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马福龙卖箭》故事
附曲词《劝夫卖箭》
陆万春编辑
将门之后马福龙熟读兵书,勇武超群。只因命运多舛,生不逢辰,穷困潦倒、两餐不继。眼见病卧在床的老母,忍饥挨饿之贤妻,“除钮无铜”的马福龙迫不得已,忍痛把祖存三枝宝箭拿到市集沽售,希冀改善窘境。
冷兵器时代,箭是制胜兵器之一。马福龙家传这三竿宝箭,首枝名“穿云箭”,此箭射出可与白云比高,与流星比快;二枝曰“镇海箭”,射之可降服倒海狂澜,翻天恶浪;第三枝号“穿心箭”,更可射穿七重铠甲,唐猊宝甲亦可透穿。这三枝箭可是马家的心肝宝贝,若非穷得叮噹响,那是绝不会拿来换米粮的。
马福龙满以为如此宝贝只要一露面,买家定蜂拥而来,瞬间便可获果腹的丰厚资财。讵料从早至晏,街上行人渐疏,所持宝箭仍无人问津,不禁怅叹:真个是壮士落魄,宝箭蒙尘。
正感失望,大街上来了一位员外,闻叫卖箭竿之声,忙带着位随从向马福龙趋前而来。
来人原来是边关大帅胡梦熊,因征西辽不利,回朝搬兵,偶得闲暇,到街上逛看可有骁勇可用之人。乍闻声声叫卖宝箭,心想家藏宝器,必身负武艺,为求究竟,存心试之。
正当马福龙向“员外”竭力兜售之际,“员外”却撩是斗非,对箭竿诸多挑剔,存心激马福龙动武;马福龙虽百般忍让,但被“员外”几次三番撩拨之下,不得不交手。大帅终被虎背熊腰的马福龙一下霸王拨扇,打得“员外”大喜曰:“看我着了一巴掌,喜在眉头痛在肝”;大帅见马福龙确勇武不凡,立即表明身份,请马福龙同赴边关,驱虎逐狼,保家卫国。
骤来的喜讯令马福龙激动万分,但念及家有乏人照料的病母贫妻,无奈婉言辞谢大帅好意。胡梦熊随即与马福龙归家,安排妥当,让马福龙安心驰骋沙场。马母及贤惠的陈月娥亦深明大义,力促马福龙效命疆场。
正是:马福龙时来转劣运,胡梦熊慧眼助英雄。
靓少佳老师(1907-1982),原名谭少佳,别号春田。籍贯南海平洲,生于广州黄沙。《马福龙卖箭》是靓少佳首本戏之一,今撰此文用以纪念靓少佳与郎筠玉老师。
《马福龙卖箭》之
《劝夫卖箭》
何建青撰曲
(根据靓少佳·郑绮文版本编辑)
马福龙【滚花】西江难洗,羞和恨。寒天饮冷水,点点记于心。
马福龙【 白
】唉!罢了爹爹,爹爹呀!
马福龙【叹板】哭一声,我哋爹娘。可知儿在人间之不幸。
马福龙【长句二簧】
好爹妈,今日马福龙,寒无衣,饥无食,无衣无食,无计,求生。识虎韬,明豹略,亦难驱,饥馑。迫写休书,离媳妇,辱及,先人。
马福龙【快二簧】哭千声,唤爹爹,你不闻,不问。
马福龙【合尺花】寒士疗饥,能倚字,悔煞当年,不习文。
陈月娥【快滚花】
父缺德时,儿有行。未必生女,外姓人。回返穷庐,我穷无憾。这傍气坏,好良人。
月娥【白】夫郎甦醒。
福龙【哭相思】唉,妻呀!你回来做甚。
月娥【长句花】唉!
扯却了断肠书,气坏了老年人,父亲怨女甘食贫,另配高门儿不允,父女翻成陌路人。生生死死不归宁,死死生生,难一近。我不回来归何处,舍君之外,更无亲。
福龙【口鼓】唉!妻呀!倒运福龙安可亲呢?
月娥【口鼓】季子当年亦是贫。
福龙【口鼓】除钮无铜难裹腹?
月娥【口鼓】可将宝箭换柴薪。
福龙【快慢板】
将宝箭,换柴薪,心殊,未忍。愿长贫,捱冻馁,难舍,于人。
月娥【白】唉!夫呀。
月娥【十字句反线中板】
古人杨志卖宝刀,刀是三代家传,可奈客途,穷困。夫你将狼牙,求善价,权且效法,前人。壮君行,男儿当自强,岂能守旧坵,换得盘川,壮游远近。地北天南,湘江汉水,未必无慧眼,之人。
月娥【滚花】愿君持箭往市曹,求不幸中之幸。
福龙【叫头】罢了我的宝箭,唉!宝箭呀!
福龙【滚花】人难舍宝箭,箭亦难舍故人。
福龙【七字句梆子中板】
未试穿云,真抱憾。便须双手,奉与人。祖先定将,儿怨恨。(卖仔腔)怨就怨儿呀…,恨就恨儿呀…,怨儿呀,恨儿呀……,(梆子中板)子孙亦怨,不传落畀后人!
月娥【滚花】有道卖仔就莫摸头,摸头心不忍。
福龙【煞板】唉!马福龙。
月娥【接唱】卖箭去!
福龙【接唱】换取白米柴薪。
曲终
旧坵:
故乡;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