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第四课时《对策问题》教学设计
(2013-01-04 23:27:52)
标签:
教育 |
一、开展游戏探索对策
1、出示两组扑克牌2、4、7和3、5、8。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那这节课我们就从玩游戏开始,你们玩过扑克牌吗?我们来玩比大小的游戏。游戏的规则:双方每次各出一张牌比大小,大牌吃小牌,谁大谁赢,采用“三局两胜”制。谁愿意上来和老师玩一玩?
学情预设:
(1)学生选3、5、8,老师问:你为什么选这组?(牌大容易赢)老师先出牌,老师故意输了。
师:看来牌大赢的可能性就大,牌小就不能赢吗?牌小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呢?老师牌小,后出就一定能赢吗?那牌小后出什么情况下才能赢呢?那我们调换一下,你们拿小牌,老师拿大牌,每次先出3、5、8,你们后出牌看一看,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出牌方案?再找一找哪一种能取胜为什么?(出示图表)在搭配时,要有顺序,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2)学生填表,罗列所有可能的策略。
(3)汇报交流,验证学生取胜的唯一性(一共有几种不同的出牌方案)
师:你发现老师一共赢几次?你们赢几次?你们只有怎样才能赢呢?这一局赢最关键的是哪一场(以最小的牌对抗最大的牌)目的是什么?(对方的大牌没发挥作用)刚才你们所说以最小的牌对抗最大的牌方法就是一种策略,它叫以弱克强,(板书)保证另两场的胜利。以弱克强这种策略要想赢,还要有一个前提,大牌先出,小牌后出。(板书:力争后出)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对策问题(板课题)
二、理解并运用策略
师:其实这种策略在古时候就有人用过。
大家想不想看看这个故事,今天我们看故事和在家看故事不同,我们要带着问题去看去思考,古人那样用这种策略。(播放录像)
看了这个故事,了解谁用了以弱克强这种策略。提问:齐威王和田忌总共比了几次(2次)齐威王的三个等级的马都要比田忌略强一些,第一次用(上——上、中——中、下——下)齐威王赢了,第二次孙膑运用对策使田忌获胜(上——下、中——上、下——中),孙膑给田忌出的招中哪一局用了以弱克强?
师:田忌要想获胜必具什么条件?
(1)要让齐威王先出(我们要力争后出)了解情况后,知己知彼,我们力争后出。
(2)要以弱克强:齐上——田下、齐中——田上、齐下——田中
师:给田忌出策略的孙膑他是个军事家。(介绍孙膑渗透数学思想教育)
三、巩固知识,学以致用。
1、拍球比赛:
四(1)班
小军180个/分
小红205个/分
小刚220个/分
师:整体实力哪个班要差一些?我们班怎样对阵才能获得胜利。
2、跳绳比赛:
(1)女方运动员平时1分钟跳绳大约个数
1号142个
(2)男方运动员平时1分钟跳绳大约个数
1号121个
(3)师:如果女生先跳,男生有机会获胜,男运动员3号一分钟至少要跳几下?为什么?双方运动员怎样搭配?
四、学以致用,联系生活。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对策问题中的哪些策略呢?
(力争后出,以弱克强)在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用过?
五、学生质疑,加深理解。
六、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对策问题中的哪些策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