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粤曲《灵台夜访》故事与曲词

(2012-04-24 11:42:08)
标签:

卫子夫

西子

灵台夜访

灵台怨

曲词

潘一帆

吴一啸

粤曲

唐涤生

娱乐

     粤曲《灵台夜访》

              故事与曲词
    
汉武帝少年登基,但朝政被祖母、母亲、与“金屋藏娇”的善妒皇后陈阿娇等亲贵把持;武帝因祭祀,偶经孀居霸陵的皇姐平阳宫主家中,公主巧计布局作红娘,畀汉武帝邂逅歌姬卫紫卿(卫子夫),两人一见倾心,武帝遂带子夫回宫。陈皇后因无子嗣,故甚忌“柳腰黛眉、歌舞翩跹”的卫子夫,为阻其与武帝相见,旋即幽禁(贬洗衣处)紫卿,更欲谋加害。侍母至孝的武帝敢怒不敢言,值卫青征匈奴凯旋而归,武帝封紫卿为卫夫人。
    其后卫青因平匈奴屡立战功并逐步掌握军权,武帝遂可废陈阿娇立卫夫人为后,从而开启武帝一代极有作为之君的生活。
名词浅释
灵台/紫卿:
    据知以灵台为地名者有二,其一于甘肃省平凉市的灵台县。灵台县在商周时建“古密须国、密国”。史有文王伐密筑灵台之记载,灵台因此得名。
    二即“通灵台”。汉武帝在甘泉宫修筑通灵台,以寄托对已故钩弋夫人赵氏(拳夫人,汉昭帝刘弗陵生母,被汉武帝所杀,死后封为婕妤)的思念之情。
    三是粤曲《灵台怨》的“灵台”,所指是“灵台方寸山”的灵台;粤曲《灵台夜访》,说卫夫人被幽囚于其死后才出现的“通灵台”,“紫卿”与“灵台”可能是撰曲者循《灵台怨》所致。而《灵台怨》所说“被贬长门锁禁”也不甚准确,“长门宫”在汉武帝时只是陈阿娇的冷宫,才有司马相如“一字千金”的《长门赋》。不管《灵台怨》或《灵台夜访》所指的什么“灵台”,顾曲者大可不必求全责备,戏言戏说者也。
铅华:
  
  “铅华”是将白铅化成糊状的面脂,俗称“胡粉”,因是化铅而成,又名“铅华”,也称“铅粉”。现代人对重金属“铅”深知其害,现已明令禁止化妆业用铅华作增白剂。“洗净铅华”本乃去掉妆饰之意。后演员退休或老妓从良亦常用“洗净铅华”来形容。
铜壶滴漏:
         
每天夜里敲竹梆子与锣报时的人叫更夫,打更是古时夜间的报时方法。古代没有钟錶,那么用什么计时呢?白天用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晚上用沙漏、水漏,称滴漏。铜壶滴漏又名“漏刻、漏壶”(也叫刻箭)。即用一个在壶底或靠近底部凿有小孔的盛水工具,利用孔口流水(沙)使铜壶的水位变化来计时。更夫很辛苦,晚上不能睡觉,要守着滴漏掌握准确的时间。有句俗话形容更夫“落手打三更”,意思是打错更鼓,泛指把事情一开始就办错了。
黄粱梦觉:
     
黄粱指小米,成语“黄粱一梦”“黄粱美梦”,是说吕岩(吕洞宾)进京赶考,投宿时道士借枕头让其枕睡,逢客店正煮黄粱饭;吕祖梦中经历了荣枯变幻,一觉醒来,小米饭还没有熟,终于醒悟而成仙。
铜琶:
 
    即铜制的琵琶。粤曲常见“铁板铜琶”,铜琶、铁板是两种乐器,用铜琵琶、铁绰板伴唱。形容气概豪迈,音调高亢诗词歌赋。
西子/馆娃:
        
西子即西施,吴人称美女为“娃”,故馆娃即馆娃宫。馆娃宫坐落于江苏苏州的灵岩山上,为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宠幸西施而兴建。现今园内尚存吴王井、梳妆台、玩花池、玩月池、智积井、长寿亭、迎晖车亭等名胜古迹。
关山月:
   
  《关山月》为汉乐府之曲,原为横吹之曲,后移植而成琴曲,其曲为伤别之意,亦感慨戍边将士,争战疆场而鲜有人还之怆。
万乘尊:
   
   古代战争最有效的武器是战车,一般拥有千辆(千乘)战车的国家已入大国之列;后用万乘君代指帝皇。
蒲柳:
   
蒲柳即水杨。因其枝叶易凋,故有“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之说。“蒲柳之姿”是形容早衰之意。
荆钗:
   
用荆枝制作的髻钗。
日华:
  
  即我们常见的彩虹又称天虹,是由云中水滴或冰晶衍射而形成的出现在太阳周围的彩色(内紫外红)光环。
蒹葭:
   
蒹葭是一种植物,指芦荻,芦苇。蒹,没有长穗的芦苇。葭,初生的芦苇。因有秦国民歌式爱情诗《蒹葭》,粤曲作品多用指爱情牢固。
星槎:
   
星槎,中国古代人对类似于UFO的称呼。槎的字面意思是木筏,“星槎”还指所乘之船。本曲“休说云高误星槎”,是鼓励卫子夫勇敢面对挑战之意。
菱花:
   
古代铜镜名。镜多为六角形或背面刻有菱花者名菱花镜。
大风:
   
