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钱、怕死、没瞌睡

(2017-01-17 22:36:57)
标签:

文化

分类: 终南豆架

                                         爱钱、怕死、没瞌睡       

http://s11/mw690/001NhAbpzy7842TqUOu7a&690

陈嘉瑞

关中的乡下,早年有老年人,人老了,瞌睡少,每天早早就起来了,前后院子转,嘟囔年轻人懒,喊这个,噘那个。年轻人的好梦被搅了,狠狠地会谴责一句“爱钱、怕死、没瞌睡”。翻一个身又睡了。

人一老,大概多少都有三者中一些影子。

先说“爱钱”。

前些年,贾平凹说,突然就很爱钱了,他是从爱钱上,反映自己老了。为什么老年人更爱钱呢?因为老人活了一辈子,也是被钱掣肘、制约了一辈子。一辈子中,他们受了太多的钱的艰难、钱的役使。为了钱,有些老人一生省吃俭用,一生下苦出力。也可能因为钱,老人受了太多的屈辱和伤害,看够了人生冷暖,世道人心。这些经历,后辈的年轻人不一定知晓。过去的话说:“一分钱难倒英雄好汉”。较之年轻人,老年人对钱的体会,实在是太深刻了。他们切身体味到人生的不易,挣钱的艰难。所以,等到他们老了,他们对待钱的态度,更多地表现出爱来。但这里的“爱”,更多的是“珍惜”,他们不舍得轻易花掉来之不易的一分钱。许多老人,老了爱钱,其实是“具大胸襟,爱小零钱”。他们对钱表面上是吝啬、抠门,但一旦家里有事,比如子女买房、孩子们上学,他们总是会慷慨地拿出自己的钱来,一点也不吝啬。这是老人的好品质。

再说“怕死”。

人的一生是一个过程,所谓的生老病死。凡人,没有对死深切期盼的,没有人觉得死亡是一件令人高兴快乐的事情。年轻人似乎不怕死,那是因为年轻和死亡实在距离得太远,就像看热闹的人对死囚犯说的:死有什么可怕,何必泪流满面?人老了,进入了生命的倒计时,身边一个个熟悉的朋友,先后离去,死亡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真实事情。年轻时从来想不到的这个“死”,越来越清晰地响起在自己耳边。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把这个字和自己联系起来,他们已经看到这个终点了。据说,死刑犯在接到执行死刑的通知时,绝大多数会痛哭流涕、站不起来。还有病中的不治之症。有人不幸得了癌症,得知消息后,精神垮了,很快就失去了生命。这都是怕的结果。老人是看到自己那个未来了,他们知道自己正在一步步向那里走去,并且是不由自主,想停都停不住,能不令人有些害怕吗?所以,怕死不丢人,难得的是老人能有一颗旷达的心,认识生命的真正意义,健康快乐地活好每一年。

最后说“没瞌睡”。

贾平凹说,他50岁后,开始睡得不踏实,一到半夜四点钟就醒来,骨碌碌睁着眼睛睡不着。一个人的生物钟到这个时刻醒来,就标志着他开始踏上中老交替的门槛了。瞌睡少是一个生理现象。对此,科学家的解释说,睡眠是脑部的一种活动现象,而脑部的神经细胞,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减少,于是,人脑部的神经活动便开始出现异常,从而导致睡眠减少。所以,老年人没瞌睡,显得比较普遍。他们共同的特征是,坐着打瞌睡,躺下睡不着。这也和老年人不用朝九晚五地上班,生活规律紊乱有关。

人老是必然现象。有人年轻时喜欢拿“爱钱、怕死、没瞌睡”取笑别人,结果发现,后来自己老了以后,竟然拍马而上,当仁不让地“连中三元”。

 

                               2017117长安采兰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