐发表了以信浓让二为主角的《长家的杀人》,其后于翌年(1989)再发表了同一系列的《白家的杀人》和《动家的杀人》。
与绫辻的馆系列比较,歌野的信浓让二系列可算是传统型的本格推理,担任侦探的信浓让二虽然有点放浪不羇,但形像却是典型的天才侦探,而故事中的诡计如《长家的杀人》的不在现场证明和《白家的杀人》的密室杀人等,不论是设定或是解决,也完全是百份百的典型本格,但却还未算是太突出。与此同时,歌野晶午也创作了风格稍微不同的本格推理,如1995年的《Rommy-然后遗下了歌声》(后改名为《Rommy-越境者的梦》)那样被称为具实验性质的推理小说,当中的重点已经从诡计设计走到特殊的心理描写。
芦边拓
本名小掉逸介。一九五八年五月二十一日生于大阪。同志社大学法学部毕业后,任职读卖新闻大阪本社校阅部,后转任文化部记者。
于一九九○年,以芦边拓之名所发表的《杀人喜剧之13人》,获得第一届鲇川哲也赏,因而登龙推理文坛。
二○○四年五月出版的《红楼梦杀人事件》,入围日本三大推理小说好书排行榜前十名,分别为:「二○○五‧本格推理小说Best
10」第四名、「这本推理小说好棒!二○○五年版」第十名、「周刊文春二○○四‧推理小说Best 10」第十名。
京极夏彦
1963年3月26日年出生于北海道-小樽市,原名大江胜彦,曾从事图像设计工作,1994年以妖怪为主题,再配上具备超能力的侦探槚木津和身份为驱邪师的中禅寺秋彦(被称为京极堂)为主角,创作了划时代的推理小说《姑获鸟之夏》并获得讲谈社的赏识而得以出版,1995年再发表与前作同属京极堂系列的《魍魉之匣》这并获得第四十九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其后的小说如1995年的《狂骨之梦》和1996年的《铁鼠之槛》等也是极受好评的京极堂系列。
从推理小说的本质来说,京极夏彦从没有试图把事件的真相刻意地只以传统的科学理性来解释,这确实与一般的本格甚或新本格作家最为不同,也是因为这个缘故,故事中才会同时出现两个不同类型的侦探,一个传统天才型名侦探的槚木津,和另一个介乎科学与迷信之间的中禅寺。
作为一个年轻的作者,他有着非常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其中最有名的是他的藏书,以他三十出头的年纪,藏书已经超过一万册,相当惊人。广泛的涉猎,大概也是京极作品不定向各个层面都有的原因之一。另外,此人同时也热爱收藏漫画。据说也有好几千册。
笠井洁
1948年出生于东京,入读于和光大学,1970年曾以笔名"黑木龙思"撰写评论文章,1974年曾到法国生活了约一年,1979年于"野性时代"发表了以战后法国为背景、日本青年矢吹驱为主角侦探的《Bye-bye
Angel》,并因此而获得第五届角川小说赏。
于2003年,笠井洁更分别以《伊义帕斯症候群》及《探侦小说论序说》,同时获得第三届本格Mystery赏的小说赏和评论赏。笠井洁为各作家撰写过的解说可谓多不胜数,其中当然包括新本格派的中流砥柱如绫辻行人、我孙子武丸、京极夏彦等人,而在笠井洁和岛田庄司的对谈中,也出现了现在经常说到的以所谓"日本推理的第三波"来形容新本格来临的时代。
鲇川哲也
1919年出生于东京,本名中川透。
1960年,以《黑色的天鹅》、《憎恶的化石》两个长篇获得日本侦探作家俱乐部奖(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的前身),作为本格推理作家牢牢得站住了脚。即使在后来排斥本格推理的年代里,他也矢志不渝地坚持创作本格推理。1991年发表了三番馆调酒师系列短篇《莫扎特的摇篮曲》后,再未有作品问世。
于2002年因年老去世,享年达83岁,而于同年(2002)获颁授日本Mystery文学大赏特别赏。
齐藤荣
1933年出生于东京太田,曾就读神奈川县立湘南高校,后来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部,1960年以《星上的杀人》入选"宝石"与"面白俱乐部"合办的征文,1962年再以《唯独女性的部屋》入选"宝石"中篇赏候补。1966年以《杀人的棋谱》获得第十二届江户川乱步赏。
随后于1969年发表的第二部长篇《虹之幻影》、及1970年的《奥之细道杀人事件》等以后的作品,融合了本格派的解谜原素和社会派的故事结构,着重所谓"故事本身包含谜题"的风格,曾多次入选日本推理作家协会赏的候补名单,如1972年便以《香港杀人旅行》获得第二十五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赏的候补。齐藤荣于1982年建立了"执笔杀人供养碑",用以超度在小说中被杀害的亡魂。
有马赖义
1918年出生于东京的贵族(伯爵)家庭,就读早稻田第一高学院,但由于热中于文学和捧球而中途退学。
从1956年发表的短篇<三十六位乘客>开始,有马赖义正式创作推理小说,并于1959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推理长篇、以捧球运动为题材而社会派味浓厚的<四万人的目击者>,并获得"第十二届日本侦探作家Club赏。往后的作品还包括1959年的<黑色锦旗>和<杀意的构成>等,但到了1961年完成了<不能杀>之后便停止了推理小说的创作,转而发表如1963年的<恶魔的证明>等悬疑和犯罪小说,最后于1980年4月因脑溢血逝世,享年63岁。
横山秀夫
1957年1月17日东京都出生。都立向丘高校、国际商科大学(现在的东京国际大学)毕业,在群马县的地方报上毛新闻社当了12年的记者。
坚持「一笔入魂」的作家横山秀夫,凭借着多年记者经验,以处女作《影子的季节》开创出新型态的警察小说。由非搜查领域的县警本部警务部为背景,反转过去推理小说主流书写的方向,针对往往被视为台面下的、不可告人的警察内部事件,延续日本社会派名家松元清张的精神,创作出带有强烈心理悬疑风格的推理小说。作品揭露了事件背后的人性,深入探究人物的心理状态,被日本文坛视为社会派大师松元清张的接班人。
1991年以「鲁班的消息」获第9回山多利推理小说大赏佳作,1998年以「影子的季节」获第5回松元清张赏,2000年以「动机」获第53回日本推理作家协会赏短编部门奖。
佐野洋
本名丸山一郎。1928年生于东京,1953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心理学系。他的文学创作始于大学时代,毕业后任职读卖新闻社记者期间,一边工作,一边涉足于推理小说创作。作品多以现代都市爱情婚姻生活为题材,以描写人类隐秘心理、刻画人性为特色。佳作迭出,好评如潮,其中《华丽的丑闻》获第十八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作为日本推理文坛卓有成就的作家,佐野洋自1973年起蝉任三届日本推理作协理事长。他的小说在世界各地备爱读者推崇,并被誉为日本推理文坛的“悬念大师”和“五虎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