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本曲“豪唱《大风》非虚假”是借指武帝决心好好治理国家之意。
         《灵台夜访》曲词
                    陈锦荣撰曲
卫子夫【梨花惨淡惊风雨】
    露冷形单,粉褪淡铅华,秋风雨,伶仃令我惊怕。寒晚啾虫铜壶滴漏,烟锁雾障折损并蒂花。唉!君王嗟力寡,妒妇难容我,生怨恨,强把罪加,锁困寒宫那思饭茶。血泪凝眸忆故家,更念君王,但觉心絮乱如麻。
卫子夫【诗白】风入灵台泣夜雨,孤衾自拥听啾声。
汉武帝【雨中行】
    寂静帝王家,更楼声传三鼓罢,步步惊心轻趋驾,风雨扫落霞。夜探此凄冷帝苑花。诉愁心,无语话,一豆残灯呀,掩掩室中独挂,唯叹磨折了情芽。
汉武帝【叫白】紫卿,爱妃,卫夫人呀!
卫子夫【乙反长句二簧】
    风弄梧桐雨沙沙,隐隐如聆更三打,更听传唤,莫非把我拘拿,莫不是鬼域阴风摇铁马,莫不是几分残命要到地藏府衙,已是梦觉黄粱,
卫子夫【乙反花上句】任教人亡物化。
汉武帝【乙反减字芙蓉】
   
但见门庭空阶冷,残月影寒鸦。情牵见玉容,
汉武帝【乙反花上句】
未言声暗哑。
汉武帝【胡笳十八拍中段】
    困在困在冷宫重重门,那复那复听卿弹铜琶,在那翠柳下。教我心念记她,似西子身处馆娃。
汉武帝【浪里白】唉!紫卿,卫夫人!
卫子夫【楔白】雨夜更深,谁人到此呀?
汉武帝【 白 】是孤皇看你来了!
卫子夫【接唱】唉!
    听声传心惊讶,莫非风狂摧碧瓦。挑灯看惊君驾,凄酸处悲声下。
卫子夫【楔白】主上!
汉武帝【接唱】
    卿免跪免跪快起吧,看爱卿消瘦,朕心碎了,若刀剐,纤纤云鬟尽褪铅华。自愧怕共话,只怕出言有差。
汉武帝【楔白】唉,孤皇累你!
卫子夫【接唱】知君恩浓爱重,信是注定有此难,非因爱寡。
卫子夫【楔白】妾那会怪罪君王呢!
卫子夫【接唱】盼望帝主重爱,休教狮吼妒雨下。
汉武帝【接唱】
    复听软语,为王愁怀越怆,怅望听雨声入绛纱。
汉武帝【乙反中板】
    尚忆御驾赴平阳,一曲动人关山月,玉指临风冷,纤纤拨琵琶。孤王惊艳探芳踪,竟招燕语娇嗔,错把万乘尊,误作无缰马。
卫子夫【接唱】一席歌舞沐王恩,移向深宫享雨露,
卫子夫【反线二簧下句】
    宠幸,倍加。蒲柳荆钗,动龙颜,招妒雨酸风,只因常随,御驾。
汉武帝【接唱】
    妇人心,底事如蛇蝎,迫你断指削发,灵台陋院,度芳华。
汉武帝【士工线决战前夕】
    无能惜香分鸳侣,寂寞宫花风吹雨打,月下推窗双双对,乐在深宫笑奉茶。恨极东宫多娇纵,暴虐早招士民骂,莫道春光烟消散,待望天青日重华。
卫子夫【接唱】
    风暴折花,雪凌虐加,沐天恩,缘应证,情比蒹葭。默默祝福苍天庇,历尽风霜燕归梁下,暮暮朝朝苦牵挂,静待君恩甘雨露洒。
汉武帝【乙反木鱼】
    莫道外戚专横,权操天下,自有良臣勇将志堪嘉。卿莫伤怀悲泪洒。休说云高误星槎。
汉武帝【悲秋尾段】
    镇边陲绝塞走马,胡地贼首已擒拿。返京行捷报凯歌奏,大将英风比日月华。
汉武帝【 白 】紫卿,可知你弟卫青,已平骄虏。
卫子夫【 白 】君王,此话当真?
汉武帝【白】
    有道君无戏言,他已班师回朝,不日可返京都。
卫子夫【 白 】吓!咁…咁就好咯!
卫子夫【士工慢板】
    只道钗坠鬓云残,怕对菱花照病容,喜听弟郎建奇功,此日扬名,华厦。
汉武帝【接唱】
    卫青神勇,一净胡尘,文韬武略,助我重振,汉邦家。
卫子夫【七字清中板】愿能辅君平天下。汉祚重光见风华。
汉武帝【接唱】
    豪唱《大风》非虚假。权臣误国定根查。除逆党,何惧心险诈。
卫子夫【接唱】宫闱又见,蝶恋花。
卫子夫【滚花】
雨泽风微,且看星河如画。
汉武帝【接唱】卿你温柔贤淑,堪爱堪夸。
卫子夫【反线归帆】
    乐听君诉动情话,复见天清逐云霞。卫紫卿道是永被禁,望君只有石随化。
汉武帝【接唱】
    魂梦数番执手共话,平阳又观舞流霞。情重那惊劫火炼就情越固,不怕狂风折嫩芽。
卫子夫【接唱】愿劫灾永逝去人长乐。日朗天开玉无瑕。
汉武帝卫子夫【合唱】
    月老偷窥也微笑,相对同心惜无价。月老偷窥也微笑,相对同心惜无价。
                          
曲终
    此曲由陈辉雄曾慧演唱,卡拉OK版有甘国卫陈慧思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