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源头问子瞻

标签:
西湖龙井茶子瞻狮峰名茶老崔茶馆文化 |
分类: 寻茶问源 |
http://s3/middle/61ffd615n83059f965172&690
龙井源头问子瞻,我亦生来半近禅,
泉从石出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园;
此意偏於廉士得,之情那许俗只专,
蔡襄夙辩兰芽贵,不到兹山识不全。
这是明人陈眉公作《试茶》诗,龙井茶名的由来颇为传奇,其得名与照片中的龙井泉。龙井泉位于西湖西面的狮峰山脚下,出自山岩的龙井泉水,四季不干涸。古时有一年大旱,其泉池不涸,古人认为此泉比与海相通,泉池下有龙,从此龙井的名称不胫而走。
http://s6/middle/61ffd615n8305f2b3ab05&690
苏东坡在杭州当太守时,经常在此品茶吟诗,曾留下“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之句赞美龙井茶,并手书“老龙井”,龙井茶至此开始有名气,该匾至今尚存寿圣寺胡公庙、十八棵御茶园中狮峰山脚的悬岩上。龙井品茗在北宋已成风气。
http://s2/middle/61ffd615n830604431d11&690
这里是瑞草名字的发源地,沥沥的细雨仿佛在述说西湖龙井茶的人文与历史。沿着大文豪苏东坡题写的“老龙井”,我们来探寻千百年来任世间风云变幻,西湖龙井的茶香却从未间断的秘密。
http://s4/middle/61ffd615n830649edb313&690
熙宁十一年,北宋高僧辩才法师与众僧从上天竺寺来到狮子峰下晖落坞的寿圣院,和寺僧、弟子开始在寿圣院狮子峰龙井茶之得名,源于“老龙井寺”。老龙井寺原称“报国看经院”,北宋熙宁年间改为“寿圣院”。北宋时期,杭州西湖一带茶叶生产已有了一定规模,下天竺香林洞的“香林茶”,上天竺白云峰产的“白云茶”和葛岭宝云山产的“宝云茶”已列为贡品。山麓开山种茶,并把白云茶移到了这里,周围所产之茶开始被称为“龙井茶”。
南宋时杭州成了都城,龙井茶的种植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名声也逐渐增大,当时的笔记《武林旧事》等都有记载,龙井茶也开始为众人熟知。
http://s1/middle/61ffd615n83065625b450&690
元代时,龙井附近所产之茶开始走向南北,不少著名的文人墨客以龙井山水、龙井茶为题材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龙井茶虽成名甚早,但真正进入公认的名茶之列,却是在明代,属于名茶中的后起之秀。明朝立国后,因为团茶的制作费工耗时,并且经水浸、榨汁后会有损茶叶香味,太祖朱元璋发出了“罢造龙团,唯采茶以进”的诏令,停止了团饼茶的制造。于是,将散茶直接投入壶中沏泡饮用,逐渐成为饮茶的主流,蒸青散叶茶和炒青绿茶因此大为盛行。杭州本就是最早提倡撮泡品饮的城市之一,适合直接沏泡的龙井茶也因此成为当时的贡茶,并得到豪门世家的推崇。
http://s6/middle/61ffd615n83065b465075&690
这是中国饮茶史上的一个重大变革,也是龙井茶真正跻身名茶行列的开始。
此时的龙井茶已被列入全国名茶行列。明代黄一正和江南才子徐文长先后将龙井茶收入全国名茶、贡茶名录。明朝时排名第21。
http://s2/middle/61ffd615n830680dcf0e1&690
到了清代,龙井茶的名声与日俱增。西湖周围的乡村也开始发展茶园种茶,自此,龙井茶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http://s1/middle/61ffd615n8306849a54e0&690
乾隆与龙井的关系是龙井茶历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乾隆六次下江南,曾四次来到上天竺、下天竺、龙井、云栖等地,观看茶叶采制,品茶赋诗,赞不绝口。
http://s4/middle/61ffd615n8306893fc913&690
他曾为杭州龙井八景写过32首诗,并在龙井寺中题写了“龙井八景”匾额,他将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敕封为“御茶”,更引起官民朝贡御茶之风,使龙井茶身价倍增,名扬天下,问茶者络绎不绝。
http://s3/middle/61ffd615n83068d049b32&690
由于历代文人的推崇,加上皇帝的常识,龙井茶声誉鹊起,在清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真正成为了“中国第一茶”。
http://s6/middle/61ffd615n83069186f765&690
“不雨山长涧,无云水自阴”的独特生态环境,让西湖龙井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于世,被誉为“绿茶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