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翰林书法欣赏

标签:
桑莲居收藏品翰林进士书法梁鸣谦(礼堂)文化 |
分类: 品书读画 |
http://s9/middle/62022ab3x8afeb7e93b58&690
李郁华(1837-1902),清都察院掌河南道监察御史,诗人。清新化县人。字韦仲,一字果仙,晚号瓠叟。道光十七年(1837)生。咸丰九年(1859)恩科举人,拣选知县,候选主事。同治七年(1868)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任实录馆、国史馆等处纂修。光绪元年(1875)出任恩科顺天乡试同考官。五年任云南乡试正考官。历充毅庙奉移、奉安典礼随员及钦命稽察南新仓事务,稽察吏部、提督衙门事务,都察院掌河南道监察御史。曾疏请修筑广东、大连、旅顺、塘沽等地海防炮台。擅长书法,并喜写诗。光绪二十八年(1902)去世。著有《听松楼诗集》、《瓠叟诗抄》、《苦素山房诗集》等。http://s7/middle/62022ab3x8afeb8ce76c6&690
潘衍鋆(生卒时间不详):字任卿,广东南海人,同治四年(1865年)翰林院庶吉士(二甲六十八进士),散馆授编修,光绪元年,任顺天同考。光绪二年,任湖南主考官,官至陕西潼商道,祖潘光岳。
http://s5/middle/62022ab3x8afebaaeaa34&690
王乃棠(生卒时间不详),广东佛山人,咸丰十一年(1861年)举人,后任内阁中书、内阁行走、咸安宫教习等职。擅书,书法学王羲之,得慈禧太后赏识,多处名胜有撰联墨迹。
http://s5/middle/62022ab3x8afebbf1a804&690
曹秉哲(?-1891),字仲明,号吉三,广东番禺(今广州)人。清同治四年(1865年)乙丑科进士(2甲25名),散馆授编修。同治10年,任会试同考官。光绪元年,任顺天同考官,外官至河南彰卫怀道,值沁河决口,他赈灾抢险,调属开归陈许道,修防黄河两岸,颇有成效。尝刻前人治黄诸书,以备后任参考。光绪16年,调山东按察使(正三品,相当于省长)。http://s7/middle/62022ab3x8afebcd683d6&690
邓佐槐(生卒时间不详):广东东莞人,清同治六年(1867年)丁卯科广东乡试解元,同治七年(1868年)殿试中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曾任礼部主事。
梁鸣谦简介:
梁鸣谦(1826~1877年)字礼堂,闽县梁厝乡(今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梁厝村)人,清道光六年(1826年)生。 咸丰九年(1859年),鸣谦成进士,初任礼部主事,后因侍奉老母,辞官回里,以教读为生。
鸣谦擅长书牍。同治五年(1866年),周开锡以布政使代理福建巡抚,沈葆桢推荐梁鸣谦为抚署文案。同治六年,沈葆桢为总理船政大臣,仍请鸣谦为船政局文书和翻译。当时船政局的机器皆来自国外,其零件名称、性能、操作等皆由鸣谦翻译成中文,教授员工,对船政局的技术引进有很大的贡献。
同治十三年(1874年),沈葆桢巡察台湾,又邀鸣谦入其幕府同行,其时一切计划、奏章、文告等皆出鸣谦之手。光绪元年(1875年),沈葆桢为两江总督,鸣谦仍为督署文案。沈葆桢十分器重梁鸣谦,屡次荐举,先以办理团练功,叙员外郎,后又捐资为候补道,复以船政劳晋三品,以巡台功再进三品衔。
光绪二年(1876年),梁鸣谦受福州鳌峰书院聘,教授生徒。光绪三年(1877年)病逝,年51岁。其著作有《静养堂诗文集》8卷、《笔记》2卷、《词存》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