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A公馆 宁死不放弃

(2015-10-14 17:52:21)
标签:

杂谈

A公馆刚成立的2009年,正是独立音乐节崛起井喷的当口。然而A公馆并未在意这所谓的大环境,五年后的现在仍旧如此。距离上一张EP《这时代的爱》已经过去两年,A公馆的步调不疾不徐。因为在他们看来,太考虑市场作出来的唱片,那出来的音乐就不能说是独立了。当然A公馆面对过、面对着所有独立乐队应对的所有问题,但他们觉得,身体上的困难,经济的拮据都不是困难,拮据很真实,但是我们做着自己的音乐也很真实,所以快乐也是真实的。他们没有把坚持当成坚持,因为困难才去坚持,但是他们不把困难当困难,所以不存在为了坚持而去坚持。音乐最不怕的就是变化,A公馆的音乐可以很糙可以不精细,但不真实毋宁死,“宁死不放开,宁愿受伤害,因为这是我们的时代。”如果你们听惯了动次动次,不妨来听听会让你耳目一新的A公馆。

http://ww3/large/6201b797gw1ex0t57iv82j20fl0nk7a9.jpg宁死不放弃" TITLE="A公馆 宁死不放弃" />坚持的胜利
2009年到2010年这两年新乐队如雨后春笋,A公馆是其中之一,也是难得的坚持到现在的几组乐队之一。各地演出时一开始都是很多组乐队一起,后来慢慢的一些乐队不怎么出来了,再后来消失不见就是听说解散了。大环境如此,各自的困难大家都能理解,然而有一些曾经牛逼的乐队不能坚持下来,是当真很可惜。玩儿独立音乐,面对的困境会狠辣,会真实到刻骨,同时也很酷。A公馆从不掩饰不屑与优越,也从未峥嵘到桀骜锋利,倒是有模有样地坚持到了现在。说起这一段儿的时候,四个人在采访间的桌子旁边“ 呵呵呵”地笑,让人嗅到自信和希望的味道。而昭昭上了“好歌曲”之后,虽然乐队的环境没太大变化,不过到底多了很多关注,希望也多了一股。

当:乐队创建初期,独立音乐市场是个什么状况来着?
昭昭: 那时候组乐队,想做就做也做起来了。并没有太多考虑到市场什么的,比如说当时独立音乐市场大环境怎么样,什么样的乐队能红,我们怎么样能红这种,都是没考虑的。
陈少: 对,想做所以做了。
当:当初没有发行唱片的情况下,大家是如何经营乐队的?
陈少: 这个小兵有发言权。他当时带着我们做了全国性的巡演。
小兵: 2009年刚成立的时候排练特别多,年底的时候有了自己的歌儿,当时胆子也大,就做了一次巡演,去了20多个城市。把我们的歌儿带到那里去。虽然并不是在多大型的场馆演出,但那确实是一次全国性的巡演。
当:当时地方的人群对于你们的音乐接受程度怎么样?
昭昭: 比我们想象中接受得要好,我们很开心大家对于我们的接受,同时也意识到了这种环境下的包容。
当:当时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陈少: 其实那在我们看来,并不存在什么真正的困难。
小兵: 对,那些困难具体起来,不过就是演出之后每个人均分15块钱。巡演时去很远的地方演出,为了省路费要早上四点多就去坐公交车,四个人住两张床,很拮据很真实。
昭昭: 但也是当时的很多、甚至说大多数独立乐队面对的生存状况。但这些都是过程,而且并不是我们在意的,我们想作音乐,想要演出。所以这些,我们都能挺过去。
程博: 现在情况好了很多,不像当初那样了。
当:排斥商业化路线么?或者说,比如说现在上节目什么的,有没有什么不习惯的地方?
昭昭: 在不违背我们意愿的情况下,我们不排斥商业元素。但比如拿到手里一首歌,一个项目,但是要有音乐制作人来要求我们,那么不可能。就算成了名了也不会变什么,我们还是原来的A公馆。
陈少: 对比主流的流行,我们有很多优势。我们是活的,今天是这个模式,明儿会是别的模式。但是流行,只能放伴奏。

