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效应--光环与荆棘
(2009-11-08 19:30:46)
标签:
原创名人光环荆棘钱学森贾君鹏艳照门杨恒均双刃剑农场洁身自爱 |
分类: 思想 |
名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
你可以是商界奇才、可以是影视演员、可以是歌手乐师;或者是网络红人、文学作家、政客幕僚。
总之,你的名字由于你的作为而让大众所知,你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众星捧月之场面。这就算是名人的解释吧。
也不是突然想写这个话题,前几天发了博文《读杨恒均先生的博文》。杨恒均先生在某个领域来讲,也算是名人了吧,我也占了一点光,比较来讲,此文短时间的点击率还是不少的,毕竟我这不是名博。
继而,《博客日日中大奖,好处岂能独自享?》短短几天的点击率超出了我的想象,原来在新浪里面发布中奖信息的网友更是名声远扬阿。都是名人阿,这有关反面角色的文章更具有战斗力呢。
10月31日,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逝世,军事科学界的领导人物。“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多么耀眼、所么令人敬佩的光环。
由此引发了一些思想,随笔写写。
现在问一下孩子们,学生们的理想,想做名人的不少吧。家长也是有这个心理的,孩子能够一鸣惊人,做父母的也风光,也算没白培养一番。随之而来的考学志愿报考,但凡有点特长,或者五官端正的报名各大艺校的不在少数。梦想有朝一日可以踏上绚丽舞台,或是跃然出现在电视电影的主角位置,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做名人容易吗?太多的事实摆在眼前,是不易,但却真的是一块诱人的蛋糕,引得人人争先,前赴后继。成名之路,一样也是有失有得。其实在成为名人的道路上的历程和一个普通人的创业之路可以说是相似的。是已经涉足到了一个专业化的圈子了,何时能够鹤立鸡群却又是个未知数。而当你可以独当一面,崭露头角之时,接踵而至的生活也是发生了巨变。想来经济的收入是必然要提升的项目,好的前途就是名利双收。
当然,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剑有双刃,刀走单锋,练习刀法不离缠头裹脑,亦有地躺刀术,在剑术中却不会有类似招数,器械外形决定本质,双刃之剑,技艺不精必会伤己。任何事情其实都是一把双刃剑,“剑术”的优劣决定了事情发展的方向。
所以说,当一个人名声鹊起的时候,也就是站在了脚踏门里门外的进退之间位置上,决定性就在于偏重于哪只脚。与此同时和媒体也就牵扯上了。互相的利用和敌视,媒体需要名人的各种事件来获取利益,最好是八卦的;而太过于大腕的人对于媒体来讲也是颇为头痛的。另一方面名人要靠媒体的宣传来巩固自己的成绩,最好是夸大的;而太过于狗崽的媒体对于名人来讲也是恨之入骨的。
为了成名受累吃苦,成名之后精神疲惫。看看复杂的娱乐圈,艺术圈,政治圈许许多多的事例摆在眼前,很少有几个没有沾上过麻烦事的,因为头上比普通人多了个光环,多少有点不正常的行为,马上头上的光环就变成了带刺的荆棘。
最近在朋友的空间看到一款自动播放的flash插件,一个卡通MM一边配合着造型动作一边说着六项原则:
原则一,出门吃饭最好不要喝酒;
原则二,如果喝酒最好不要喝醉;
原则三,如果喝醉最好不要失身;
原则四,如果失身最好别被拍照;
原则五,如果拍照不能存入电脑;
原则六,存了电脑,电脑坏了,一定不能送修!
看到这里,哪位这么有才阿。一个“艳照门”也是轰轰烈烈的把一大批名人拉下了水。事件发生过了,依然会有这样长时间的惯性影响。可是随之自后呢,一系列的“门”事件,什么“网吧门”、“海运门”统统都是昙花一现,因为后期的这些“门”事件主角只是些普通的学生,他们的脑袋上也不会有光环和荆棘的替换,无非只是在哗众取宠。
而今一个网络上虚拟的人物“贾君鹏”,又制造了一系列的“贾君鹏”现象,连“贾君鹏”他妈也都是名人了。哪句话有“贾君鹏”的名字能少了他妈在里面阿。
“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
近几年,国内国外又接二连三的发生了许多明星自杀事件。由于名声在外,稍有差池自然所受到的社会舆论就会铺天盖地的席卷而至,当心理到了无法承受压力的地步就选择了解脱自己。这样的事情在普通群体相对的概率就会降低,没有光环和荆棘来做包装,可以避免许多来自各处的压力从而享受比较平静的生活。
名人,是一种成绩,真正淡泊名利的人也是极少数,谁不想可以在一个领域中拔得头筹、独领风骚?有了光环和荆棘的存在,洁身自爱才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