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泰冏真爱十年本科微电影剑走偏锋858 |
分类: 品牌推广 |
不知道是不是被那不靠谱的玛雅人的“世界末日”逼的,2012年的娱乐圈仿佛陷入了一个近年来难得一见的狂欢气氛。鸟叔的“江南style”在全球范围内受到的疯狂待遇恍惚让人看到了鼎盛时期的迈克尔,而一部贺岁黑马《泰囧》又让大家都笑了,必须承认,我也笑了。
据一些曝光的数据,《泰囧》目前以单日263万人次超越《画皮2》《3D泰坦尼克》和《变形金刚3》,成为新的单日观影人次保持者,听说都让业内人士将票房期待值定到了13亿!一句话,《泰囧》火了!于是业内人士奔走相告:《失恋33天》打破小成本电影没市场的神话,《画皮2》打破伪3D没市场的神话,《泰囧》打破无巨星不大卖的神话!
不过在兴奋之余,我们也应该冷静下来思考:这样一部无3D、无IMAX,整个投资不过3000万的《泰囧》为啥这么火?“猪哥哥”徐峥一出手为啥就打败了李安、冯小刚、陆川三大导演?
有评论说,《泰囧》不过就是三个2B属性的打杂人士,赶巧在贺岁这档时段里,耍了一些简单粗暴的动作,说了一些接地气的人话,其实并没有太多惊喜和卖点。不过,可能恰恰正是因为《泰囧》的简单粗暴才无对手,毕竟这年头市场上最不缺的就是大片,而最缺的又正是合格的类型片,《泰囧》影片类型定位就很准确——盯准了要做喜剧片!
从结果来看,《泰囧》的火爆显示出,中国的影迷其实很简单,只需要简简单单的开心、简简单单的娱乐,哪怕只是隔靴搔痒也愿意品鉴。《泰囧》的火爆恰恰暴露了观众对于娱乐产品之饥渴,也打了无视观众这种诉求的大牌导演们一个响亮的耳光。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泰囧》不是出现在贺岁这档,如果不是之前《一九四二》《少年派》《王的盛宴》这一系列灰色、悲情片造成观众迫切的喜剧心理需求空档,它还能这么火爆吗?这就是一个口腹之欲还是精神大餐的问题了,我们是不是应该先把观众喂饱,再谈精神大餐呢?
说起精神大餐,《少年派》中丰富的哲学价值自然值得人反复回味,但这样的片子实在是难得一见。或许还可以拿出之前在网络热映的《真爱十年》,贵在质朴中让人钟爱,明快中闪动真情,温情而不做作,一下抓住了观众的内心。不过《真爱十年》一片只是“本科”这一卫浴企业在无数营销中的一个小成本的微电影,虽为情感佳作,也尚不能直接夸张地说已将“广告”提升到“电影”层次。当然,我并没有贬低微电影的意思。微电影这东西其实够神奇,它可以把本来纯商业性的品牌、产品,通过艺术性的故事和流动影像来包装、传达,一下子就登堂入室,观众也乐于观看,反正点击下鼠标又不用掏腰包。
不过,当诸如本科微电影这类优秀的草根作品,正越来越精细地琢磨着爱情、亲情等等人类的“精神大餐”时,真正艺术性的电影却反而满足于“口腹之欲”就未免太说不过去。虽然《泰囧》在商业上的成功显而易见,不过其在事实上没有达到相应的艺术水平这一点上还是相当遗憾的。