杲杲冬日光
(12、24华侨报)
陈嘉瑞
一年四季的日光,大约只有到了冬季,方更多的引人爱怜。俗语云万物生长靠太阳,其实人的生长也靠太阳。寒冷的冬季,天寒地冻,如果能坐在背风之地,身上沐浴着暖暖的冬阳,周身之寒冷,也便会慢慢地融化了。当年白居易大约正有这样的体味,他在《负冬日》中写道:“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他说自己坐在屋南的一隅晒太阳,微闭双目,此时就觉得有一股和暖之气从周身生出。开头之时象是饮了醇酿,后来又似乎是蛰伏的动物有了苏醒。暖暖的冬阳之下,内外通融,浑身皆畅,不由陶然忘机,杂念皆无,心不旁骛,安享冬阳下的温暖柔和与轻松愉悦。此番时光,因了冬阳,生出了恬然的闲适与温暖。此一番负暄,是冬阳赐予了他美妙的体味与感受。
人们感悟冬阳,离不开一个明亮。那是斜倚南墙下,微闭双目时,眼皮上的直觉感受:太阳在空中红彤彤的、明亮亮的,眼开一条缝,立时会有金焰刺来。其实,这多是因为只有在冬季,人们才会敞开胸怀,和太阳作全方位接触的结果。此时,若再有三五知己,冬阳下散坐,此时冷风无迹,红尘远去,身上爬满暖阳。各人或列国、或聊斋,或关云长刮骨,或及时雨施义,好不陶然。冬阳下的这一片人文生态,便是分外的惬意兼环保了。
史上有“野叟献曝”的故事,说的是宋国有个农夫,经常穿着破旧的麻衣度过冬天。到了春天开始耕作的时候,他独自在太阳光下晒太阳。他不知道天下还有大厦豪宅、裘皮锦衣。他自信地对妻子说:“晒太阳取暖,没有人懂得这个道理。我把这个方法献给我们的君王,肯定会得到他的重赏。”这便是古人“负暄”的由来。人生于自然,在自然界存活,到了冬季,依靠自然界的太阳取暖御寒,自是一种自然之道。这一做法,也更多地具有了健身、养生的功效。
高纬度的地区,接受太阳的普照较少,故而这些国家的居民,大多热爱太阳。日光浴的海滩上,常常可见各色男女,来到阳光充足的地方,毫无顾忌地把自己打开,全方位地接受阳光的抵达与针灸。此时,皮肤酥酥的、痒痒的,先有温热,继之有微烫。而人之思虑,也便远离了尘嚣,在天地之间,在唯我独在的静虚中,融入身边的无际温暖。与老外的日光浴异曲同工的,国人的办法,便是冬日负暄。
白乐天还有一首《自在》诗:“杲杲冬日光,明暖真可爱。移榻向阳坐,拥裘仍解带。小奴捶我足,小婢搔我背。自问我为谁,胡然独安泰?”如此一个明暖的冬阳闲适,想说不自在,也就由不得自己。冬日的阳光,无法贮藏。当冬阳填充满了天地之间,最为奢侈的,便是跳进冬阳的海中,溅起阳光的浪花,随之,在其中醉然沐浴。
冬日的阳光,温暖着下界的这个星球,这是上苍对生命的眷顾。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冬日的阳光,明明亮亮的,它带着温度,等待着温暖你的躯体。那些喜欢在冬阳下沐浴的,大概都是明了自己是自然之子的那些人。
你不觉着,冬日的阳光,是无上可爱的么?
2014、12、16 长安采兰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