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日大寒❤

(2016-01-20 13:40:24)
标签:

杂谈

○ 大寒是24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
○ 时间:每年的1月20日前后。
○ 黄经:太阳到达黄经300度。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1月20日前 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见前(小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这个时期,铁路、邮电、石油、海上运输等部门要特别注意及早采取预防大风降温、大雪等灾害性天气的措施。农业上要加强牲畜和越冬作物的防寒防冻。

2016年大寒时间:1月20日 23:27:04
        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大寒时节正处于元旦后、春节前,对于上班族来说,正是一年之中工作最繁重的时候,人体极易疲劳,耗精伤神。因此,在这一段日子,尤其要注意休息,保持心情平静。对于老年人来说,更应注意避免过喜或伤心,保持心情舒畅,心境平和,使体内气血和顺,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降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风险。

二十四节气收尾篇之大寒
        按我国风俗,每到大寒节气,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准备年货了。自腊八始,正式奏响了春节的前奏曲,算起来,今年的大寒正是腊月初九。在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如尾牙祭、祭灶等。大寒节气中充满了喜悦与欢乐的气氛,是一个欢快轻松的节气。
        大寒与立春相交接,讲究的人家在饮食上也顺应季节的变化。大寒进补的食物量逐渐减少,多添加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以适应春天万物的升发。广东佛山民间有大寒节瓦锅蒸煮糯米饭的习俗,糯米味甘,性温,食之具有御寒滋补功效。安徽安庆有大寒炸春卷的习俗。

大寒时节话养生
        “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古语说得真是精辟。在这个呵气成冰的季节,看厨房里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小沙锅咕嘟咕嘟冒着热气,芪杞炖子鸡、山药羊肉汤、八宝饭……丝丝清香钻进你的鼻孔,食欲就这样被挑起。

大寒时节的五行养生
一、精神方面:要保持心情舒畅
二、起居方面:早睡晚起,注意增添衣物防寒
三、睡前洗脚
四、运动方面:日出后运动
五、饮食方面:固护脾肾,调养肝血

大寒时节养生开运妙法
文/董易奇

大寒时节养生法:
        大寒时节冰雪不化、天冷地冻,人体的代谢比较缓慢,寒气损伤人体的阳气,以温补肾阳为主,宜多食一些温热食物,如,羊肉、牛肉、狗肉、枸杞子、黑豆、黑芝麻、核桃、红枣.......等。
 
        本节气最需预防的是心脑血管病,肺气肿,慢支气管炎,早晨和傍晚尽量少出门。
 
        注意保暖,外出时一定加穿外套,戴上口罩、帽子、围巾。
 
早晚室内要通风换气。室内取暖时要在地板上泼些水或凉一些湿毛巾之类以保室内湿度。要多喝白开水,补充体内水分。
 
        中、老年人可在居来后散散步,打打太极拳。年轻的朋友应该早睡早起,做些有氧运动,但是不宜出很多汗水以免伤及阳气、损伤心脏。
 
大寒时节开运法:
        大寒时节要为来年布局风水做准备,如果您是单身朋友,想在2016丙申年告别单身,一定要催旺流年桃花,丙申年桃花在正东方位,单身朋友可以在此位养一盆花草,不能养带刺的花草,如仙人球、仙人掌。单身朋友也可以在正东方位贴一张美女俊男图像(单身男贴美女,单身女贴俊男)或摆放自己心仪之人的照片,来年定会桃花满天飞。
  
        大寒时节适宜培养夫妻感情,如果您是婚姻失败者,家庭破裂者,不妨在大寒节气期间试着挽回对方,因为这时正处于年份交接之时,也是阴盛转阳的时后,阴阳相交之时,阴阳相交万物化生,万物通达,夫妻和睦,阴阳相交育万物,夫妻相交婚姻稳定,家庭和美幸福,所以,此时最宜培养夫妻感情,最好根据夫妻双方自身命理调节。
 
        大寒时节仍属于农历乙未年,立春后就是丙申年,所以,来年要想一帆风顺必须在大寒时节调理好风水方位,比如明年丙申流年本命财位在西南方,这时就需布局丙申流年的风水,如把床位、办工桌、保险柜、放置在西南方位。商家可以在大寒时节清理干净西南方位的货物,好迎接丙申年的本命财神。立春后西南方位就不利在变动了,因为这是太岁之位,动则犯上,反而不利财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