http://ww1/large/6201b797gw1ex0t6onbtpj20fn0nlah2.jpg宁死不放弃" TITLE="A公馆 宁死不放弃" />与流行为敌
在昭昭看来,格莱美代表他们不太中意的流行,因从成立的一开始A公馆就知道自己是小众,但这并不意味着被孤立被边缘。在四个人看来,这恰恰是一种优越。便如颁奖礼意味再变,郎朗手下那台Roland三角电钢琴也无罪,毕竟,能被搬上目前依然是音乐圈逼格至高的颁奖礼,Roland V-Piano Grand自有它无可取代的优越。并且Roland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理念和A公馆团宗也太像,于是,几乎是一拍即合的,Roland成为A公馆唯一的乐器设备赞助商,认可他们不与流行为伍,反要牵着时代的鼻子走。

当:感觉大众对你们的音乐的接受程度有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陈少: 大家喜欢听到的音乐能接受的音乐风格的范围都在变得更宽泛,我们虽然面对着更多被选择,但他们看着我们新鲜,他们对我们也是新鲜的,这是动力。
当:在乐队发展的过程中,音乐风格这方面,有没有在不断接触到的新环境和新竞争下有过动摇呢?
昭昭: 音乐本来就是不断在变的东西,需要不停地翻新。
小兵: 流行是死的,我们是活的。流行在很多元素上缺乏时刻更新,只是一味的重复,所以流行。但是我们是可以时刻做出变化的,我们非常灵活。
当:两年前到现在新作品这一块却是空白的,是什么原因呢?
昭昭: 因为大家在不停地排练,做新歌,演出。还有包括现在,会有各式各样的活动。音乐人真正需要这个时间去作音乐,我们需要。当然好多乐队还是在不停地演出,唱着“屎一样的歌”去演出,而我们,只是把这些演出的时间拿来写歌,然后因为排练室的问题不停地搬家搬家搬家,而已。
当:能让更多的人看到你们的机会还是各大音乐节,那么你们觉得如今音乐节上的演出对于你们而言,意义有了什么变化呢?
昭昭: 自始至终,音乐节都是对喜欢我们音乐的乐迷的一次集结,也是我们的一种“汇报演出”。我知道到今天,各个音乐节的质量有了变化,原因很多很多,但就我们自身而言,音乐节的意义一直都没变。

http://ww3/large/6201b797gw1ex0t8x25xcj20fm0no7br.jpg宁死不放弃" TITLE="A公馆 宁死不放弃" />走在时代之前
无论独立还是流行,作音乐一定要有使命感,做艺术家要引领时代,而不是随波逐流于时代。说起这个话题,昭昭拿上一个世纪的《玫瑰玫瑰我爱你》举例。这首歌被翻唱无数次,到现在还在拿版权,它正是独立,而不是流行。A公馆一直想要作的,是高于流行的音乐,所以不会变成流行。在A公馆看来,在大数据时代下作独立音乐,更多要考虑的是年轻人的想法,但是与此同时,也要走到年轻人的想法前面。接下来的A公馆会尝试实验电子,会更时髦,A公馆的音乐,有《这个时代的爱》,同时也在追求“超越时代的爱”。

当:相对其他乐团,你们的音乐少了些愤懑,多了些思考,你们希望通过这种音乐语言表达什么态度呢?保持犀利的部分在哪?
昭昭: 想听到有血有肉的摇滚乐的魅力,还是要来现场。
当:迄今为止专辑里最透彻地表达你们这种态度的作品是哪一首?
昭昭:《这个时代的爱》,宁死不放开,宁愿受伤害,因为这是我们的时代。
小兵:《这个时代的爱》,但我还是希望没听过我们的歌的人,来现场感受我们的魅力。
陈少:《这个时代的爱》,下一张肯定会和这一张有所不同,但是你听这张EP的时候能够清晰地感觉到我们的力量感。
程博:《送春》,我们所有一切的故事,都在这首歌里面。
当:下一张专辑会是什么时候?
小兵: 上一张是到了最后一分钟才拍板决定收哪些歌儿的,你能想象我们有多纠结。
陈少: 所以拿出来不是问题,顺利录完才是个问题,对于我们而言,随时都会有新的想法和变化发生。
昭昭: 所以明年,哦不对,已经是今年了。希望今年能把新专辑拿出来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